<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266节
    薛恒的脸色有些难看,踌躇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道。

    “三爷,宫里倒是传来了消息,圣母布置的人手打探到,锦衣卫已经拿到了广通王等人的口供,据说,和薛瑄在殿上所说的差别不大,这份口供,如今已经送进乾清宫了。”

    “估摸着,就等您一出京,刑部那边就要开审了!”

    张軏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这么说,他们是铁了心,要置宁阳侯等人于死地了!”

    薛瑄的指控一旦被坐实,那么至少,私下勾结宗室,离间天家两条罪名,宁阳侯等人是逃不掉的。

    虽然说扣上大不敬的罪名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就算只凭这两条罪状,也足以将宁阳侯等人的爵位官职都夺去,要是判的严重些,说不定还要流放戍边。

    如此一来,宁阳侯这几个人的利用价值,便算是彻底没有了。

    抱着一丝希望,张軏开口问道。

    “圣母既然能够打探的到如此隐秘的消息,那么能否设法搭救他们一番,我没记错的话,圣母之前提过,在朝中还有一批御史受过她老人家的恩惠。”

    “我再让二哥去联络几家和宁阳侯亲厚的勋戚,两边一起出力,或许能够……”

    话没说完,他就瞧见,薛恒摇了摇头。

    “三爷,圣母的意思,现如今最要紧的事情,是把太上皇接回来,其他的事情,都要往后放。”

    “如今天子好不容易松了口,我们不可错失良机,若是因宁阳侯等人把天子逼急了,将使团再拦下的话,恐得不偿失。”

    “何况……”

    话到最后,薛恒有些吞吞吐吐的不愿意说。

    张軏沉着脸色,瞪着他道:“何况什么,有话就说!”

    薛恒这才继续硬着头皮开口道。

    “三爷,圣母那边的意思,就算是她老人家愿意出手,也未必能够救下宁阳侯等人。”

    “毕竟,这桩事情闹得太大了,而且有薛瑄这个人证和广通王他们的口供,强行为他们辩解,风险太大,很容易把自己手头的人也搭进去。”

    “如今使团出使在即,如果一旦顺利迎回太上皇,那么他老人家归朝,手里也总要有些势力以作防备,不好为这件事情全搭进去。”

    “嘭!”

    话音落下,张軏还没什么反应,一旁的张輗立刻就拍了桌子。

    “这是说的什么话,不管怎么样,陈侯都是为了迎回太上皇,才接下来广通王等人的这件案子。”

    “如今,他身陷囹圄,危在旦夕,难道圣母就坐视不理吗?”

    张軏的脸色也很难看,但是他还是伸手,将张輗重新按回椅子上,想了想,劝道。

    “二哥,你先不要着急,圣母说的也有道理,镇南王的案子,是我们疏忽了,有薛瑄在,想要搭救陈侯,的确并不容易。”

    张軏也有些后悔,谁能想到,广通王二人在这样的大事上,竟然还敢有所隐瞒。

    若不是他们隐瞒了苏氏的事情,他们也不至于如此信心满满,让宁阳侯出面亲自站台。

    结果案子没翻过来,反倒把宁阳侯给搭进去了。

    屋中的气氛有些凝滞。

    张輗虽然被安抚下来,但是坐在一旁,却气哼哼的不说话。

    许彬的脸色也不怎么好。

    他和杨善是至交好友,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被杨善拉入伙的。

    这次宁阳侯入狱,连带着杨善也没有幸免。

    他原本还寄希望于,他们能够将杨善也搭救出来。

    但是如今宫里的圣母却是这般态度,别说是杨善了,就连宁阳侯都自身难保。

    他心里自然也不舒服,转了转头,望着窗外不停拍打屋檐的春雨,陷入了沉默当中。

    片刻之后,还是张軏主动开口,对着薛恒道。

    “驸马爷,恐怕要劳烦长公主再进宫一趟。”

    “圣母深居宫中,对于朝堂局势,或许有不明之处,看眼下的局面,只要我等一旦离京,恐怕那位立刻就会对五军都督府动手。”

    “到时候,五军都督府没有宁阳侯坐镇,等我们回来,只怕也被蚕食的差不多了。”

    “即便我等最终顺利将上皇归回,想要再拿回五军都督府,只怕也十分困难,其中利弊,请圣母再三斟酌。”

    薛恒点了点头,道:“三爷放心,我一定原封不动的让长公主将话带进宫去。”

    张軏的眉头这才略展了几分,想了想,转身对着张輗问道。

    “二哥,之前让你联络的,和成国公府交厚的那几家勋戚,现在怎么样了?”

