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311节
    随即,卢忠右手一挥,又是一阵“噌噌噌”的响声,锦衣卫们的绣春刀纷纷入鞘。

    接着,围着那些御史的缇骑如潮水般退去,快速在卢忠的身后列队站好。

    卢忠再度转向陈镒二人,客气的道。

    “另外,本指挥使需要澄清一点,抓罗通的原因,本指挥使已经说的明白,是因为他心怀怨愤,希图幸进,结党串联,妖言惑众,煽动群臣,邀名买直。”

    “本指挥使此来,不为其他,只为抓罗通一人,至于其他人,只要不阻拦锦衣卫办案,要进谏要弹劾,都是诸位的自由。”

    “诸位大人都是朝廷命官,清流风宪,说话可得小心,阻塞言路,阻拦进谏的罪名,锦衣卫可承担不起,这不,宫门马上就要开了,诸位这个时候过去,想做什么都还来得及。”

    “本指挥使此来,无意干预朝政,诸位请便。”

    说罢,卢忠拱了拱手,转身便欲离去。

    这个时候,一旁的于谦忽然开口,道。

    “卢指挥使,锦衣卫拿人,可有驾帖?”

    按制,锦衣卫虽是承旨办事,但是如果要抓捕官员,需要有刑科签发的驾帖,才不算违规。

    卢忠笑呵呵的转过身来,从怀里掏出一张公文,不过却没有递到于谦的手上,而是展开来高高举起。

    “驾帖在此,本指挥使可丝毫不曾违规,好了,诸位还有正事要做,锦衣卫就不打扰了。”

    说罢,锦衣卫架起罗通,大摇大摆的就扬长而去。

    只留下一帮不知所措的御史们,还愣在原地。

    直到这帮锦衣缇骑转了弯,身影彻底消失,一帮御史们才缓缓醒过神,踌躇着试探道。

    “总宪大人……”

    刚刚卢忠的一番话,虽然客客气气,但是毫无疑问是将陈镒和于谦二人都顶了回来。

    因此,陈镒此刻明显没有什么好心情,瞪了他们一眼,没好气道。

    “还聚在这里做什么?嫌不够丢人吗?”

    说罢,陈老大人的脸色缓和了几分,叹了口气,转身朝着于谦开口道。

    “廷益,今日之事,恐还要劳你随老夫跑一趟宫里,询问详情究竟如何。”

    于谦点了点头,道:“总宪大人客气了,这是应当的。”

    说着,于谦朝着底下惴惴不安的御史们开口道。

    “诸位也莫要着急,本官和总宪这就进宫问明详情,天快亮了,大家赶紧散了吧,莫要耽误了上衙。”

    看过了刚才锦衣卫的嚣张嘴脸,又没有了罗通这个领头的,这帮人本就心生退意。

    此刻,见到大总宪板着脸但仍要进宫求情,又见到于少保如此温言抚慰。

    御史们差点感动的落泪,纷纷自责自己刚刚的行为大有不该,不约而同的拱手道。

    “愧对总宪大人和于少保,我等这就回衙好好值守,断不给二位再添麻烦。”

    “不错,辛苦二位老大人了。”

    “方才我等冒犯,实有不该,向二位赔罪。”

    一阵赔罪的声音响起,众人纷纷鞠躬行礼,随后三三两两的转过身,朝着都察院的方向回转而去。

    待得人走的都差不多了,陈镒和于谦才松了一口气。

    二人对视一眼,想起刚刚二人的默契配合,不由得同时苦笑一声。

    陈镒道:“劳烦廷益,宫里这趟,还是得去,陛下嘱咐了,事情若能成功解决,让老夫即刻进宫回禀,你既有参与,只怕也得跑上一趟。”

    刚才,他们说要给罗通求情,完全就是场面话。

    自从清楚了罗通的盘算之后,不管是陈镒还是罗通,都打心底里觉得罗通罪有应得。

    求情?

    这货给他们找了这么大麻烦,不回踩一脚就算是好的了!

    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这一点于谦心里也明白,当即点了点头,命五城兵马司的兵丁自行回衙,便跟陈镒二人,紧着往宫城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天色渐渐大亮。

    随着清晨的钟声响起,宫门被缓缓推开,紫禁城迎来了新的一天。

    金水桥畔,一阵冷风吹过,高谷带着七八个翰林官员孤零零的站着,看起来就像傻子一样。

    眼瞧着太阳都快出来了,一旁的彭时再也忍不住了,凑近了高谷,开口道。

    “恩师,他们不会是在算计您,故意不来了吧?”

    高谷的眉毛死死的拧在一起,神色间也多有烦躁,想了想,道。

    “再等一炷香,要是没有人来,就当今日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各自回衙。”

    罗通他们是等不来了,但是等来了另一个人。

    宫门打开之后不久,自东华门的方向突然出现了一队番子,大约有五六十人,簇拥着一顶轿子,直奔高谷等人而来。

    轿帘掀开,一身蟒衣的舒良带着假笑拱了拱手,道。

    “哟,这么大清早的,次辅大人在这宫门外头,可是在等什么人?”

