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392节
    这些,都会被朝野上下所关心,甚至会被记入史书当中。

    皇家储君,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但是无论表现的好或者不好,从开蒙的时候起,太子就会不断的出现在朝臣的视线当中,潜移默化的稳固着东宫的地位和影响力……

    朱祁钰对着吴太后点了点头,坦然的道:“这是圣母的意思,儿子已答应了。”

    说着话,他又转头看着杭氏,问道。

    “贵妃,你还没有答朕的话,左右济哥只比太子小几个月,让他陪着一块去开蒙,你觉得如何?”

    杭氏也察觉到了不对,如果皇帝真的想让济哥去读书,那么就不会刻意提起去年的那场事情。

    小心的抬起头,杭氏开口道:“陛下,济哥还小,身子也不算健壮,所以臣妾觉得,不妨晚上两年。”

    朱祁钰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这才是明事理之举,既然如此……”

    “父皇!”

    恰在这个时候,一声奶呼呼的声音,从吴太后的怀里传出来,道。

    朱祁钰脸色略显诧异的转过头,却见济哥在吴太后的怀里挣了挣,然后从榻上滑下来。

    接着,小小的人似模似样的跪在地上磕了个头,道。

    “父皇,济哥想识字,想读书。”

    小嘴抿的紧紧的,两只小手握紧拳头,脸上有些忐忑,又透着几分害怕。

    朱祁钰皱了皱眉,起身将济哥拉起来,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口气尽量温和,道。

    “济哥,你告诉父皇,为什么想读书呀?”

    杭氏的手藏在袖子里,掌心满是细细密密的汗。

    然而,济哥却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对着手指,仿佛犯了什么错一样。

    暖阁当中的气氛莫名变得有些沉寂,朱祁钰没得到回答,也没有再问。

    想了想,他拍了拍济哥的肩膀,道。

    “有心进学是好事,父皇很高兴,但是,你还太小了,等大一点,父皇亲自教你,好不好?”

    济哥还是不说话,但是明显不太开心。

    杭氏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不安,强挤出一抹笑容,道:“济哥乖,快向你父皇谢恩。”

    说着话,她伸出手,想要把济哥接过去。

    结果,手伸到一半,就看见朱祁钰瞥了她一眼,于是,立刻就缩了回来。

    朱祁钰看着低头不语的小人,口气依旧十分温和。

    这个孩子早慧的很,心思敏感,性子也倔,很多时候并不好哄,但是他有耐心。

    “济哥,你想读书是好事情,父皇特别高兴,但是你太子哥哥,有你皇伯父教导。”

    “以后,父皇也会教你和慧姐,父皇有点忙,不能一个个教,但是慧姐还很小,所以你等一等妹妹,等她大一些,父皇一起教你们,好不好?”

    济哥这才抬起头,似模似样的思考了一下,问。

    “那,妹妹能不能快点长大?”

    到底是小孩子,童稚可爱,声音又奶呼呼的。

    一句话问出来,吴太后也忍不住笑了,暖阁中的气氛总算松快了一些。

    朱祁钰却依旧认真的点了点头,道。

    “只要你多跟妹妹一起耍乐,陪她一起好好吃饭,她就能快快长大。”

    然后,小人想了想,重重的点了点头,从父亲的腿上蹦到地下,挥舞着小拳头,道。

    “那济哥就日日去找妹妹玩,监督她早点长大。”

    朱祁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招了招手,将青珠唤过来,让后者把济哥带下去了……

    第493章 旁若无人

    济哥被带下去了,但是杭氏还在。

    从小人的身影,消失在暖阁外头的时候,杭氏就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她何尝听不出来,刚刚朱祁钰的一番问话,看似温和,实则锋利,处处透着警告之意。

    有心想要解释两句,但是朱祁钰没开口问,她若是急急开口,反倒显得心心虚。

    无奈之下,杭氏只得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吴太后。

    相对来说,吴太后明显就少了很多顾忌,虽然说刚刚被太子开蒙的事情牵走了不少心思,但是此刻显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

    看着朱祁钰平静中透着一丝不悦的脸,吴太后给杭氏递过去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道。

    “钰哥,你也不必这么暗地里多心试探,乱生闷气,济哥和贵妃,是哀家叫过来的。”

    “原因也很简单,如今宫中妃嫔不少,太上皇又归来在即,后宫诸事繁杂,要安排的事务众多,皇后带着身子,哀家观她忙不过来。”

    “后宫之中,杭氏跟你最久,位份也最尊,让她暂时协理六宫本就是该当的。”

    杭氏也跪了下来,委委屈屈的道。

    “陛下明鉴,臣妾和皇后娘娘尊卑分明,只是母妃说担心皇后娘娘精力难济,所以才想让臣妾帮衬一二,臣妾自己,万不敢有何肖想啊。”

