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第234节
    不过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知道孙院士说的应该是他获得杰青的事。

    连忙招呼对方坐下,脸上浮现出谦逊的神情。

    “快坐孙院士。”

    “没想到您这么快就知道了。”

    说话的同时不忘倒了杯茶主动递过去。

    孙正洪对徐昀自然是非常喜欢,对此倒也不会故意客气什么。

    接过茶杯浅尝了口放在面前桌子上,这才用爽朗的声音讲起正事。

    “我可是今年杰青的评委,上个月就已经知道你获得杰青的事了,只不过没来得及提前告诉你。”

    “原来是这样。”徐昀在旁边附和了句。

    话音刚落耳旁立刻又响起孙正洪的声音:“你的杰青项目有方向没?”

    面对孙正洪的这个问题,他倒是丝毫不感觉意外。

    毕竟以孙正洪的身份和地位,按理说不可能单纯为了恭喜他获得杰青就跑过来,敢情是对他接下来的杰青项目比较好奇。

    对此他倒是未选择卖关子,直接点点头把刚才的想法讲了出来。

    “已经有方向了。”

    “说说看。”孙正洪满脸期待。

    徐昀沉声回答:“我打算选择军工领域。”

    “军工领域好啊,上次你的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可是有很高的价值。”孙正洪对于徐昀的回答显得非常满意,先是称赞了句然后继续追问:“有具体的项目方案了吗?”

    “我在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上看到有项规划是军用外骨骼装甲。”

    “我想研究这个。”

    “军用外骨骼装甲?”孙正洪闻声下意识重复了句。

    显然他对此是有些意外的。

    自从上次全程目睹了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实际测试,他对徐昀就非常期待想要拉着徐昀继续进行材料方面的研究。

    原本他还想着要是徐昀的杰青项目没有方向,就提议目前国家急需的材料。

    结果徐昀不但已经确定好了项目,还是和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涂层材料差距较大的军用外骨骼装甲。

    正思索着这些时,只听徐昀已经详细讲解了起来。

    “眼下我们对军用外骨骼装甲的研究仅限于无动力纯机械装甲,我准备研发一款动力外骨骼装甲,从后勤领域应用转变成战斗领域。”

    外骨骼装甲的发展历史早在近两百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来。

    但因为材料机械结构和传感能源控制等问题,始终无法形成产业化。

    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技术的提升,外骨骼装甲重新火热起来。

    不少机构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国内虽然也进行了研究,可主要以无动力纯机械结构为主。

    只能节省战士的力量用于后勤领域,在战斗领域方面依旧是个空缺。

    他虽说之前没有从事过相关研究,可脑海中却有份自动化模块机器人图纸,完全能将之当做是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反正都是帮助战士在战场环境下拥有更高的安全率存活率,体型稍微大点也没什么。

    何况外骨骼重要的机械结构重心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方面的计算。

    加上他先前跟随田旭生学习的嵌入式技术,从某方面来说也算专业对口。

    另外要发挥出自动化模块机器人的效果,人工智能也不可或缺。

    孙正洪知道徐昀刚攻克了全固态电池,以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确实有机会解决外骨骼动力问题。

    最关键的他也年轻过,知道装甲对徐昀这种年纪的男生有种莫名吸引力。

    思维运转到这里,他又端起面前茶杯喝了口,脸上重新堆出笑容。

    “你小子还真是喜欢挑战难度啊,不过我还倒真被你吊起了胃口。”

    “看你这胸有成竹的感觉,恐怕早就有想法了吧。”

    “我只能说研究周期肯定用不了四年。”徐昀并未反驳孙正洪也没有把话说满。

    按照自然科学基金的要求,拿到国家经费的项目周期为四年。

    他已经吃透了脑海中的那份图纸,又解决了涂层材料和作为动力的全固态电池,别说花费四年才能制造出最终验收成品,只怕最多半年时间便能成型。

    “听你这么说我可是更期待了,到时候进行测试的时候可要记得通知我。”

    “当然没问题。”

    “说不定到时候还要麻烦孙院士呢。”徐昀嘴角噙着淡淡笑容很肯定的说。

    话讲到这里下秒孙正洪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再次抛出问题询问。

    “对了。”

    “你的项目成员有人选没,用不用我给你推荐?”

