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38节
    “前些日子,次辅俞士悦给朕递了奏疏,举荐翰林院刘定之,陈文,李绍三人入詹事府充任属官,朕已准了。”

    “太子出阁读书已有数月,不少大臣上奏,言及属官应当备齐,朕斟酌良久,也觉得不宜久拖,所以,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想要听听你们的看法。”

    啊这……

    这次召见,天子并没有说是为了什么事。

    尽管来之前已经有所预料,可能和詹事府有关,但是,他们几个人都觉得,多半是为了俞士悦举荐翰林清流一事。

    朝廷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陈循去见俞士悦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两个的身份,所谈的事情只要看看后续他们做了什么就知道了。

    二人谈话后不久,俞士悦就上本举荐了刘定之等人,这中间若没有陈循的推手,怕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他们的预想当中,对于这些翰林清流的去处,天子应该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所以多半,这次过来就是商议此事。

    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天子以此事为契机,却并没有拿来当商议的内容。

    甫一开口,天子就直接定下了刘定之等人的去处,答应将他们调去詹事府任职。

    不仅如此,天子还要继续增补詹事府的人选?

    老大人们一时有些拿捏不定天子的用意。

    相互看了一眼,作为率先挑起此事的陈循,开口道。

    “陛下,既然是增补詹事府的属官,是否要请俞次辅一同前来商议?”

    按理来说,詹事府的事,的确要知会一下俞士悦。

    但是,这是对于普通的庶务而言,俞士悦虽然是太子府詹事,可太子府属官,毕竟也是朝廷官员,他并没有任命的权力。

    所以,要是说吏部不在场,叫吏部过来还算说得过去。

    可说商议詹事府的人选,一定要俞士悦在场,就明显有些牵强了……

    不过,这个场合下,王文和陈镒,却罕见都没有反对,显然是也想探一探天子的意思。

    见此情景,朱祁钰倒是也没多说,顺水推舟,道。

    “既然如此,那边请首辅和次辅一同前来吧,怀恩,你去传旨,让他二人一同来议。”

    略停了停,天子又道。

    “首辅和次辅过来,还需要些时候,诸位先生,不妨也先说说你们心中的人选。”

    一旁的怀恩见状,顿时心领神会,拱了拱手便退出去传旨。

    与此同时,陈循等人也不好再继续拖延下去,踌躇片刻,王文率先开口,道。

    “启禀陛下,按制,詹事府设正三品詹事一人,正四品少詹事二人,正六品府丞二人,另有主簿厅,负责文书事务。”

    “詹事府下设左,右春坊,司经局,设正五品左,右春坊大学士各一人,从五品左,右庶子各一人,从五品左,右谕德各一人,正六品左,右中允各一人,从六品左,右赞善各一人,司经局设从五品洗马一人。”

    “六品以上官员,共计应有十六人。”

    “现如今,詹事府已有三人,俞次辅任詹事,周洪谟任詹事府府丞,代掌少詹事事,另有兵部郎中沈敬兼掌少詹事事。”

    “司经局,已有余俨任洗马,算是备齐,至于左,右春坊,左春坊大学士原由翰林学士萧镃兼任,萧镃被罢官之后,左春坊大学士暂时空缺,右春坊大学士为徐有贞,另有右庶子倪谦,右谕德万安,负责教习太子殿下经典。”

    “这些人加起来,太子府属官十六人,已有七人,剩余九个职位空缺,分别为詹事府少詹事一人,府丞一人,左春坊大学士一人,左庶子一人,左谕德一人,左,右中允各一人,左,右赞善各一人。”

    “陛下方才有言,要调刘定之,陈文,李绍三人入太子府任职,不知具体授何官职,请陛下示下!”

    作为吏部尚书,王老大人的专业素质还是很过硬的。

    天下官员的履历任职情况,基本都在他的心中,如今天子既然问起了詹事府,那么,他自然是立刻就报出了如今詹事府的现状。

    闻听此言,朱祁钰沉吟片刻,问道。

    “吏部以为,这三人该任何职?”

    要是问吏部的意见的话……

    王天官眨了眨眼睛,不由自主的望向了陈循。

    虽然说,上奏本的是俞士悦,但是,真正想塞人的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既然如此……

    王老大人不怀好意的看着陈循,一副苦苦思索的样子。

    这让陈循不由感到一阵无语,这老头子,还真是……会装模作样。

    共事了这么长时间,对于王文,陈循自信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这个老头,平时的时候看着不着调,但是实际上,轻重分寸拿捏的很到位,才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斤斤计较的性格。

    吏部铨选,最重公正!