    朱祁钰看着杭氏,没有说话,但正是这种态度,才越发的叫人感到害怕。

    杭氏低着头,觉得时间分外的难捱……

    不知过了多久,朱祁钰的声音响起,却不是对她,而是对着吴太后。

    “母妃有心了,不过,皇后是六宫之主,一应庶务自然由她来处置,母妃早就提醒过朕,身为天子,不必过分操心后宫之事,朕一直谨记。”

    “所以,是否需要宫妃协理宫务,该由谁来协理,让皇后决定好了,自己跟朕说便是。”

    吴太后的脸色颇不好看,但却没吭声。

    接着,朱祁钰转向杭氏,目光却有些复杂。

    他早就知道,近些日子,杭氏很得吴太后的欢心,时常带着济哥过来走动,却没曾想,今日闹了这么一出。

    后宫的争斗,丝毫不比外朝轻松,即便是在宫中,能够代表地位的除了圣宠,就是权力,甚至于,它还代表着吃穿用度,代表着能不能被人高看一眼。

    杭氏要争,他也能理解,既然吴太后说,今日是她的主意,那么朱祁钰也无意追究是真是假。

    事实上,只要朱祁钰给予汪氏足够的信任,那么有中宫凤印在手,她就能摆平所有事情,不需要他过多插手。

    让他在意的是……

    “杭氏,朕想知道,方才济哥为何会主动求朕,让朕为他开蒙?”

    前世今生两辈子,他对于见济这个小小的孩儿,始终心怀着愧疚之心。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唯有这个孩子,是无辜的。

    他从记事开始,就承载了自己父皇沉重的期望,不仅天资聪颖,乖巧懂事,而且读书习字样样努力,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温习功课。

    但最终,却在一场病中,彻底离开了人世。

    所以,醒来之后,朱祁钰对这个孩子格外的关切,希望能稍稍弥补往昔的遗憾。

    杭氏可以争权,但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拿朱见济做法,这超出了朱祁钰的容忍范畴。

    闻听这句问话,杭氏先是一愣,问道:“陛下这是怀疑臣妾教唆济哥吗?”

    接着,她的眼泪便落了下来,哭着道。

    “臣妾知道,年前的那桩事情,让陛下很是震怒,当时,臣妾确实是被迷了心窍,可到底,济哥是臣妾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也是臣妾身上掉下的肉。”

    “那时济哥发烧的样子,臣妾到现在都心有余悸,何况,为着那桩事情,陛下已经教训过臣妾一回了,臣妾明知陛下会生气,又岂会再行此事?”

    杭氏抬起头,声音充满了委屈。

    “陛下明鉴,济哥为什么突然说要读书,臣妾确实不知道,您知道这孩子,平时不喜欢说话,他从没跟臣妾说过什么,要读书识字之类的话……”

    见此状况,朱祁钰的脸色方缓和了些许,摆手道:“起来吧。”

    倒不是说,他是个轻信的人。

    只是对于杭氏,他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杭氏是小门小户出身,她好吃穿,爱首饰,也喜欢出风头,但不是个工于心计的人。

    这一点,从之前突发奇想让济哥背诗词,就可见一斑。

    想复宠的法子多了,这简直是最笨的一种。

    最近一段时间,朱祁钰国事繁忙,往后宫去的少了些,所以大抵,杭氏觉得受了冷落,又在想法子“复宠”。

    所以,她没事就跑到景阳宫来,陪吴太后“解闷”,希望能够多在朱祁钰面前晃悠晃悠,多要些宠爱。

    但是,凭杭氏的脑子,能够想到这个法子,也差不多就到头了。

    而且,就如她刚刚所说,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岂能不疼?

    上次的诗词之事后,杭氏着实紧张了好久,很长一段时间,都须臾不离的陪着济哥。

    这一点,朱祁钰是清楚的。

    至于济哥,好吧,这孩子除了早慧,倔强,最大的好处,就是孝顺。

    十有八九,是因为这段时间,杭氏在自己宫里,私下里说了什么受冷落了之类的话,被济哥听见了。

    这个孝顺的孩子,就想着替母亲讨好一下父皇。

    但小小的人,能有什么办法,之前的时候,怕是杭氏为了哄他背诗,说过什么书读得好,父皇就会高兴的话。

    所以他记在了心里,刚刚朱祁钰说,想让他跟着太子一块开蒙读书。

    成年人自然听得出来,是在警告。

    但是这么一个孩子,又怎么听得出弦外之音,于是兴冲冲的站出来,想要讨父皇的欢心。

    就像前世的时候,他努力读书,日日用功,只希望能够承担起父皇给他的期望。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