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23节
    内宫宦官,毕竟是天子家奴,只要圣心犹在,压根不可能把他怎么样。

    别的不说,皇帝的这个处置,着实是没有诚意的很。

    罢免差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不轻的惩罚了,但是,对于舒良来说,却不算什么。

    毕竟,已经有过一次经验,而且,看看皇帝说的啥,东厂让怀恩来兼管,要知道,成敬离开之后,怀恩又在御前侍奉,又要管着司礼监,现在再加上东厂,倒不如把这位怀公公拆成三瓣算了。

    把东厂挂在怀恩的名下,说白了,其实还是让舒良来管着,这和没有贬谪有什么区别。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标也不是舒良啊……

    踌躇片刻,王翺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陛下,舒公公此举虽然有错,但是,臣以为登门致歉,以后谨言慎行即可,倒也不必罢免差事这么严重。”

    “是吗?”

    朱祁钰却不买这个账,敲了敲面前的桌子,道。

    “可这奏疏上却不是这么说的,宦官专权,祸国殃民,无视尊卑,僭越上下,照这些罪名来看,朕罚的倒是轻了,该直接贬去凤阳守陵才对!”

    这摆明了是反话,以至于,让一旁的两位大臣不由冷汗津津,连忙道。

    “陛下,朝中大臣不知具体状况,或有言辞不当,还请陛下恕罪。”

    “恕罪?”

    天子冷笑一声,对这番话,却并不予置评,片刻之后,天子再度开口,却已然平息了情绪,道。

    “你们要的处置,朕给了,舒良有错,朕罚他,朝臣有过,朕也不能轻易宽宥,今日便到此为止,朕乏了,你们回去办差吧。”

    这……

    二人对视一眼,看着天子平静的面庞,默默地叹了口气。

    他们着实没有想到,天子这次竟然这么生气,原本他们此来,是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弹劾舒良的奏章当中,不乏有出自朝中重臣之手的,牵头的是左都御史陈镒,其他的还有工部,刑部的两位尚书,以及各部的郎官和其他的科道官员。

    正因如此,他们才将这些奏章和于谦的事情放在一起,原本想着,皇帝要保舒良,肯定会不跟于谦计较,如此一来,两全其美,这事也就过去了。

    虽然说,皇帝心里肯定不舒服,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可谁曾想,这回皇帝是铁了心的,要于谦低头服软,甚至于,不惜拿下舒良的差事来堵住群臣的口,也不愿意宽宥于谦。

    看来,他们还是低估了这次事情的严重性。

    也对,自从于谦回京以来,天子对他的容忍,不是一次两次了,这次幽闭禁足,看似是因为宫门跪谏,可实际上,只怕是这段时间以来矛盾的集中爆发。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也不好再继续劝,舒良被贬,也算是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只是,天子这般态度,想要将于谦放出来,怕是难了……

    王翺二人愁眉苦脸的离开了,但是舒良却留了下来,待得二人的身影消失之后,朱祁钰的目光从案上的奏疏移开,问道。

    “舒良,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奴婢知道,这些老大人不是针对奴婢,只是想救于少保而已,皇爷让奴婢回后宫伺候,也是为了朝局安稳。”

    舒良躬了躬身子,恭敬的开口道。

    这番话说的极有技巧,一次性就回答了两个问题,若是换了一般人来,怕只能领会到皇帝在问他是否觉得委屈。

    但是,舒良却能更进一步,表示自己对群臣参劾并无怨言,不得不说,这番话,的确是说到了朱祁钰的心坎里,他点了点头,开口道。

    “你是替朕办事,这次,的确是委屈你了,不过,也是好事,朕刚好有一件差事交办给你……”

    听了天子的吩咐,舒良眨了眨眼睛,有些迟疑,道。

    “陛下,这……这么大的事情,不跟朝臣们商量一下吗?”

    “不必,你自去办便是,另外,朕之前让你盯着宋文毅,怎么样了?”

