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八零之走出枣儿沟 > 第229章
    饰演德妃的尤莉那就不用说了,那是谢导的妻子,谢导拍她那可是带着感情在拍的,能不好嘛!

    就说皇子们的福晋们,当年可都是二十出头的小花呀,好几个都还没毕业,她们演的四福晋、八福晋、十福晋、十三福晋等等等等,那真是各有各的特色,几句台词就能让人记住。

    如今当年的这些小花在二十年后也已经成了娱乐圈各占山头的大花了。

    博主们的盘点让这部1996年上映的《九子夺嫡》又火了一把,可在当年这部电影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全民爆款了,即使没有网络,即使信息传播慢,这部电影的传播程度也是非常可怕的,这一点九零后们都是深有体会。

    《九子夺嫡》的成功反哺了东山影视城,来东山镇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明清宫苑成功的成为了故宫的平替。

    京市去不了?那就来东山镇吧!

    同时,行业内的另一位导演从《九子夺嫡》中看到了机遇。他只是拍电视剧的,才华上可能比不过谢容,可他真的很有商业头脑。

    他发现大家对《九子夺嫡》里面后妃和福晋的讨论热度,真的一点不输各位皇子们,尤其实在女性群体中。

    1996年这个时点,电视机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女性观众已经成了电视机前的重要受众,所以这位郑导想要拍一部关于清朝后宫的电视剧。

    这样的题材投资商果然很感兴趣,不过郑导算错了一点,这后宫剧不仅女□□看,男的也爱看呀,不仅爱看,还愿意投资!

    第93章 姐妹相争

    就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宫斗剧开拍了,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宫斗剧的说法,这还是后面人给起的名字。

    这部剧还真是美女如云,郑导从谢容那借来了梳化团队和服装团队,让这部剧的质感一下子就上去了,果然有投资就是不一样。

    这部剧也是赶巧,它开拍的时候明清宫苑后半部分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已经修建好了,给了剧组足够的取景场所。

    这部《熹妃传》讲的都是发生后宫里的那些事,拍摄所需的大部分场景都能在东山影视城找到,这样一来可给剧组省了不少时间,将近八十集的古装电视剧,5个月就完成了,可谓是高效率了。

    1997年5月,《熹妃传》正式杀青,同年7月在各个电视台陆续上映。

    那一年真的是无论你何时何地打开电视机,总有一个电视台是在播放这部电视剧的,地方台更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循环放映。

    《熹妃传》的播出给他们东山影视城又添了一把火,来东山镇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游客们无不惊叹明清宫苑的复制能力,这外形看上去真的和首都的故宫没两样呀。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谈湘建的到底只是复制品,她不可能弄来金丝楠木,也不可能在地宫里面埋金砖。

    东山镇可不止有影视城,她原有的旅游资源其实也是很丰富的,周边的山水真的很美,山上的千根翠竹是夏天最好的避暑之处,虽然盛夏时节梨花谢了桃花落了,可南边的十里荷花塘却正是好时节。

    当初《熹妃传》在荷塘里面拍外景的时候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如今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丹平县领导班子这次反应很迅速,当然他们也不敢不迅速,这两年省领导班子可是盯紧了他们的东山镇呢。

    县政府火速成立了文旅部门,制定相关条例,约束当地居民行为,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游客们的体验,他们这绝对不能出现宰客欺客的现象。

    要做大做强,要打出金字招牌,就不能拘泥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目光必须放得长远。

    当然,除了服务好游客,服务好剧组也是很重要的,中国人对古装剧的热爱那可是经久不衰,未来几十年每年都会产出大量古装剧,今后来他们这的剧组只会越来越多。

    1997年7月,就在《熹妃传》火爆全国的时候,东山影视城迎来了另一个重量级剧组。

    这是宝岛和安阳省合作的项目,不仅是省里,就连中央都给开了绿色通道。

    这是一部根据宝岛女作家木桃同名小说改编的清装宫廷剧,整体偏喜剧风格。

    剧组本来是打算去京市拍摄的,在听说了东山影视城的名声后果断的选择了这里。

    谈湘在听说了剧组的名字后都惊呆了,这泼天的富贵这是要落到他们东山影视城身上了呀!

    如果说之前东山影视城拍摄的作品的火爆还只局限于内陆范围,这部即将拍摄的作品未来可是要火遍两岸三地,甚至整个东南亚的。

    很遗憾,谈湘没能亲眼见证这部日后成为史诗级爆剧的开机现场,剧组开机的时候她已经坐上飞往北京的飞机了。

    他们丹平县真的是出息了,都已经建成机场了,有了机场,谈湘来回京市和丹平县也轻松多了。

    谈湘这次回京是要去参加东城置业和京市政府的签约仪式。

    这笔投资算起来从四年前就开始规划了,当时谈湘和傅京笙相中了一家要拆迁的电影院,当时它只是长安街上一座普普通通的6层小楼。

    谈湘觉得这个位置太好了,改造成一家商场由东城置业自持的话肯定是稳赚不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