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28节
    由此可见,这段时间,这位卢指挥使也没闲着,暗地里做的事情,怕是超乎他的想象。

    当然,这些舒公公最多只是好奇,偶尔得知一点内情最好,但是他也绝不会刻意去打探。

    这是本分,他一向拿捏的很好!

    至于另一点本分,那自然就是绝不干政。

    天子吩咐什么他做什么,让查什么他查什么,但是,错非天子主动开口发问,舒公公从不发表任何看法,也不提任何建议。

    因此,他在说完自己得到的消息之后,就默默的侍奉在旁,半句话不多说,等着天子的吩咐。

    朱祁钰对于舒良的这份周全,早已经习惯,搁下手里的奏疏,他捏了捏眉心,很快便也有了决断,吩咐道。

    “徐有贞那边,让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至于结果如何,不需要他操心,朕自有安排。”

    “至于朱仪那边,既然有人反对,那勋卫的事,就缓一缓再说,先办别的事。”

    拉拢清流入阁,是朱鉴给徐有贞立功的机会,但是,同时也是考验。

    以徐有贞现在的‘立场’来说,这件事情对他有利无弊,如果他不做,或者不尽力去做的话,反倒会惹人怀疑。

    相对而言,朱仪可活动的范围就大得多。

    应该说,徐有贞现在,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无论是手段,谋略,都比不上先一步活跃在隐秘战线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成国公。

    对于徐有贞来说,他要拒绝朱鉴,只有一个担心被针对打压,这明显不能说服人的理由。

    但是,朱仪却已经熟练掌握了两头讨好的专业技能。

    勋卫这件事情,其实背后推动的人,是各家勋贵,朱仪活跃在中间,无论做与不做,他都有法子安抚各方情绪。

    这一点,朱祁钰还是很信任他的。

    一念至此,他脑子里忽然闪过某个日常打瞌睡的老家伙的身影,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家学渊源?

    礼部大堂,胡大宗伯捏着自己的紫砂壶,正在头疼该怎么跟沈翼那个难缠鬼打交道的时候,不知为何,忽然打了个喷嚏。

    揉了揉鼻子,胡濙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搁下手里的茶壶,舒展了一下身子,重新投入到自己面前的文书当中……

    吩咐了了这两桩事,朱祁钰忽然又想到了某个年轻的身影,目光遥遥望向远处,问道。

    “提起勋卫,朕前些日子派杨杰和孙勇到宣府等处遴选府军前卫,如今进程如何了?”

    这话不是问的舒良,而是问的一旁的怀恩。

    作为乾清宫的大管家,这种涉及政务的事情,他知道的要更多。

    但是,不出所料的是,怀恩摇了摇头,道。

    “回皇爷,兵部和锦衣卫,都尚无新的消息传来。”

    兵部是明面上的渠道,锦衣卫是暗地里的渠道。

    两者都没有消息传来,说明这件事情,仍然处在停滞的阶段。

    遴选府军前卫,就是为了组建幼军,应该说,这件事情并不困难,瓦剌之战刚结束没两年,边军当中,多得是要功劳有功劳,有资历有资历的兵士。

    即便是再精挑细选,好几个月过去了,也该有结果了。

    但是,这个进度却迟迟推不动。

    至于原因,朱祁钰心知肚明。

    沉吟片刻,他吩咐道。

    “命兵部下文书催促一下,年底之前,务必完成遴选!”

    ,

    第916章 宣府城中

    早前天子下诏,命镇抚使杨杰,孙勇二人,分赴边军各处,选拔边军充入府军前卫,备设幼军。

    到现在为止,也有三四个月了。

    这段时间内,孙勇自然是尽职尽责,辗转边军各处,对每一个都认真审核,精挑细选的。

    但是,另一个负责的人,杨杰,第一站就到了宣府,然后……就病倒了,而且,这一病就是好几个月,养在副总兵府,人也不见,府军前卫的选拔也不管。

    如今,孙镇抚使那边的人都快选齐了,可是,这杨镇抚使这,还没开始呢……

    宣府城内,副总兵府。

    杨信的面前,除了有兵部的文书,还有一文一武,两位绯袍大员。

    文臣面容清癯,望之而有威严,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在边境逗留了许久的刑部尚书金濂。

    武臣身着绯红白泽袍,留着短髯,看着不过四十余岁,为宣府镇守总兵官,大同伯陶瑾。

    待得杨信放下文书,率先开口的便是陶瑾。

    「杨副总兵,你也看到了,朝廷对于遴选府军前卫一事十分关注,这件事情拖延了也有好几个月了,但是因着杨镇抚使一直病着,所以迟迟没有开始,如今兵部移文催促,再拖延下去,怕是不妥了。」

