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464节
    索性,便借着当初的‘南迁之议’,将他丢在翰林院自生自灭,当然,吩咐舒良对他密切监控,是少不了的。

    但是,朱祁钰将他旁置不管,架不住这位徐大人太过积极上进,四处钻营。

    先是去求了陈循,想要通过工部修渠的事情,为自己积攒功劳,求个官职,结果到最后,渠是修成了。

    但是,他毕竟不是主持者,一个协理的名头,功劳可大可小,如何赏赐,还是全凭天子的心意。

    于是,些许的财帛金银赏赐,便将他打发了。

    对于这件事情,徐有贞曾去问过陈循,但是,这位陈尚书也无能为力。

    他能够把徐有贞带过去参与大渠的修筑,已经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如今回了京,更不可能为这么一个区区的翰林侍读再犯天颜。

    应该说,在这种境地之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该心灰意冷,安心的窝在翰林院和案牍为伴了。

    然而,这位徐大人,偏偏就是个不甘于凡的人,他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于是,他四处找人各处疏通,想要外放出去。

    然而,吏部有王文在,他找的关系再硬,到了这位天官大人那,也会被直接卡死。

    王文的确不知道徐有贞的具体情况,但是,他只要知道,这个人提过南迁,天子对他印象不佳,明显不打算用,就足够了。

    最终,徐有贞悲惨的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改变不了天子对他的印象,那么,他无论如何挣扎,都不可能逃出现在的泥潭。

    徐大人并不是什么道学君子,相反的,他善于钻营,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不在乎自己用什么手段。

    就在这个时候,朝中又开始接连不暇的闹出了和太上皇有关的种种事端。

    于是,徐大人敏锐的察觉到了机会。

    如今天子的身边,多是正臣,直臣,谏臣,如于谦,如王文,如陈镒,这些人虽然和天子亲近,甚至有些被倚为心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在很多的朝事上,他们会做出妥协,会维护天子的利益,但是,在有些事情上,他们骗不了自己的本心。

    朝政方面,毋庸置疑,天子圣明英断,能时时以社稷为先,所以君臣相得,纵有争执,最终也能平复,相互妥协。

    但是,在太上皇的这件事情上,有些事情,却是难以解决的。

    或者换句话说,在涉及到太上皇的问题上,往往,天子的利益和社稷的利益,有些时候是相冲突的。

    真正让徐有贞意识到这一点的,正是前段时间,举朝上下对舒良的弹劾!

    那帮科道风宪,难道不知道,这位舒公公是天子的第一走狗吗?他们难道不清楚,舒良做的事情,实际上背后是天子在授意吗?

    当然不!

    但是,他们依然要闹,依然要弹劾,而且,秉持着所谓的礼法大义,朝堂之上,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为舒良说话。

    即便是内阁众人,也只能尽力斡旋,想要将事情大事化小,而没有人敢正面维护舒良。

    虽然说最后,舒良安然无恙,只是卸去了东厂的差事,退居后宫。

    但是,在徐有贞看来,这毋庸置疑,是一次机会。

    天子身边,除了舒良这种宦官之外,在朝臣当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指哪打哪的走狗!

    那吏部天官王文,看着对天子亦步亦趋,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他依旧不发一言。

    因为,他违背不了自己的本心,即便知道舒良的背后是天子,但是,他也不能是非不分的维护舒良。

    这和他多年所学所持相悖,他做不到。

    但是,徐有贞可以!

    虽然说他同样是读圣贤书,考科举出身的,但是实际上,徐有贞的心思却并不在学问上,他之所以竭力研习经义,只是将它作为踏入仕途的工具。

    甚至于,他都不在意大多数读书人追求的所谓身后之名。

    对于他来说,仕途上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有一日他能身居高位,自然能够让人遗忘他曾经做过的一切。

    所以,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机会。

    天子需要一个,可以无条件维护天子利益的大臣,需要一个,在任何时候,都敢于冒着被群臣戳脊梁骨的风险,仍然面不改色的说出‘舒公公所为合理合法,并无不妥’的人。

    于是,徐有贞找上了舒良。

    还是那句话,徐大人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对自己仕途有利的人,他都愿意结交,对自己仕途有利的事,他都愿意做。

    结交宦官什么的,对于徐大人来说,完全没有心理压力。

    他之前之所以没有走这条路,唯一的原因,当然是……

    没走通!