    哪怕是院士也有私心,徐昀的杰青项目先不说会有怎样的巨大成果,单是参与其中学习到的经验和知识都不是其他教授的项目能相比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自然是想推荐几位自己钟意看好的学生。

    不求能成长到和徐昀这样优秀的程度,只要有所提升便是值得。

    可惜他显然还是低估了徐昀的优秀程度,在听到徐昀的回答后整个人顿时怔住。

    “这次我打算独自完成这个项目。”

    “独自完成?”

    “是的。”

    徐昀再次斩钉截铁的回答,证明他不是在开玩笑。

    做出这种决定他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脑袋一热随口说说。

    首先技术方面他已经吃透,并非要从零开始不断试错研究。

    相反人多往往伴随着不同观点,反倒不利于项目的正常进行。

    况且他只需要制作出一副模块装甲,又不是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孙正洪大约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虽然知道这种做法很是让人吃惊,可放到徐昀身上仔细想想却又变得非常合理了起来。

    最终神情复杂的看向徐昀,忍不住叹了口气。

    “哎。”

    “你小子每次都能给我意外的回答。”

    “看来我们在战斗领域这块的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缺陷很快就能弥补。”

    “你这个杰青实属是实至名归。”

    几句话说完突然另外一件事在他脑海中浮现,眉头也不由得皱了起来。

    “不过这样的话项目申报审批方面恐怕会有不小的阻力。”

    “我帮你先打个招呼吧。”

    徐昀将孙正洪的话听完,自然明白对方是真心为了他考虑问题。

    感激之下连忙表示谢意。

    “多谢孙院士。”

    “你早点把这个动力外骨骼搞出来,就是对我最大的谢意了。”孙正洪直视着徐昀连忙摆手回答。

    “这几天我会尽快整理好项目申报文件,去帝都办理手续的。”

    “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孙正洪听完徐昀这话当即起身,说着便朝外面走去不打算继续逗留,同时还阻止了徐昀送他的举动。

    看到这段时间一直念叨的自动化智能模块机器人终于能够问世,徐昀心里轻松的同时也很期待,想到未来批量的模块机器人配合战士演练,那种场面单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毫不夸张的讲科技感丝毫不输好莱坞大片。

    “不知道等孙院士看到我的所谓动力军用外骨骼装甲会是什么反应?”

    “应该会很惊喜吧。”

    直到孙正洪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内,徐昀若有所思的低喃了两句,然后重新回到电脑面前开始进行杰青项目的文件材料整理。

    杰青的评选虽是每年一届,但获奖人员毫无疑问都是国家最优秀的人才。

    加上杰青又被称作院士种子,每次名单公示出来都会有官方媒体进行报道。

    以往这种新闻网友的关注度并不高,有时甚至连个热搜都上不去。

    除此之外部分人员还会受到公众的质疑,认为其发布的论文质量和成果,根本不足以获得杰青这种被称作院士种子的荣誉。

    可今年却是最特殊的一届,因为公示的名单中有着大家熟知的名字。

    几乎是相关新闻报道出来没多久,便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热搜榜首,虽然引起了海量用户的关注评论却愣是看不到一条负面消息。

    全部都是对徐昀表示祝贺,替徐昀感到高兴。

    虽说这让其他获得杰青的人成了绿叶陪衬,但学术这种东西就靠成果说话。

    徐昀在多个领域取得多项成果,值得被公众赞扬享受鲜花和掌声。

    “徐神获得杰青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恐怕以后都再找不到含金量这么高的杰青了。”

    “最年轻的杰青,期待徐昀以后成就最年轻的院士。”

    “虽然我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但还是要恭喜徐昀拿到这项荣誉。”

    “要是杰青都能有这份水准,何愁科技不爆炸。”

    “徐神已经从京州大学毕业了,爷青结。”

    “根据可靠消息,徐昀应该会留在京州大学,以后大家要称呼徐教授了。”

    “不知道徐神带不带研究生,好像找徐神当我的研究生导师。”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