    第322章 百密必有一疏

    土木之役后,勋戚的实力大损。

    北征一脉在张軏和陈懋的主持下,迅速恢复了元气。

    但是燕王府一脉,因为成国公府的爵位迟迟没有定论,却始终都在摇摆之中。

    趁此机会,张軏便让张輗去尽量拉拢一番,如今想来应该也有了进展。

    张輗怒气未消,但是听到张軏发问,虽不情愿,但还是回答道。

    “不怎么样,成国公府一倒,原本那几家都心慌的很,有朝咱们这边投效的意思。”

    “但是前些日子年节,成国公府那个小子,往各府跑了一趟,不知说了些什么,他们就都变了态度,我再三旁敲侧击,但是却什么都打探不出来。”

    张軏也有些头疼。

    这些勋戚突然之间的态度转变,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

    不过现下的局面,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调查了。

    沉吟片刻,张軏开口道。

    “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先放一放,二哥,这几日京卫指挥使司那边,你先告假。”

    “趁着这两日,我将五军都督府的一些亲信,都引荐给你,等我离京之后,五军都督府,就得你来看顾着了。”

    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临时抱佛脚,也总比没有强,张輗虽然身在京卫指挥使司,但是他毕竟是英国公府的人。

    哪怕不方便直接插手五军都督府的事务,也不至于因为张軏的离开,让英国公府的人马,彻底失去了主心骨。

    张輗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随即,张軏瞥了一眼一旁的薛恒,犹豫片刻,继续嘱咐道。

    “另外,跟咱们交好的,还有跟宁阳侯府交好的那几家,等我走了之后,你继续前去走动。”

    “听圣母那边的吩咐,她老人家一旦有了决断,就配合起来,宁阳侯那边,能救的话,还是要救的。”

    “但是如果圣母最终决定蛰伏不动,二哥,你也不要冲动,就按圣母说的办!”

    平心而论,从张軏的角度出发,哪怕是倾尽全力,也是要营救宁阳侯的。

    就算是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毕竟,他们现在太需要这样一个有资历,有战功,有威望的老牌勋戚坐镇了。

    但是,宫里却未必会这么想。

    虽然这么说有些大不敬,但是张軏还是不得不说,宫里的那位圣母,毕竟是个妇道人家。

    或许平时的时候,能够顾全大局。

    但是,面对着如今,使团即将出使瓦剌的情况下,她老人家恐怕是再也顾不得其他,生怕自己有什么动作,会影响到迎回太上皇的事情。

    想来,在此刻的孙太后心中,只要能够迎回太上皇,别说是一个宁阳侯,哪怕是把英国公府搭进去,她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而一旦,她老人家真的不愿意搭救,那么他们也只能顺着她老人家的意思。

    这个时候,内讧是大忌!

    这回,张輗明显有些不情愿,但是最终,出于对自家弟弟长久以来的信任,他还是点了点头。

    见此情况,薛恒踌躇片刻,还是开口道。

    “三爷,虽说我们都希望能够将宁阳侯救出来,但是凡事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如若圣母那边……那我们也得早做准备啊!”

    话说的虽然委婉,但是意思却表示的很清楚。

    薛恒是负责和宫里联络的,正因于此,他最清楚,宫里的圣母娘娘,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究竟如何。

    张軏沉默了下来。

    勋戚固然人多势众,可是土木之役,损失的实在惨重。

    如今英国公府这一脉能够动用的勋戚之家倒是不少,但是都是刚刚袭爵没多久的,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些人空有爵位,却没有足够的威望,让他们插手五军都督府的军务,别说是朝廷了,张軏自己都不放心。

    现如今,各家府邸当中做主的,基本上都是没有爵位的叔伯辈,他们既是勋戚子弟,又在五军都督府当中任职。

    这才是勋戚这边的基本盘,或者说,这才是英国公府把控五军都督府的底气。

    但是他们没有爵位,很难真正成为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而有爵位的人太过年轻,资历不够。

    这就导致了,五军都督府的上层实际上出现了真空,也才给了李贤那帮人钻空子的机会。

    现在使团出使在即,张軏自己又要离开京师,虽然说让张輗暂时支撑,但是张輗毕竟不是五军都督府的人,而且素无战功。

    五军都督府,说到底是武将衙门。

    想要服众,除了得有爵位,有家世,更重要的,是手里得有实打实的军功。

    事实上,这也是赵荣,郭晟等降将一脉,一直很难在五军都督府插得上手的原因。

    即便是有天子强行扶持,他们在五军都督府也是举步维艰。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他们自己没什么战功,就连父辈的爵位,也是靠归降得来的。

    五军都督府的官员,有背景深厚的勋戚子弟,也有从底层一步步靠军功升迁上来的。

    前者瞧不起降将一脉的家世,后者瞧不起他们的无能。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