    高谷的脸色一阵僵硬,打量了下舒良背后的番子,心中涌起一阵不安,勉强挤出一丝笑意,道。

    “有些公务没有处置,想着待宫门一开,早些进去处理了,不耽误陛下御览。”

    内阁的办公地点设在宫城里头,这个理由倒还说得过去。

    不过……

    舒良的目光越过高谷,放在了他身后的翰林官员身上,问道。

    “次辅大人果真勤政,不过,这几位大人,也是要往内阁去的?”

    高谷顿时一滞,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当然,舒良也没指着他回答,一挥手,身后的番子们便将高谷和其他人都围了起来,接着,舒良开口道。

    “甭管几位大人是在等人,还是有什么公务,恐怕都得搁一搁了,陛下口谕,召诸位大人入宫觐见,别耽搁了,这就随咱家走一趟吧。”

    第381章 三个半的心腹大臣

    虽然说没有早朝,但是朱祁钰还是一大早就起身,到了文华殿。

    待他到的时候,殿中已经有了不少人。

    一眼扫过去,仅是绯袍大员,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内阁大臣,基本上都到齐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搭上一个大理寺卿杜宁,和风尘仆仆刚刚赶回来的锦衣卫指挥使卢忠。

    这些人静静的坐在原处,闭目养神,偶尔相互交谈两句,脸上带着些许的疑惑之色。

    他们也是到了才知道,这场小型的议事,阵容如此豪华。

    只不过除了陈镒,于谦等少数人之外,对于到底出了什么事,皆是一头雾水。

    朱祁钰落座之后,不多时,舒良也走了进来,道。

    “陛下,高次辅,裴纶,彭时等人,在外侯召。”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朝廷当中举足轻重的文臣,基本上都到了,但是唯独缺了高谷。

    同出翰林一脉的杜宁,心中忽然涌起一阵不安。

    果不其然,天子闻言,抬了抬手,声音平静。

    “让他们在偏殿等着。”

    舒良没多说话,应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这个信号其实已经很明显了,涉及到一位内阁次辅,众臣都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接着,天子继续开口,道。

    “今日清晨,朕得到消息,朝中有大臣心怀不满,私下串联,纠结科道,部院官员四十余名,欲叩阙逼谏。”

    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他的大臣都是一阵惊讶。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天子一开口就是这样大的事情。

    不过也只是片刻,老大人们便想到了刚刚被天子晾在外头的高谷,顿时心思各异。

    朱祁钰却没管他们,继续道。

    “为首之人,为左副都御史罗通,已被朕下令拿入诏狱候审,相关人等,也被陈总宪和于少保遣散,详情如何,便让陈总宪来说吧。”

    于是,在众人各怀心思的眼神当中,陈镒神色复杂,起身道:“事情要从廷议的前一天说起,那日傍晚,罗通到我府上……”

    关于罗通是如何劝说自己的,陈总宪说的十分详细,就连最终罗通隐晦的暗示,成功之后会推举他上位吏部尚书的话,也并无讳言,直接了当的说了出来。

    听的一旁的王文脸色越来越难看,周身的气压都低了不少,让坐的离他靠近的几位老大人,都忍不住悄悄的往旁边挪了挪。

    “老夫情知此事干系重大,于是在送走罗通之后,趁着宫门尚未下钥,紧急入宫求见陛下,将一切情况陈明,请陛下决断。”

    这一段陈老大人没有细说,很有职业素养的省去了很多不该说的话,主要突出了天子的得知此事后的痛心疾首以及顾全大局的苦心孤诣。

    “……陛下为顾全大局,维持朝局稳定,命我尽力阻止此事,并派遣锦衣卫协助,罗通等人在廷议之上,果然发难,但未能达到目的。”

    “于是,当夜罗通亲赴高府密谈,今日清晨,他纠结四十余位御史言官及六部官员,在都察院外汇集,号称要谏陛下,诛奸邪……”

    陈镒说的还算详细,足足陈述了半炷香的时间,才差不多把来龙去脉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同时,在场的老大人们也终于搞明白了,前两天那场廷议当中,高谷和罗通为什么会合起伙来针对王文。

    更明白了兵部,户部,吏部,都察院为什么突然之间,对互市之事都持如此坚决的支持态度。

    尤其是金老尚书,更是瞠目结舌,明明说好了廷议,你们为啥私下发生了这么多事?!

    不过,这都是马后炮,如今事态已经平息,老大人们最多算是解了一桩疑惑。

    他们更加在意的是,天子将他们召集过来,还让陈镒亲自来讲述这件事情的行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