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1022节
    怎么这几年的功夫,于谦的性子就变得这么刚硬了,难不成,真的是因为功劳大了,失了谦谨之心?

    这个猜测俞士悦曾经想过,也正因于此,他最近和于谦私下里的关系,也隐隐有些疏远。

    但是,宫外之时,于谦的话,彻底解了他的疑惑。

    于谦知道怎么做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他不愿意用,原因就在于,他对天子的期许不同。

    他要解决的不是事,而是要改变天子这个人。

    一时的政务得失,不放在于谦的心上,但是,天子是否能成为他心中的圣君,却是他无比在意的。

    虽然这么想很无理,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中,也有天子本身的原因,正是因为天子在登基之后,表现出了超凡的敏锐洞察力和远见卓识,让于谦看到了大明重新走向兴盛的希望,所以,他才会选择这么做。

    如果说换一个庸弱无能的君主在位,说不定,于谦反而不会这么刚硬,而是会用更多怀柔温和的手段劝谏。

    而现如今,俞士悦能做的,实际上就是把于谦的这份想法说出来,这个做法很冒险,但是,却无疑有可能化解天子对于谦的心结。

    但是,这也很危险,因为这本质上是在赌天子的理智,赌天子对于谦的情分,事实上,如果单就于谦的所作所为而言,说他恃功自傲,目无君上,毫无问题。

    所以,他的这番作为,到底在天子眼中,是何等性质,要看天子对于谦的情分信任还有多少,而过了情分信任这一关后,还要看天子是否能够豁达理智的理解于谦的选择。

    可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二者是矛盾的,如果皇帝足够理智,那么,就会明白,身为帝王绝不能盲目的且毫无保留的相信任何一个大臣,哪怕这个人是于谦。

    而如果皇帝看重他和于谦的情分,愿意相信他所作所为出于忠心,出于希望天子能够成为千古圣君的期待,那么,天子又必会因于谦的不信任的生怒。

    所以说,这几乎是个死结。

    如果有的选的话,俞士悦也不想说这番话,可现在的局面,天子明显已经对于谦产生了看法,所以,他也只能赌一赌了。

    只不过,这场赌,无论如何只怕都要输,只能希望,于谦若是知道了之后,不会怪他吧……

    果不其然,如俞士悦所料的是,他这番话说完之后,天子的神色一阵变化,最终,天子重重的哼了一声,冷声道。

    “这么说,这满朝上下,就他于谦一个是忠臣,就他一个是能臣,你们,还有六部的其他官员,个个都是只会谄媚于朕的佞臣,朕这个皇帝,还不如他一个兵部尚书看的长远,深远,对吗?”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而且,一下子把朝廷其他大臣和于谦推到了对立面,压根就没法接。

    他们要是说于谦是对的,那这些日子,满朝上下对皇庄一事缄默不言的大臣,包括他们自己在内,又算是什么?

    可要说于谦是错的,那他们俩现在这又是在干嘛?

    这一下子,算是里外不是人,以至于,一旁的王翺,都忍不住埋怨的看了俞士悦一眼。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俞士悦自己,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天子会动怒,说明他还是信重于谦的,只不过,于谦的所作所为,让天子有些寒心而已。

    两害相权,这也算是取其轻了……

    天子动怒,二人自然是连忙跪地请罪,王翺道。

    “陛下息怒,臣和俞次辅断无不敬陛下之意,只是于少保毕竟是国之重臣,又一向性格耿直,虽说此次又冒犯之嫌,但是毕竟也是出于公心,只是一时有些急躁而已,陛下仁慈英断,莫为了此事而气坏了身子。”

    还是那句话,王翺和俞士悦的目标不同,所以,他希望的,仅仅只是赶快让于谦被放出来而已,眼瞧着天子的脸色稍缓,他便继续道。

    “宫门外之事,的确是于少保之过,这一点,臣并非想要替他脱罪,只是于少保行事虽有不谨之处,但是长久禁足,总是耽搁兵部之事,虽然可由侍郎代理,但是侍郎毕竟与尚书不同,许多事情要劳动陛下亲自决断。”

    “于少保有过,陛下降旨斥责,罚俸皆可,可长久禁足,也总不是个办法,请陛下三思。”