    能够震惊到舒良的,自然不是小事,但是,朱祁钰的神色,却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简单的揭过之后,便问起了另一桩事。

    于是,舒良将心中的震惊按下,道。

    “回皇爷,宋文毅近些日子以来,倒是忙的很,上回他强夺民田的案子不了了之之后,宫内宫外,都有不少攀附之人,如今他的府上,倒是门庭若市,据说,送银子的,送字画的都有,这宋文毅,倒是来者不拒,借着皇爷让他准备人手的旗号,收拢了不少心腹。”

    朱祁钰点了点头,对于宋文毅的所作所为,却是不加置评,只是吩咐道。

    “明日让他进宫一趟,朕有事情吩咐他。”

    “是……”

    舒良这才悄然退下。

    与此同时,王翺和俞士悦二人刚出宫城,便被人给拦下了,搭眼一瞧,都不是好惹的主,都察院陈镒,工部陈循,刑部金濂,搭上一个不情不愿的户部沈翼,再有便是兵部的两位侍郎,正在外头等着听信。

    这些人当中,陈镒的压力最大,毕竟,他手底下都是些科道御史,要是事情没个结果,都察院里头这帮小崽子,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端来。

    “怎么样,陛下答应放于少保出来了吗?”

    看着二人的神色,陈镒便有种不祥的预感,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头一个开口发问。

    不出意料的是,俞士悦叹了口气,道。

    “陛下有旨,命于少保在府中静思己过,若想清楚了,就呈上请罪表一封,自有恩赦。”

    一旁的陈循等人不由有些意外,紧接着便问道。

    “那舒良那边……”

    “舒良被陛下免了东厂提督太监的差事,打发回后宫侍奉去了,东厂暂交由怀恩公公负责。”

    俞士悦的声音再度响起,打破了众人的幻想。

    听了这番话,所有人的眉头都皱了起来,显然,他们也都意识到了天子这么做的用意。

    于是,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移向了一旁的沈翼,随即,陈镒开口道。

    “沈尚书,此事因户部而起,恐怕,也得户部想法子来解决啊……”

    被这么多人瞧着,沈翼心中不由一阵苦涩。

    他招谁惹谁了!怎么就全成了他的锅了……

    不过,这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而已,他自己也知道,于谦多多少少,是替户部扛了压力。

    如果说,于谦没有出面反对皇庄一事的话,那么,所有的压力,就会来到户部的身上。

    他这个户部尚书若是不发一言遵旨而行,必然会被朝臣弹劾,可若是出言抗辩,别说他不敢跟天子对着干,单说那日他已经答应了天子这桩事,若是此刻反对,怕是真的要惹怒天子了。

    现如今,其他的法子都已经用过了,那么,这事就只能让他这个户部尚书来扛了,至于办法……

    “诸位,不是沈某不想帮忙,而是这个当口,再跟陛下对着干,恐怕未必能起到什么效果,何况……”

    沈翼叹了口气,对着在场几人拱了拱手,无奈开口,道。

    “何况前些日子,陛下已然派人取走了详细的户册和鱼鳞图册,就算是户部迁延着,只怕也未必就能拦得住陛下。”

    实话实说,他今日本是不愿意来的,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其他人能想到的法子,沈翼当然也能想到。

    现如今,想要让陛下高抬贵手放过于谦,除了让于谦自己认错之外,就是权衡利弊了。

    皇帝向来看重朝局稳定,大政推行,这便是他们的机会,想救于谦,现如今他们手里有三张牌可以打。

    第一就是整饬军屯,这个自不必说,于谦作为主持者,他被禁足在府,这件事情就必然要耽搁下去,但是,这也正是他们急着要把于谦搭救出来的原因,因为在这件事上,于谦并不是唯一的人选,加上现在皇帝在气头上,所以这张牌用处不大,从俞士悦等人的说法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

    除此之外,就是舒良,毕竟那日舒良拿的只是口谕,不论皇帝是否真的吩咐过,可要强行带走一个朝廷重臣,没有手诏严格意义上来说,便是违制,这一点,舒良是赖不掉的,正因于此,朝臣们才敢放心大胆的揪住这一点弹劾,毕竟,这也是朝廷法度。

    因为口谕这种东西,太容易伪造了,就算是锦衣卫抓人,尚且需要六科核发的驾贴,更不要说舒良仅凭所谓的口谕,便拘禁一个朝廷重臣,此例若不加弹劾,那么日后有人假传圣谕将朝中重臣都关起来,以图他事,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一点朝臣们是对的,皇帝不可能不明白,所以,如果他有心袒护舒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不责难于谦,群臣也不追究舒良的胆大妄为。

    但是这一招,显然也没有用,陛下现在宁愿责罚舒良,也不肯放于谦出来,那么,他们就只剩下最后一张牌了……

    皇庄!

