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00节
    “这件事情,其实当初便有端倪,你可还记得,当初陛下命我父王任大宗正,又命襄王任左宗人,辅助管理宗务一事?”

    “自然记得!”

    于是,朱徽煣继续道。

    “父王的身体本就不好,所以宗学搭起来之后,他老人家就不大管事了,诸多事务,基本上都是襄王在管理。”

    “日子久了,襄王便开始想要大宗正的位置,但是,父王仍在,他不敢冒犯,所以一直等待时机。”

    “正是因此,父王才害怕他过世之后,岷王府受到为难,去向陛下求了这桩婚事。”

    “但是没曾想,还是……”

    接下里的话,朱徽煣没有说,但是朱颙炔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襄王在老岷王灵前大闹的事,早就闹得风风雨雨,宗室藩王,就没有不知道的。

    略停了停,朱徽煣接着道。

    “陛下对我岷王府,看重的是辈分年纪,所以礼遇备至,对于襄王府,看重的则是叔侄之亲,平时看起来,倒是并无偏向,但是父王去后,对于大宗正一职,陛下就显得有些犹豫了。”

    “原本,左右都是我和襄王二人一个做大宗正,一个做左宗人,一起商量着办,结果这么一闹,襄王在殿上倒打一耙,说我殴打他,便让陛下觉得我太过鲁莽,顺理成章的拿到了大宗正的位置。”

    “其实,对于大宗正一职,我倒是不在意,陛下有陛下的难处,既处置了,我便觉得这事也就过了,但是音埑,还有代王府里那个成錬,这几个孩子非要讨个说法,我当时,唉,总之,到了最后,又是在十王府外喧闹,又是将此事宣扬得宗室皆知,到最后,襄王是被禁足了,但是,陛下那边,也十分不满,觉得这是丢了朝廷,丢了皇家的脸。”

    “如今我虽掌着宗人府事,但是陛下也不待见,襄王也得罪了,属实是难做的很啊……”

    第892章 忽悠接着忽悠~

    这世上最难分辨的,就是半真半假的话。

    朱徽煣说的这些话里,凡是涉及到事实的部分,基本都没有隐瞒,朱颙炔只要去打听,就会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但是,有些推断的部分,却不妨碍他稍加修饰。

    当然,朱颙炔虽然对京中情况不甚了解,可到底也不是傻子,并不是那么好骗的。

    目光闪动着,朱颙炔问道。

    “王兄的意思是,因为当初大闹王叔灵前一事,让陛下对王叔有了芥蒂?可是……这不应该啊,这件事情明显是襄王之过,而且,如今襄王不也因此被禁足十王府了吗?”

    闻听此言,朱徽煣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他早就知道,光靠信息差,是不可能骗到伊王的,想要让他为自己所用,还得上点其他的手段。

    譬如说,利用人心人性……

    面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朱徽煣摆了摆手,道。

    “这,唉,你还是别问了,这件事情,算了,你放心,禁足一事,王兄会再替你想法子,至于其他的,伱就不要多问了。”

    果不其然,这番话说完,成功的挑起了朱颙炔的兴趣。

    他皱着眉头,有些不悦道。

    “王兄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虽然没见过几次面,可都是宗亲藩王,打断骨头连着筋,既然如今都在京师当中,自然要相互帮扶,你难道还有什么话,不能对我说不成?”

    “若是如此,我也不敢受王兄相助,只管叫我父子听凭陛下处置便是!”

    眼瞧着朱颙炔一副生气的样子,朱徽煣苦笑一声,道。

    “伊王,你这……唉……也罢,此处没有旁人,这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被旁人知晓,也便是了。”

    话虽如此,但是,朱徽煣还是朝着私下看了看,随后方道。

    “其实你问的这些话,答案你自己便已经说了,咱们是宗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要明白,咱们跟陛下虽说是宗亲,可到底已经是远支了,但那位襄王,可是陛下的亲叔叔啊!”

    “别的不说,我且问你,若换了你,即便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敢在长辈的灵前闹事?”

    “这自是不会的,小弟再混账,可尊敬长辈的天伦之理,还是懂得的。”

    朱颙炔立刻摇了摇头,断然开口道。

    于是,朱徽煣看着他,眼中浮起一丝冷峭,淡淡的道。

    “对啊,但凡是个懂礼数,知伦理的人,都干不出这种事来!但是,这位襄王便敢,你觉得,他依仗的又是什么呢?”

    这……

    朱颙炔沉默不语。

    但是心中却不由有些复杂,的确,要论血脉之亲,他们这些旁支的藩王,怎么可能比得过襄王这样的天子亲叔?

    他虽远在河南府,但是,襄王大闹老岷王灵前的事,毕竟涉及到藩王,中间的有些细节,他还是知道的。

    譬如说,最开始在双方发生冲突之后,天子的确有几分偏护襄王的意味。

    要知道,老岷王毕竟是襄王的长辈,甚至可以说,是如今所有宗室的长辈。

    不论出于何种理由,襄王这么做,都是不妥当的。

    甚至于,如果说要是那几位脾气暴烈,辈分又长的藩王在京,当场教训襄王一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天子的处置,却有些奇怪。

    就算是朱徽煣当时一时冲动动了手,可朱徽煣有错是一回事,襄王的错又是另一回事。

    从情理上来讲,双方有错,都该受罚,而不是和稀泥般的,看谁错的更严重,然后给轻的一方赔礼。

    何况,虽然朱颙炔不在现场,不知道襄王伤的多重,但是,这和他灵前大闹,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事,岂能混淆?

