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512节
    杨家四子,杨能不算是最出色的,但是,却一直都是最懂得察言观色,明白人情世故的。

    这一点,倒和他粗犷的外表不同。

    杨洪如今的身子骨,按理来说是不能喝酒的,但是,偏今日他想要饮酒。

    这也是他留了杨能,没留杨杰的原因。

    若是杨杰在,定是不会让他饮酒的。

    烈酒入喉,一股辛辣之意升腾而起,杨洪心中郁气方才稍稍纾解,将酒杯搁下,他望着屋外的大雪,不由升起一阵担忧,道。

    “如此寒冬雪夜,阖家团圆之时,不知道你三弟在狱中,是否还好……”

    杨能的脸色有些复杂,但是,还是笑了笑,道。

    “伯父不必担心,该打点的,小侄都打点过了,三弟如今虽然在刑部大牢,但是,杨家仍在,狱中那些小卒,巴结都来不及,断不敢为难三弟。”

    “昨日,小侄又送了衣物毯子吃食过去,想来三弟在狱中,也不至于太过受苦。”

    “你有心了……”

    杨洪点了点头,但是眉宇间的沉郁,却不减反增。

    之所以如此,不外乎,还是因为刚刚杨能的话。

    ‘杨家仍在’,四个字虽是无意,但却正好戳中了杨洪的心事。

    屋中一阵沉默,炭火噼啪的轻声响起,杨洪迟疑着,最终还是问道。

    “能儿,你觉得,杨家的未来,在何处?”

    杨能一愣,眉宇之间也多了一丝踌躇。

    片刻之后,他仰头将手里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起身侍立,道。

    “伯父既然动问,小侄也就明言了,若有不当之处,还请伯父恕罪。”

    见此状况,杨洪眯了眯眼睛,但是,却没多说,只是坐直了身子,望着杨能,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于是,杨能深吸了一口气,道。

    “杨家未来的爵位是小杰的,这一点,大哥,我,还有三弟,都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伯父,杨家不是小杰一个人的,杨家,是整个杨家人的!”

    “我知道,这段日子以来,您心中一直在彷徨犹豫,我也相信,小杰也是一心为了杨家着想。”

    “但是伯父,小杰自幼体弱,在京城见惯了阴诡风云,行事终究不够正大,杨氏一门的荣耀,从不是靠妥协赢回来的,门楣,需靠真刀真枪的拼杀保卫,一味的退让,只会变成毡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说句不好听的,若非伯父您一再忍让,平白放弃了大好机会,如今,昌平侯府岂会是如此两难,三弟又岂会被锁狱中,连年节都回不了家?”

    看得出来,杨能的这些话,憋在心里许久了。

    如今触景生情,接着酒劲儿,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

    然而,杨能的神色激动,杨洪反而冷静下来,听了杨能的这番话,他眼中原本氤氲的些许醉意,顿时消散一空。

    右手轻轻的转了转案上的酒盏,杨洪望着自家这个一向多谋的侄儿,开口问道。

    “所以,你和小俊,觉得我不该听小杰的?”

    杨能似乎也稍稍冷静了下来,想了想,开口道。

    “伯父,我所说的,只能代表我自己,三弟如今身在狱中,他性格急躁易怒,我也不想牵连他多担心,所以,外头的状况,我也没跟他说。”

    “至于小杰,伯父,小杰太年轻了,他总以为妥协和让步可以换来安宁,但是,将自家的生死性命,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之心上,无异于束手待毙,这一点,小杰不懂,但伯父您,应该明白的。”

    杨洪没有说话,只是两道花白的眉毛拧了起来,定定的望着杨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杨洪继续问道。

    “那,依你之见,我杨家如今该如何破局?”

    “自然是竭力自保!”

    很显然,杨能对这件事情早就有所思虑,杨洪话音刚落,他便毫不犹豫的开口答道。

    “伯父,军屯的事,牵扯的不止是我杨氏一门,京中诸多勋贵,都有牵连,何况,除了咱们杨家人,您的部将旧属,也多多少少,都牵涉其中。”

    “这一回,天子固然下了决心,要整饬军屯,但是,从天子行事来看,无论他再想整饬军屯,都不会让朝局大乱。”

    “伯父若是愿意,小侄可以立刻联系边镇的旧将,让他们想法子出些乱子,不瞒伯父,这些日子,阳武侯府,成安侯府,还有宁远侯府等几家,也都递了话来,愿意助伯父一臂之力。”

    “天子既然想要拿我杨家做法,那么就让朝廷瞧瞧,这几十年来,杨家到底为边境安宁,付出了多少心力!”

    杨洪闭目沉吟了片刻,再睁开时,眼中仍是掩不住的震惊,叹了口气,他轻声开口道。

    “你这是在玩火!”