    第1086章 你有你的张良计

    虽然说,皇帝是万民君主,是社稷帝王,但是,一人之力,终是有限的,君臣之间,并非简单的服从和被服从关系。

    朝廷之所以有廷议的制度,便是因为,虽然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若想做事,总还是要群臣配合的。

    君臣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博弈当中,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在这场博弈当中,有时君强,有时臣强,但是,无论强弱,都是双方一点一点撕扯出来的界线,而这,便是所谓的帝王之道。

    正因如此,他们才有这最后一张牌可打,皇庄一事,朝臣之所以反应激烈,一是因为,如此国政大事,皇帝未经廷议便下旨意,实质上是侵犯了群臣议政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重缘由,便是他们清楚,这件事情,皇帝一人是做不成的,只有朝廷诸多衙门共同配合,才能推行下去。

    若是没有这样的底气,他们就这么直愣愣的去宫外求见,那才是真正的没脑子。

    如今,宫外逼谏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君臣之间的博弈,却没有结束。

    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如今能否救出于谦,就是一个新的博弈点,正因如此,在场这么多的大臣,才会同心协力,也正因如此,沉翼就算想要拒绝,他也拒绝不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此例一开,之后朝中大臣,在皇帝面前,便地位越来越低了。

    所以说到底,实际上还是皇庄如何推行的问题,随着于谦被禁闭在府,户部和其他衙门,也都拿到了皇庄的详细章程,与此同时,他们也仔细研究了之前被他们忽视的,京郊由天子潜邸时的私田改建成的皇庄。

    然后他们就发现,如之前所料,想要在各藩地推行皇庄,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户部。

    显然,皇帝并没有想要将皇庄全盘交给藩王来管理,只是想利用藩王在当地的势力和财力将皇庄组建起来而已,后续的一系列管理,会交给中官和地方官员协同负责,藩王则是从旁监督,然后每年收租而已。

    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庄想要组建起来,只有银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和田地,从朝廷来说,这些已经清丈出来的田地,归在户部管理当中,而从地方来说,不管是皇庄的田地置换,还是招募佃户,乃至是动用地方官军协助,都不是藩王之力能够做得到的,势必要依靠地方官员。

    既是如此,他们便有了和皇帝谈条件的资格,话说的不好听,但是实质上,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么做,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毕竟天子一怒,可不是那么容易接着的,没瞧见于谦都已经被关起来了吗?

    沉翼还不想跟天子翻脸,所以,他能做的,实际上就是将此事拖延下来,至于其他的,沉尚书是肯定不会做的。

    在场的一干大臣看着沉翼认真的样子,心中也是一阵无奈,谁能想到这堂堂的户部尚书,胆子竟然这么小。

    不过,说到底沉翼也是七卿之一,身份尊贵,他们最多也就是只能逼迫沉翼为此事出力,但是具体做到何种程度,他们也不能逼迫太甚,否则沉尚书甩手不干了,他们就只能干瞪眼了。

    于是,相互看了一眼,陈循道。

    “沉尚书不必担心,只需迁延便够了,如今各藩王已然回归藩地,朝廷这边没动静,他们自然会着急,只要急了,自然就会落下把柄,而且,此事由陛下促成,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而且,沉尚书担心惹陛下动怒,我等又岂是蓄意激怒陛下之人?”

    “只不过稍加拖延而已,这些日子,咱们再劝劝陛下,最不济的,也能请下一道旨意,准我等去劝劝于少保,两边说和,这事情总是能平息下来的。”

    “但愿如此吧……”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