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54节
    王直的眉头紧紧地拧着。

    身为百官之首,他所考虑的要比所有人都多,李贤此举,固然不合规制,但是如今是特殊时刻,些许逾矩的行为,不算什么,也不值得拿来做章。

    臣这边,也有很多地方做了权变,互相撕扯起来,有理也变成没理,没有必要。

    何况李贤刚刚拿出来的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他如果要反对的话,就要拿出一个份量足够的理由。

    陈镒说得扰乱规制,份量太轻,而俞士悦说的图谋京营提督,又没有实证,这两个都不行。

    思忖了片刻,王直开口道。

    “丰城侯本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土木一役,朝廷武臣损失惨重,五军都督府掌事官空缺,丰城侯向朝廷提议补授都督,并无不妥之处。”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王直竟然没有反对,而是表示了赞同。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王老大人转过身,对李贤道:“不知丰城侯,可有候选名单?”

    李贤似乎也有点愣神,他早就做好了准备,臣这边会激烈反对,却没想到,身为六部之首的王直,竟然如此轻易的答应了下来。

    悄悄瞥了一眼上首的朱祁钰,见对方亦是面露诧异,李贤心中更是充满了疑惑,难不成这不是郕王的安排?

    不过无论如何,王直能答应是好事,李贤只愣了瞬间,便回过神来,开口道。

    “成安侯郭晟,忻城伯赵荣,驸马都尉薛恒,三位大臣勇武过人,可当大任。”

    声音落下,底下群臣立刻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

    隐在屏风后的孙太后,更是握紧了玉手,局势越来越失控了。

    在慈宁宫中是,这帮勋戚分明跟她说,要力保焦敬继续提督京营的!

    若说他们想要夺回提督大臣的提名权,那也该将焦敬列入候选名单当中,但如今连薛恒都被推了出去,焦敬反而被排斥在外,定然是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另一头,朱祁钰看着愣头青一样的李贤,忍不住叹了口气。

    怪不得勋戚日渐势弱,李贤已经算是如今勋戚当中资历最老的了,但是这都落尽人家的坑里了,还没反应过来,斗不过臣是真的一点都不亏!

    果不其然,王直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转身道:“郕王殿下,按制,五军都督府都督若非圣上简拔,那么候选之人至少三择其一,丰城侯只有三位候选之人,却要推举三位都督,此举有违铨选之制。”

    “况兵部今日廷推京营提督大臣,亦会实授都督一人,当此局势之下,亦可暂时兼掌五军都督府事务,故臣以为,丰城侯此举太过仓促,今日朝会不宜推举,可待朝会之后再议。”

    听了王直的话,朱祁钰嘴角抽了抽,努力维持表情管理。

    这帮勋戚,简直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看着前头是坑还往里跳

    王直的这番话,不从什么扰乱廷推的小处做章,而是直接指责李贤此举有违铨选制度,虽然不如俞士悦说的狠,但是却站得住脚。

    铨选官吏乃是朝廷大事,若参与廷推或会推一名大员,那么候选者便要有三到七人,最终酌情选出二到三人,由天子选定最终人选。

    纵然是现在局势特殊,那也不能是要选三人,便候选三人,这岂不是说,勋戚推举出谁来,朝廷便要同意用谁,那还要廷推何用?

    往大了说,这是将铨选大事,当做一家一姓之私器!

    这个理由,从执掌铨选的吏部尚书嘴里说出来,是绝对站得住脚的,而且十分充分。

    这一番话连消带打,不仅轻而易举地就把李贤顶了回去,顺带还将了勋戚一军。

    你们不是说五军都督府没人做主吗?

    巧了,这不正好要推举一个出来,兼掌不就完了!

    什么叫老狐狸?这就是!

    虽然提前没有通气,但是王直很有自信,在这等事情上,身为臣一员的于谦,不会出现差错。

    只要让廷推回到正轨,那么最终选出来的人,一定是会站在臣这边的。

    如此一来,臣一脉既控制了京营,又趁机在五军都督府楔进去一颗钉子。

    一举两得!

    王直说完,于谦暗自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他再不说话就说不过去了,于是他只能上前道。

    “郕王殿下,大冢宰所言甚是,兵部已拟好了京营提督大臣的名单,候选者三人,为事官石亨,忻城伯赵荣,驸马都尉焦敬。”

    “京营提督大臣,历来由五军都督府都督兼掌,丰城侯此番仓促而为,提名人数不足以廷推三名都督,故臣以为,当按朝会规制,继续廷推京营提督大臣。”

    话音落下,于谦便感受到上首一道凌厉的目光,朝着他看了过来。

    是郕王!

