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456节
    光是想想,杨洪都觉得心惊胆战。

    这次进宫,他犹豫了很久,但是,随着于谦的回京,杨洪知道,再不做决定,就晚了。

    将奏疏合上,朱祁钰的脸色也肃然起来,颇有几分生气的意思,怒道。

    “岂有此理,杨氏一门忠烈,却不曾想,出了这等不肖之子,还有杨能,明知杨俊如此劣迹斑斑,还敢有意庇护,实在给杨氏一族丢脸。”

    说着说,朱祁钰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杨洪的身上,问道。

    “既然杨侯亲自来送他二人的自罪书,那么杨侯觉得,此二人该如何处置?”

    这么一瞬间,杨洪似乎又苍老了几分,这么一个百战沙场的老将,此刻竟有几分卑微的意味。

    他低着头,道:“陛下,他二人如此胆大妄为,臣原不该为他们求情,但是,毕竟他们是臣的子侄,那杨能,更是臣已故的三弟留下的唯一骨血。”

    “所以,臣斗胆,请陛下宽纵他二人之罪,臣愿就此让他二人卸去官职,杜门不出,严加管教,臣对自家子弟疏于教导,也自感无颜再掌军务,请陛下罢去臣的后军都督府提督京营一职,以警朝臣。”

    杨俊的行径,说小不小,但是说大却也不大。

    有杨洪这么个战功赫赫的老子在,这些罪名虽然能让他受些罪,但是,远不至于彻底罢官,永不启用。

    更遑论,牵连到杨洪,连他的京营都夺去。

    这件事情,杨洪如果有心,以他在军中的势力,压下根本不成问题。

    但是他此刻拿出来,并且将这两份‘自罪书’呈上来,就等同于是要把事情往大了闹。

    这些事情若没人提,过去了也就过去了。

    可是,一旦有真正有分量的人,在朝堂上拿出来,可就不是小事了。

    杨洪现在,就是自己把刀子递上来。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对于这柄奉上来的刀,朱祁钰的态度,自然是……

    “杨侯言重了,杨俊固然犯了大罪,但是杨能不过是包庇,他是一员虎将,于国有功,何至于就此彻底罢免,更不要说,此事杨侯并不知晓,若朕因此一事,而夺杨氏一族殊荣,岂非是非不分,功过不明?”

    天子清朗温和的声音,在殿中回荡着。

    但是杨洪的心底却有些发寒,入殿之后,他首次将头抬了起来,眼中带着丝丝的恳求。

    “陛下,老臣……”

    “杨侯不必说了!”

    杨洪刚张了张口,他的话就被天子打断,接着,天子以平静但不容置疑的口吻,道。

    “杨俊送交法司处置,至于杨能,暂停一切差事,禁足府中,杨侯好好管教便是,至于杨侯自己的执掌,一切如旧。”

    话音落下,一切便成定局。

    杨洪有些无力的低下头,叩首道。

    “臣……遵旨。”

    他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因为,他了解眼前这位天子,看似温和实则锋锐,他老人家下了决心的事情,别人再劝也没有用。

    只不过,走出殿门的时候,这位在战场上都呼啸往来的老将,竟险些被门槛给绊倒,令人望之便觉得心中生出叹息之意……

    殿中空了下来,朱祁钰靠在椅背上,亦是轻轻叹了口气。

    他当然知道杨洪的来意。

    杨俊的事情,只是个幌子,杨洪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在接下来即将发生的风波当中及时抽身。

    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什么容易就可以脱身的。

    即便朱祁钰是天子,但是,很多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糊弄着过去。

    翻手将杨洪的两本奏疏扣了起来,朱祁钰手里多了两本新的奏疏,这两本奏疏,一厚一薄,但是落款都是同一个人。

    于谦!

    厚的那本,名为《请整饬边镇军屯疏》,薄的那本,则名为《请增补兵部郎中疏》。

    应该说,单纯从名字上来看,明显前者会给朝堂带来的震动更加剧烈,但是,朱祁钰的目光,却始终落在后面那份薄薄的奏疏上,久久不曾挪开……

    “你说什么?于谦,你疯了?”