    虽然知道王翺此举只顾眼前,但是,俞士悦能说的也都说了,自然不再过多的纠缠。

    他毕竟是朝廷的大臣,不仅仅是于谦的故旧,王翺说的没错,作为兵部尚书,于谦长久被禁足在府,会影响兵部的正常运转。

    更重要的是,如今正值军府整饬之时,于谦作为主持者,这个差事,是兵部的两个侍郎都替代不了的,他一日不能出府,这件差事便会停滞在原地一日没办法推进。

    而朝廷政务,又不可能一直迁延,如果说天子和于谦,二人仍然像现在一样都不肯让步,那么于谦就只能继续被关在府中。

    时间一久,别的都还好说,可这整饬军府一事,盯着的可不止是兵部,显然,天子现在还没有往这方面想,可若是于谦一直不肯低头,那就说不定了。

    这也是他们二人等不及天子彻底消气,就匆匆而来的原因,据说这段日子,英国公府的那位张二爷,已经开始四处奔走,跟各家勋贵重新打起交情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所以说,能够混到他们这个地步的人,都是人精,如今只不过是于谦禁闭在府,张輗和其他勋贵有所走动,他们便立刻想到了整饬军屯一事,并且做出了反应,不可谓不快。

    可惜的是……

    “朕给他的机会足够多了,往日里屡次顶撞,朕都念及他出于公心,不与他计较,可此次之事,着实是逾越臣子本分,朕已说了,让他上呈一份请罪表,既是给朕,也是给朝廷一个交代,否则的话,朝廷上下皆是如此,纲纪法度,君威皇威何在?”

    在二人恳求的目光当中,朱祁钰到底还是摇了摇头,道。

    “此事二位先生不必再说了,这个处置已经是很轻了,若是于谦连请罪表都不肯写,那哪怕是为了朝廷法度,朕也宽纵不得!”

    得,皇帝也扯起了大旗,便算是把这话题给封死了。

    如果说光是皇帝自己生气,那么他们还能劝一劝,可是现在皇帝说,这请罪表不止是给他看的,也是给朝廷上下看的,这就算是政治事件了。

    换句话说,这件事情,于谦低不低头,都得低头,这不单单是为了皇帝的面子,更是为了君权威信。

    这样的理由,他们想劝,也没法继续再劝了。

    无奈之下,二人对视了一眼,就算心中不愿意,但是,也只能用最后的法子了。

    沉默了片刻,王翺自袖中又拿出了几份奏疏,道。

    “陛下旨意,臣等自然遵从,不过,近来朝中除了有为于少保求情的,还有不少,是……弹劾舒公公不顾大臣体面,冒犯朝臣的。”

    “详情在此,请陛下御览。”

    说这话的时候,这两位老大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当面告状,总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如果说舒良果真是有罪也就罢了,但问题是……

    “你们好大的胆子!”

    奏疏呈上,天子翻看了几本,顿时声音便冷了下来,轻轻的一拍面前的桌案,显然是动了怒意,道。

    “命舒良将于谦带回府中禁闭,是朕的旨意,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是不是朕若不放了于谦,伱们就打算一直把矛头对准舒良?”

    “陛下恕罪,臣断无此意。”

    王翺和俞士悦二人,显然对天子的反应早有准备,立刻就跪倒在地,开口道。

    “只是,舒公公当日虽是奉旨而为,但是一则仅有口谕,没有明诏,二则遣人强行将一品重臣架离皇城,终究是有失体统,有冒犯朝臣之嫌。”

    “陛下当日旨意,只是说命舒公公将于少保带回府中,可舒公公的手段……确实不妥,朝臣们因此弹劾,也是为了朝廷体面着想,还请陛下息怒。”