    第58章 值或不值

    朱祁钰定定地望着于谦,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说到底,他还是臣一脉,并不会真正的和他这个郕王站在一起。

    要知道,那一日为了试探金英,朱祁钰虽然准了兵部的名单,但是却将顺序给调换了。

    他这么做,固然是有所把握,这份名单无论顺序如何,到最后都没什么用处,但是也存了几分试探,想看看于谦,究竟会不会按他说的做。

    结果很明显,于谦还是选择了他自己认为的,更加稳妥的办法!

    一如前世一般

    深深吸了口气,朱祁钰将那些沉痛的记忆从脑子里挥去,淡淡地开口道:“丰城侯,你方才说,所奏之事有三,如今只说了两件,还有一件是何事?”

    听到此话,于谦的心中便沉了一沉,他知道,郕王终究还是对他产生了不满。

    不过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站在臣的角度,让忻城伯这样的勋戚上位,有违他们打压勋戚的初衷。

    而且如果臣控制不了京营,也不利于守卫京师。

    虽然有郕王先前的那一番承诺,但是一切未曾尘埃落定之前,他还是不能冒这个风险。

    相比之下,他自己惹得郕王不满,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于谦行事就是如此,但求问心无愧便是!

    另一头,李贤也是反应了过来。

    这帮臣,简直太狡猾了!

    看似是大方退让,实际却是以退为进,端的是一堆老狐狸。

    回想起那日殿中,郕王所说的话,李贤深吸了一口气,道。

    “回殿下,臣所奏第三事,便是关于京营提督大臣。”

    话没说完,四面八方的目光便又钉在了李贤的身上。

    底下有不少臣暗自冷笑,遮掩了这么久,狐狸尾巴还不是露出来了?

    说到底,这帮勋戚要图谋的,就是京营!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贤继续道。

    “按惯例,京营由五军都督府都督兼任,然如今京师危在旦夕之间,京营守备为重中之重,须有强力之臣整备提督,臣以为,当此危难时刻,我京师武当勠力同心,惟贤举能,故臣斗胆”

    话至此处,李贤侧了侧身,嘲讽般的看了一眼臣序列,再度深吸一口气,道。

    “臣斗胆举荐兵部尚书于谦,提督京营,由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总揽京师防务,固守京师!”

    “嗡”的一声,不仅是臣这边,就连勋戚武臣一脉,这下都忍不住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往前头看去,勋戚这边几个份量还算重的,皆是脸色平静,显然早就知道了此事。

    臣这边就反应激烈的多,中低阶的官员,虽然知道这种事情他们决定不了,但是不妨碍他们明白这件事情的意义。

    要知道,那可是京营啊!

    臣一脉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京营,五军都督府的核心权柄之一,勋戚竟然愿意拱手让出?

    今天这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底下人议论纷纷,前排臣中九卿们的脸色也是颇为复杂,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心里早就迅速地盘算开了。

    混到他们这等地步,自然是个个心思深沉,不会天真到以为,勋戚一脉会白白送出这么大一份礼物。

    凡事都是有交换条件的

    大佬们立刻就想到了李贤所奏的前两件事,轻判顾兴祖等人,同时选授三个都督级别的武臣官员。

    以此来交换京营,值,还是不值?

    一时之间,大佬们暗中也是频频交换着眼色,颇有几分拿捏不定。

    另一头,左顺门后。

    孙太后看着这副场景,差点把屏风给掀了。

    好一个丰城侯!

    明面上来投靠她,结果背地里早就跟朱祁钰那个混账东西勾结起来了。

    局势发展到如今,她要是还看不出来,丰城侯等人的背后,是朱祁钰在授意,她这么多年的太后也就白做了。

    “真舍得下血本啊”

    孙太后面色铁青,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

    她的确是没有料到,勋戚竟然舍得放弃京营。

    这个郕王,到底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汤?

    朱祁钰当然没本事灌迷魂汤,他只是和勋戚做了一场交易而已。

    土木之役,终究是要有人来承担责任的。

    与其被臣们一刀刀的慢慢割肉,不如狠狠的出一回血,一次性出够了,封了臣的嘴,教他们以后再不能拿土木之事来做章。

    要知道,先皇和今上,对于兵事皆是十分看重的,这些年勋戚虽遭打压,但是核心权柄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受到侵害。

    因此,现在的勋戚一脉,现在缺的压根就不是什么权柄。

    他们真正缺的,是能够执掌权柄的人!

    这次北征,本就是二代勋戚向三代勋戚移交权柄的一次行动,土木一败,这个进程也被完全打乱,勋戚自己更是阵脚大乱,最后被臣钝刀子割肉,一步步的蚕食掉本属于自己的权柄。

    所以现在的勋戚,最紧要的根本不是什么京营,而是尽快的补充五军都督府的掌事官。

    这样才能代表勋戚武臣一脉,扛起大旗,抵御臣的反攻。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