    王文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他再对天子亦步亦趋,天子也不会放心的让他来做这个天官的。

    更不要提,刘定之等人是天子已经准了要调入太子府的,哪怕是顾及在天子面前,王文也不可能故意打压这几个人的。

    所以说,这老家伙现在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恶作剧而已……

    果不其然,眼瞧着陈循什么反应没有,王文轻哼了一声,然后抬头对着天子拱手道。

    “陛下,刘定之,陈文,皆为从五品侍读学士,李绍为正六品侍讲学士,如今并非考课之时,所以,按例当依品级平调。”

    “依臣之见,可调陈文任从五品左庶子,李绍任正六品右中允,至于刘定之,其资历年深,才学出众,可酌情提拔一级,任正五品左春坊大学士!”

    应该说,这个调任算是比较公允的,甚至于,刘定之还升迁了一级,可以看出,王文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如陈循所料,他并没有因为那点小小的恩怨而因私废公。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听了这番话之后,陈循却眉头微皱,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不妥!”

    第924章 陈循的盘算

    文华殿中,陈循的声音响起,顿时引来了王天官的不满的眼神。

    要是说这次他的确安排不公也就算了,可还是那句话,他明明是安排的平调,甚至还给刘定之升了一级。

    这种情况下,陈循还要出言反对,不得不让王天官怀疑,这老小子是不是存心要恶心他。

    不过,面对着王文不满的目光,陈循只是微微歉意,随后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天官大人谙熟铨选,所拟调动本无不妥,但是,臣以为既是平调,那么刘定之便亦当按本级选用,宜为从五品左谕德。”

    闻听此言,王文皱了皱眉,有些疑惑陈循到底在想什么。

    官员选用,固然有一定之规,但是,也有权宜之法。

    刘定之的资历颇深,为人清正,才学出众,一手锦绣文章,即便是在翰林院中,也是拔尖的。

    虽然说,他尚未考满,但是念在多年为官,德行操守从无瑕疵,略加提拔,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定之尚未考满,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是下一任翰林学士的最有力竞争者。

    所以,正五品的左春坊大学士,其实并不算是违规。

    而且,陈循作为如今清流的领头人,刘定之能够管辖左春坊,对于他来说,应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才对。

    可现在……

    王文眸子闪了闪,心中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他便拱手开口道。

    “陛下,陈尚书所言不无道理,但是,吏部铨选,向来以急以要为先,左,右春坊虽归詹事府管辖,可终归各有司职。”

    “春坊大学士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谕德,庶子之职,故此,按照铨选急缓,理当先定春坊大学士,再定其他职位。”

    太子府的构成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一共就四个机构,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

    理论上来说,这四个机构是相互独立的,詹事府负责协助太子处理各项事务,类似于大管家的角色。

    左、右春坊,则负责为太子起草令谕,拟定奏本,讲读经筵等事务,其职务和内阁相似。

    相对来说,司经局的差事就比较单一,负责管理图书,专门收藏天下图册,以备太子学习之用。

    因为各有司职,所以这四个机构之间,并不存在相互的上下级之分,所以从名义上来说,詹事府,左、右春坊和司经局,各自有属于自己的主官。

    这便是刚刚王文说,铨选有缓急,理当先定春坊大学士的原因。

    一个衙门如果没有主官,只有佐贰官,运行当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所以在铨选过程当中,如果有资历,能力足以胜任主官的人选,按照规矩,是应该先授主官,再授佐贰的。

    当然,太子府的架构特殊,这四个机构之间,虽然互不统属,但是,太子府詹事,却可掌统府、坊、局之政事,属于四个机构共同的主官,这也是太子府詹事被视作帝师的原因。

    除了太子之外,东宫内的诸般事务,詹事基本上皆可干预,其地位若是放到朝堂上,可以与宰相视同。

    这也是当时群臣能够接受先授詹事,其他属官待备的原因所在。

    但是现在,詹事已定,少詹事也有了着落,那么理所当然,最急缺的,应当是左、右春坊大学士。

    所以,王文的这个理由,堂堂正正。

    果不其然,天子点了点头,道。

    “天官所言有理,陈尚书,朝廷用人,本就不能过分拘泥成规,何况,刘定之也并非超擢,有俞次辅的举荐,想来任左春坊大学士,还是可以的。”

    听了这话,陈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反倒是王文,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轻轻瞟了一眼陈循。

    见此状况,陈循有些犹豫,但是到最后,他还是开口道。

    “陛下,刘定之虽然才学出众,可毕竟久在翰林院,鲜少涉足朝事,臣记得陛下曾经有言,东宫为储君,不可只读圣人义理,不辨民情民生。”

    “如今太子府中紧要官职,皆有实务经历,左春坊大学士亦不宜例外,何况,此前左春坊大学士一职,乃是萧镃兼任。”

    “故此,臣以为,命新任翰林学士仪铭接任此职,更为合适。”

    话音落下,王文轻轻哼了一声,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铨选的规矩,他不相信陈循不知道,既然如此,那么,陈循出言反对升任刘定之为左春坊大学士,就必然是有其他的人选。

    回想起之前陈循的所作所为,这个人是谁,其实也就呼之欲出了。

    本来,王文还在奇怪,陈循怎么会这么毫无顾忌的往东宫里头塞人,原来,是还藏着这样的后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