    应该说,关于这件事情,朝中大臣也心知肚明的就是,于谦的确做的不对,所以,就算是为他求情,也只是一些普通官员而已,大多数的重臣,都并没有明着求情。

    毕竟,就像天子说的,于谦此举有失臣子本分,若是不加以惩戒,说不过去。

    可若是换了别的惩罚也就算了,毕竟这朝廷上,也不全是和于谦相得的人,看不惯他的也有不少。

    但是,牵涉到整饬军府的问题,自然是不能让于谦就这么丢了差事,至少,现在不能丢。

    所以,该搭救还是要救的,这种情况之下,就只能鸡蛋里挑骨头,从舒良的身上下手了。

    这位舒公公是天子最宠信的宦官,上次宣府之事,都没能把他怎么样,可见天子对他的回护,他们揪着舒良不放,实际上就是想让天子放于谦一马。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手段,风险同样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王翺和俞士悦二人来说,此刻虽然他们没有和舒良的目光直视,但是,光是余光一瞟和冥冥中的感觉,便足够让他们意识到,某位东厂太监,正在背后盯着他们……

    第1085章 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应该说,如今大明的文武大臣,对于内宦这个群体的感觉十分复杂,因为王振之事,他们对内宦专权痛恨到了极点,也警惕到了极点,但是与此同时,在针对某个个体的时候,他们却同时又隐隐有几分畏惧。

    人的名树的影,舒良公公虽然不像王振一样权倾朝野,但是,若论狠绝残酷,他的名声可半点不虚,从宣府挟持太上皇,到春猎后强闯南宫,再到这次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品大员于谦强行架走,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印证了舒公公的‘疯狗’之名。

    管你是什么朝廷大员,勋贵外戚,乃至是……只要舒公公手里有口谕一道,在他面前,都只如土鸡瓦狗一般。

    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这位舒公公,摆明了就是那横的,某些时候,甚至可能是那不要命的。

    本来这事情不算什么,毕竟,他们只是转奏其他大臣的奏疏,又不是亲自弹劾,说了也就说了。

    可谁曾想,这偏偏舒良今日就在殿中,当着人家的面告状,自然是让人如芒在背,但是,即便如此,该办的事情也得办。

    他二人今日前来,目的就是为了救出于谦,这不仅是他们的意思,也是外朝许多大臣的想法,说白了,他们就是被推出来的而已,办的成办不成两说,可要是这牌不出尽,怕是出宫之后,要受责难。

    所幸的是,天子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看着跪在底下的两个内阁大臣,怒火缓缓平息之后,便意识到,这也不是他们二人的错。

    于是,脸色稍稍平和了几分,朱祁钰摆了摆手,道。

    “你们先起来吧。”

    “谢陛下……”

    二人这才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但是目光却不敢往旁边看,生怕对上某公公那张万年不变的笑脸。

    不过,他们不敢招惹舒良,但是有人却敢,将面前的奏疏往前一推,朱祁钰转向一旁,道。

    “舒良,如今朝中诸臣弹劾你目无上下,辱及朝臣体面,伱有何话说?”

    面对皇帝的‘质问’,舒公公倒是脸色平静,上前道。

    “回皇爷,奴婢是奉皇爷圣旨,送于少保回府禁足,实在不知各位大人因何弹劾奴婢。”

    “哼!”

    在王翺和俞士悦的注视之下,天子忽然就‘变了脸色’,冷哼一声,道。

    “还敢狡辩,朕让你送于谦回府,谁让你带人把他架走的?朕有旨意下达,他难道还敢抗旨不成?”

    “你仗着有朕的旨意,对朝廷一品大员如此无礼,引得如今这么多的朝臣上奏参劾,还敢说自己没错?”

    这话口气严厉的很,但是王翺和俞士悦二人在旁听着,却莫名觉得,皇帝有几分指桑骂槐的意味。

    舒良倒是识趣,见皇帝‘发怒’,立刻就毕恭毕敬的跪倒在地,道。

    “奴婢知错,愿领责罚!”

    “既是如此,东厂暂时交给怀恩管着,你且交卸了差事,回后宫去伺候吧……”

    皇帝脸色稍缓,开口吩咐道。

    随即,舒良也磕了个头,谢恩道。

    “奴婢谢陛下恩宽。”

    于是,朱祁钰转向一旁的两个内阁大臣,问道。

    “二位先生,如此处置,你们可满意?”

    王翺和俞士悦二人苦笑一声,他们就知道,从舒良入手,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瞧瞧这话问的,不满之意简直都快要溢出来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