    于府,刚刚接受完人生观洗礼,准备为大明奉献终生的俞次辅,听了于谦下一句话,差点便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桌子上的茶盏被这番动作震的茶水飞溅,沾湿了俞大人的衣袍,但是他却毫不在意,紧紧的盯着于谦,问道。

    “廷益,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

    相对而言,作为始作俑者的于谦,就平静的多,他甚至有心情挥了挥手,

    让一旁侍奉的老仆将桌子收拾干净,给俞次辅换上一盏新茶。

    然后,方平静的道。

    “仕朝兄放心,我自然清楚此举意味着什么。”

    “叚寔,洪常,方杲皆是我一手提拔,项文曜素日更是跟我关系颇好,朝中甚至因此,有莫名其妙的流言。”

    “如今,我举荐叚寔,洪常,方杲担任兵部郎中,又举荐项文曜调任兵部侍郎,势必有人会弹劾我结党营私,公器私用。”

    “但是,那又如何呢?我行得正坐得端,不怕别人弹劾。”

    这番话,于谦说的轻描淡写,仿佛,话中的这个人不是他一样。

    但是,俞士悦却没有丝毫被安抚的迹象,反而越发的烦躁。

    他紧皱着眉头,在房中来来回回的走着,张了几次口,但是最终都把话咽了回去。

    于谦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一口一口的抿着茶,样子悠闲的很。

    来来回回的转了几圈,俞士悦似乎总算是想好了怎么说,站定在于谦的对面,紧紧皱着眉头,道。

    “廷益,你莫要避重就轻!”

    “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何止是朝臣的弹劾?”

    “兵部如今权重到了何等地步,你并非不清楚,整个兵部,武选、职方、车驾、武库统共有四个清吏司,你如今要提拔三个自己的亲信来执掌,剩下的那个,虽然没有提拔,但是,掌事的主事也是你的人。”

    “更不要提,你要要调项文曜过去做侍郎,这份奏疏递上去,何止是被弹劾结党营私这么简单?你这是,要将兵部变成自己的后花园啊!”

    于谦没说话,但是他这种神色,却明显让俞士悦更加烦躁。

    他又在房中转了两圈,然后道。

    “廷益,老夫知道,天子信重于你,可你这是在挑战天子的底线,这世上没有一个帝王,会容忍你如此跋扈,何况,是当今陛下?”

    “之前的时候,你跟老夫说过,越是繁花着锦,越是要如履薄冰,怎么如今,你自己倒昏了头了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于谦也不好再继续沉默,他开口道。

    “俞兄,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时移世易,朝局已非之前的朝局,于廷益,也并非当初惜身顾名的于廷益。”

    “至于陛下那边,俞兄,你相信我,陛下英明圣断,会明白的。”

    俞士悦看着这个死脑筋,再一次的升出一阵无力感。

    他索性坐在椅子上,将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略略平息了自己的焦躁之意,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或看着心平气和,道。

    “廷益,有些事情,你不说,我大概也能猜到几分。”

    “但是,你要明白,历朝历代,权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陛下圣明不错,但是,很多事情,陛下也身不由己。”

    “何况,这条路,走上去便再难回头,纵使陛下如今心无怀疑,但是,朝局的凶险,未来的变故,难道你于廷益,还要我来提醒吗?”

    书房当中重新陷入一阵平静之中,炭火噼噼啪啪的细微响声,清晰可闻。

    良久之后,于谦开口。

    “为国家计,何惜己身!如今的朝局,需要一个权臣,那么于廷益,就做一次权臣何妨?”

    这番话,于谦说的很平静,但莫名的带着一股豪气。

    但是,只有坐在他对面的俞士悦,才清楚的明白,这份豪气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决绝。

    这次,换俞士悦沉默下来,他不知道该怎么劝,或者,就任之由之,毕竟,这可是“于石灰”,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谁又能劝的动呢?

    于谦略停了停,见俞士悦不再说话,便知他心中在想什么。

    罕见的,于谦带着一丝恳求之意,道。

    “仕朝兄,你我相交多年,你该知道,于廷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一次,我需要你帮我!”

    俞士悦的神色复杂,久久未言。

    半晌,他叹了口气,道。

    “廷益,你胸怀太大,老夫自愧不如,但是,多年交情,老夫这次,便最后再陪你冒着一次险!”

    “有何要做的,你且说吧……”

    请求被答应下来,于谦应该感到高兴,但是此刻,他脸上不仅没有任何的欣喜,反倒带着难言的沉重。

    书房的气氛有些沉闷,于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压下自己的情绪。

    “仕朝兄,我需要……”

    日头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不见,天空中再度笼起黑压压的乌云,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

    俞士悦走了,于谦亲自送到了门外,前者的身影早已经消失,但是于谦依旧站在廊下,久久不曾挪动脚步。

    雪花落在他的肩上,染白了他的头顶,寒风呼啸着,卷起衣袂翻飞,片刻不停。

    于冕侍立在旁,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上前劝一下父亲。

    但是,他刚走了两步,便停了下来。

    因为,他走近之后,才惊讶的发现,自己这个从来坚毅果决,顶天立地的父亲,此刻眼中竟莫名氤氲着一层水光。

    廊下雪中,于谦宛如雕塑一般站着,没有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站了多久。

    当新的一天来临,人们见到的,依旧会是那个坚硬无比的于少保,当然,或许,也会是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于谦……

    第558章 胆肥的礼部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