    早在因为提议南迁而被旁置之后,徐有贞就尝试过走宦官路线,只不过,他当时找的,是最炙手可热的大珰,成敬成公公。

    结果,当然是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成公公的府邸,连门都没进去,就被一句‘内宦不得私下结交朝臣’给堵了回来。

    再后来,舒良崛起之后,他立马就把自己的府邸搬到了东城,和舒良的府邸就隔了两条街。

    但是可惜,这位舒公公每天一副笑面虎的样子,让徐有贞踌躇再三,不敢贸然行动。

    直到这次朝会上,舒良被罢了东厂提督之职,徐有贞看清了朝中真正的处境,所以,最终下了决定,登上了舒府的大门。

    应该说,这次舒府之行,让徐有贞如坐针毡。

    从头到尾,这位舒公公对他都十分热情,但是,他却始终有一种转头就走的冲动,不为别的,在真正面对这位被罢黜东厂厂公差事的东厂厂公的时候。

    他莫名的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身上没有丝毫的秘密,一切的心思,无论是见得了人的,还是见不得人的,在前者面前,都像是暴露在阳光下的积雪一般。

    这种感觉,让人非常难受,徐有贞不知道为何会这样,但是,他的直觉,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因为这个,徐有贞强压着心头的不安,才勉强维持了表面上的宾主尽欢。

    最后,当然是不可能立刻有结果的。

    因为,徐有贞真正想要找的,是舒良背后的人,所以,等待是必须的。

    而舒良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立刻就进宫将徐有贞的表现,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天子,当然,附带着的,还有东厂近些日子来,对徐大人日常一言一行的详细记录。

    朱祁钰当时看完了之后,倒是颇感到有些意外。

    徐有贞的这番表现,他想起了一个人。

    嘉靖朝的张璁。

    敢于在朝廷当中和所有人唱反调,甚至是睁着眼说瞎话,并且还能说的头头是道,毫无愧疚之心的人,必成大器。

    张璁如是,徐有贞……也有这种潜质。

    这条路,是典型的赌上死后声名,换活着时的荣华富贵。

    朱祁钰很认真的想了一想,也不得不承认。

    徐有贞这个投机客,在脱去了最初的稚嫩之后,很快就把握住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道路。

    出于这个原因,朱祁钰开始第一次,抛却私人恩怨,真正客观的审视起徐有贞这个人。

    论才学,他是有的,论能力,他也是有的,论胆识,他也是有的。

    除了痴迷于宦途,为了荣华富贵不择手段之外,这个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

    然而,他的这个缺点,在文臣士林当中是缺点,但是,在天子的面前,却毋庸置疑,是一个大大的优点。

    哪个天子不喜欢自己手下,有几条指哪就能扑上去撕咬的走狗呢?

    所以,他当时的确有些心动。

    但是,最终他还是觉得,这么做便宜了徐有贞了。

    朱祁钰不是圣人。

    徐有贞不比石亨等人可以领兵,对他有直接的威胁,所以可以不必急着收拾他,但是要说就这么轻轻放过,也不可能。

    但是,徐大人都走到这一步了,可谓是山穷水尽,朱祁钰若还是将他往外推,那真的是要逼他行那最险的路了。

    要是这样,还不如干脆收拾了他。

    因此,出于对人才的珍惜,仁慈大度的天子,决定给徐大人一个机会。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幕。

    在李贤的府中,要说徐有贞没有被说动,是不可能的,毕竟,李贤几乎都将所有的窗户纸都捅破了。

    但是,李贤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位徐贤弟,在找上他之前,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第565章 朕之过也

    将思绪从往事中拉回来,朱祁钰对于舒良所说,却不置可否。

    相反的,他将目光落在了自己眼前的奏本上,罕见的对着舒良招了招手,示意他将奏本拿过去。

    舒良自然是毫无犹疑,天子让他看,他便看。

    这并非是一本奏疏,而是好几本,但是内容,基本上都和官吏的升迁转调有关的。

    头一本是内阁次辅俞士悦所上,举荐吏部侍郎项文曜转迁兵部侍郎。

    第二本是兵部尚书于谦所上,举荐兵部侍郎俞山迁任吏部侍郎,同时,举荐武库司主事方杲任武库司郎中,举荐巡边御史洪常为武选司郎中,举荐车驾司主事叚寔为职方司郎中。

    随后第三本,刚好便是工部尚书陈循所上,举荐翰林侍读徐有贞,迁任工部都水司郎中。

    这几本是主要的,剩下还有几本,上奏的都是科道官员,内容则基本都是弹劾于谦结党谋私,欲视兵部为私器的。

    因身在御前,舒良不敢耽搁,快速的翻看了一番,重点看了内阁的票拟和上奏的大臣。

    旋即,心中便略有了方向,沉吟片刻,他开口道。

    “皇爷,奴婢记得这位徐大人之前曾随陈尚书治水,甚有功绩,想来转调到工部,应当是最合适不过的。”

    显然,舒良觉得之所以给他看这个,是为了徐有贞。

    但是,朱祁钰却摇了摇头,道。

    “徐有贞暂且放一放,让他去都水司不合适。”

    陈循对于这个学生,还是比较上心的,他虽然不会为了徐有贞竭力相争,但是,趁着朝堂上人事调动频繁的时候推上一把,还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大概率是因为,徐有贞在找李贤之前,曾经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天子和太上皇的一些事情,让这位老大人猜到了些什么,所以想着拉上一把。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