    “树大招风,这么做,你就不怕朝野上下,议论杨氏威逼朝廷吗?”

    杨能所说的办法,其实并不复杂,也并不难做。

    诚如他所说,杨氏一门,在军中人脉甚广,尤其是在边境,杨洪辗转一生,几乎各个边镇,他都呆过。

    有不少他的心腹将领,现如今尚是军中主将,镇守一方,何况,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受了昌平侯府的‘恩惠’的。

    所以,杨洪若想动,一道书信送去,都不必出什么事,只要这些将领的奏疏齐至京师。

    那么,对朝廷来说,便是一股巨大的压力。

    若再加上有人在朝上配合,内外施压之下,度过眼前的难关,并非什么难事。

    但是,杨洪始终没有这么做,因为,一旦这么做了,便意味着,再也没有回头的路……

    第613章 干一票大的

    杨家在边军之中,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单一个‘杨王’的称号,若非边军上下心悦诚服,杨洪又岂能担得起?

    但,越是如此,越需要谨慎。

    杨洪应该算是比较少见的,文武双全的武将,他不仅精通兵法谋略,就连圣人大义,经史子集,也无有不通。

    正因如此,他虽是武将,但是却从不鄙夷文臣,反而愿意让自己的嫡子杨杰留在京中,研习经义。

    所以,杨洪心里当然明白,杨能所说的路,是一条何等凶险的路。

    身为武将,最忌功高震主。

    何谓功高?

    是所谓的功劳本身吗?不是,是这份功劳带来的影响力。

    你战功卓著,必会在军中德高望重,一呼百应,你扶大驾,挽天倾,必然会在朝中说一不二。

    由功劳而生之权位,才是震主之源。

    杨氏一门马踏疆场,战功累累,不会功高震主。

    但是,如果这份战功,转化为可以威胁朝廷的力量,震主之嫌,便再难洗去。

    到时候,杨家或许能够度过眼前危难,但是,未来的路,却必然步步荆棘。

    这一点,杨洪不相信,以多谋著称的这个侄儿,会想不到。

    虎老威犹在,感受到自家伯父严厉的目光,杨能一瞬间似乎又回到了军营当中,下意识的挺直脊背,道。

    “伯父,您常常教导我们,心正则身正,用兵之道,惟堂皇正大,以正合以奇胜,山穷水尽之时,当行险招。”

    “小侄明白,此举必会令朝廷不满,未来杨家必会因此而受到刁难,但是,伯父请想,若眼前的这一关过不去……”

    “杨家,还有未来吗?”

    声落音止,屋中一片安静。

    窗外的雪越落越大,积雪越来越厚,本该凌寒而立的冬竹,在沉重的积雪下,也被压弯了腰。

    有些树枝似乎是不堪重负,伴着吱嘎的声音,大块的积雪和折断的树枝,一同掉落在地上,发出簌簌的响声。

    屋中烛火跳跃,杨洪沉默了良久,神色有些复杂,道。

    “能儿,你可知,饮鸩止渴,需有解药?你给了杨家一杯解渴的鸩酒,解药何在?”

    事已至此,如果杨洪还看不出杨能是有备而来,那他也就白养了这个侄儿了。

    杨能倒也干脆,轻轻的吐出了两个字,道。

    “南宫!”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顿时让杨洪攥紧了拳头。

    “你想做什么?”

    杨能起身,拱手道。

    “伯父放心,杨氏一门荣耀,侄儿断不敢让其毁于己身,只不过,如今太上皇虽居南宫,但却依旧有其尊位。”

    “所以,照侄儿看,杨家的未来,便系于南宫一身。”

    杨洪眉头紧皱,神色却略有缓和,问道。

    “你到底什么意思?”

    “伯父,如今朝中,虽然看似君臣和睦,但是实际上,天子早已是大权在握。”

    “所以,他要对我杨家出手,我们便只能任人宰割,可是,伯父有没有想过,为何天子选的是我杨家?”

    烛火跳跃下,杨能侧了侧脸,半边身子没在暗影当中,显得神色有些阴翳。

    口气虽是问句,但是,他却明显没有要等杨洪回答的意思,自问自答道。

    “恰恰是因为,杨家从进京开始,就被视为是天子的人!”

    说着话,杨能的脸上掠起一抹嘲讽和怨气,道。

    “要说侵占军屯,这京城上上下下的勋贵,哪个没有做?那些靖难勋贵,哪个喝的兵血又少了?”

    “我们杨家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在京城当中坐拥珍馐美馔,歌舞佳人,靠在先祖的功劳簿上争权夺利。”

    “咱们拿走的那些田地,好歹还都补贴到了军伍的弟兄们身上,可他们呢?百亩良田,比不过他们一场宴席。”

    “所以,凭什么是杨家?”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