    「不知,杨镇抚使的病怎么样了?可否,让老夫见上一面?」

    杨信抬头,瞥了一眼陶瑾,心中不由冷哼一声。

    此次杨杰奉命来到宣府遴选府军前卫,对外是生了病养在府中,实则是奉密旨,潜入了漠北去执行任务。

    这件事情,并没有对外宣扬,也没有官方文书。

    但是,陶瑾肯定是知道的。

    毕竟,他还是宣府的总兵官,哪怕杨家在宣府再根深蒂固,这两年的工夫下来,陶瑾也自然有了自己的势力。

    杨杰出城时,虽然改换了行头,但是对于陶瑾来说,想要知道他出了城,并不困难。

    可是现在,他却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拿着兵部的文书过来询问遴选的进度,明显是不怀好意。

    「劳总兵大人挂心,舍弟自幼体弱,边境苦寒,到了宣府之后,旧病复发,这段时间虽然有好转,但是,郎中交代,仍然不能受风。」

    面子还是要给的,沉吟片刻,杨信客气的开口,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是明明白白的。

    「所以,见面之事,怕是不行,辜负总兵大人的好意,他日下官必定登门致歉。」

    见此状况,陶瑾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道。

    「既然如此,倒是一桩憾事。」

    「不过,杨副总兵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身子有恙,还是好好将养着,只是,这府军前卫之事,确实也拖不下去了。」

    「既然杨镇抚使不能出门,这件事情总是搁着,也不是个办法,老夫这里,倒是挑选了些战功,武艺都不错的官军将士,不如,杨副总兵来掌个眼,若是得用,便先推进下去,也好不耽误正事,如何?」

    前头的都是铺垫,很明显,这才是陶瑾的目的。

    闻言,杨信亦是皱了皱眉头。

    尽管他已经猜到了陶瑾的来意,但是,当对方说出来的时候,他还是心中一沉。

    此次遴选府军前卫,乃是天子特旨,为组建幼军之用。

    换句话说,这些人不仅要进禁军,而且,要进的是东宫。

    杨信虽然身在边境,但是,时常和杨洪通信,对于京中的局势十分清楚,尤其是这次遴选,因为是杨杰过来,所以,杨洪更是特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杨信说的清清楚楚。

    很明显,组建幼军的提议,最开始天子是不赞成的,但是,春猎场上,当

    时还未复爵的成国公朱仪当着四夷使臣的面提出了请求,再加上有太上皇在旁附和,所以天子才不得不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而让杨杰,孙勇过来遴选,明显是事后的补救措施。

    所以,这个遴选的权力,是绝对不能放出去的。

    尤其是不能让陶瑾来选。

    虽然说,杨信并不觉得,这些人真的到了禁军当中,能够被用来做什么文章,但是,小心无大错。

    陶瑾素来和英国公府亲厚,之前喜宁叩关的时候,陶瑾甚至想瞒报消息,配合张軏伏杀喜宁。

    若非是杨信见机的早,将密信传回了京城,还不知道要如何收场。

    但是……

    看着联袂而来的金濂,杨信的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这位刑部尚书,到了宣府已经有一段日子了,虽然每日基本上都只是在驿站当中办公,但是,他做的事情,却可谓是震动整个边境。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金濂是来查任礼一案的,但是,随着任礼一案的结束,大家才发现,这位刑部尚书真正的目的,是整饬军屯。

    手持着王命旗牌,这位老大人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派出去十几个御史,分赴各地,处理各个地方的整饬事宜。

    他自己虽然留在宣府,但是,手段却是杀伐果断的。

    到如今为止,他已经主持了甘肃,宁夏两地的整饬事宜,但是这两个地方,因为反抗清丈,大量隐瞒不报而被抓的将领,已经有不下七八个了。

    虽然说,宣府还没有动静,但是,这么一尊大神待在这,给人的压力也不小。

    要知道,虽然说之前杨洪在京城当中,已经献出了大量杨家侵占的田土,但是,对于底下部属将领侵占的土地,杨家却只能劝导,并不能强制收回。

    所以实际上,宣府当中,还有一大批的军屯问题,亟待解决。

    正因于此,最近整个宣府的气氛十分古怪,有不少原本是杨家旧将的将领,都在四处奔走,其中也有不少,和陶瑾走的很近。

    这个当口,金濂和陶瑾联袂而来,难道说,是他们二人达成了什么协议?

    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金濂,杨信谨慎的摇了摇头,还是拒绝了陶瑾,道。

    「下官知道总兵大人的意思,但是,此事关系到东宫幼军备设,非同小可,不可不慎,陛下既有明旨,命舍弟亲自遴选,若是旁人插手,恐有不妥。」

    「所以,依下官之见,还是待舍弟病愈之后,再加紧遴选为好。」

    杨信特地点出了「东宫幼军」,又搬出了天子的旨意,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提醒金濂,府军前卫的事情没那么简单。

    但是,让他失望的是,金濂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波动。

    反倒是陶瑾的脸色微变,收敛了笑容,开口道。

    「杨副总兵既然知道,此事关系到东宫幼军备设,那么,也应该明白,这边的事情结束不了,那么,东宫的建制便始终难全。」

    「太子乃是国本,备设幼军,增补勋卫,亦是陛下和太上皇之意,就这么迟迟耽搁下去,恐怕也不妥吧?」

    显然,此次前来,陶瑾也并非毫无准备。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