    可事实就是,双方闹到了天子面前,朱徽煣领着朱音埑两个人跪在午门外负荆请罪。

    而襄王呢,却领了大宗正一职,继续管辖宗学,虽然说,最后天子也没有责罚朱徽煣,而且让他们父子双双袭封王位。

    但是这种处置,在各宗室看来,的确是有偏向襄王的嫌疑。

    此刻朱徽煣这么一说,当初的处置,便可以理解了。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既然天子想要偏袒襄王,那自然是要息事宁人,尽快将风波平息下去。

    为此,他甚至破例让朱音埑承袭了镇南王的爵位,但是,岷王府却不愿就此善罢甘休,反而暗中和宗学的一众子弟联合,向自家长辈告状,最终弄得襄王狼狈不堪,这摆明了是要落天子的面子。

    虽然说,碍着宗亲们的面子,天子只能“秉公处置”,可事情了了之后,朱徽煣这个破坏了天子盘算的人,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

    看到朱颙炔神色的变化,朱徽煣便知道,自己成功了大半。

    叹了口气,他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看着朱颙炔继续道。

    “既然话说到了这,有些事情,王兄也不妨多对你说几句。”

    “襄王要争夺大宗正一职,有很多的法子,其实打从本心来说,我也并不是执意要接这个位置,但是,他偏偏选了灵前闹事的法子,其实还是因为,当初父王曾经得罪过他。”

    朱徽煣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既然要做,就要把所有的漏洞都堵死。

    如今,在天子当初奇怪的做法迷惑下,朱颙炔的疑心已经被挑了起来,但是,这个说法当中,还有一个致命的漏洞。

    如果这个漏洞堵不上的话,那么,朱徽煣刚刚的所有话,都有可能被全盘推翻。

    那就是……

    “还有这等事?”

    朱颙炔皱眉问道。

    “王兄,我没记错的话,王叔这两年好像一直身体不大好,怎么可能会得罪襄王?”

    老岷王的身体不好,这是很多宗室都知道的事,当初因为广通王和阳宗王那档子破事儿,老爷子可着实是气的不轻。

    朱徽煣见状,神色愈发谨慎起来,踌躇片刻方开口道。

    “当初你虽离京的早,但是有些事情,也应该有所耳闻,如今这朝堂之上,最敏感的话题,莫过于天子和南宫的那位之间的关系。”

    “岷王府和襄王交恶,也是因为这个……”

    啊这……

    朱颙炔没有想到,朱徽煣会提起这件事情。

    他就算是再迟钝,也清楚,皇位之争中间的漩涡有多深,怪不得朱徽煣一直吞吞吐吐的。

    一时之间,朱颙炔忽然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有这么强的好奇心。

    他的确是嚣张跋扈,但是,还没到不知轻重的地步,他心里很清楚,什么事能掺和,什么事不能掺和。

    天子和太上皇之间的事,知道的越多,越不是什么好事……

    似乎是看出了朱颙炔的想法,朱徽煣又叹了口气,道。

    “当初太上皇归来,朝中着实经历了一番暗流涌动,如今虽然看似两宫平安无事,兄友弟恭,但是实际上,明争暗斗不断,这一点我不说,你应该也有所猜测。”

    “这……王兄,这些事,是不是……”

    听得朱徽煣越说越深入,朱颙炔变得有些坐立不安,迟疑片刻,终是开口想要终止这场谈话。

    但是,话都说到这了,朱徽煣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朱徽煣继续道。

    “你放心,个中细节,我自己都不知道太多,自然也没办法对你说,我要说的,还是岷王府和襄王之间的争端。”

    闻听此言,朱颙炔才勉强安定下来。

    “接着刚才的说,当初,太上皇归京之后,朝中宫中暗流涌动,你应当清楚,对于这种敏感之事,身为宗室,我等理当避嫌,明哲保身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父王当时的意思。”

    “宗人府的事务,父王一直甩手不管,除了因为精力不济外,也是因为当时朝中局势不定,他老人家不愿插手其中。”

    “但是,襄王却并不这么想……”

    摇了摇头,朱徽煣的神色有些复杂,道。

    “他自觉是天子和太上皇的亲叔叔,所以,一直想要当一个中间人,抚平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此事,父王多次劝他,但是他执意不听,甚至还要上疏天子,让天子亲自去南宫和太上皇修复关系……”

    所以说,说话是讲究技巧的,同样的内容,被遮去几分,表达出来,其含义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至少,这些话落在朱颙炔的耳中,只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问道。

    “这襄王,未免胆子也太大了吧?他竟如此天真?”

    朱颙炔就算再对政治不熟悉,也知道在如今的天家关系下,想要让天子和太上皇放下芥蒂,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襄王不仅这么劝了,而且,还敢上奏本?

    要知道,上了奏本,可就是过了朝廷的明路了,跟私下里的家常话就不一样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