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1127节
    但是,这条路至少在目前来说,是行不通的。

    且不说提高商税涉及到的祖制问题,就单是执行层面,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最初的问题,按照货物交易收税,还是按照商人的身份来收。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逃籍,到了最后,商税会形同虚设,而且,都是做生意,仅仅户籍的差别,要叫的税赋天差地别,这压根就是在激化矛盾。

    可如果要是前者的话……那更是根本控制不了,各地各处,每时每刻的交易繁多不已,想要统计收税,基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陛下,要解决这个问题,臣以为,不应该从皇商身上着手,而应该从诸国商人身上着手。”

    很显然,余子俊也很清楚这个问题,又或者说,某老谋深算的户部尚书,早就知道这件事情的症结所在。

    此刻,借由余子俊之口,总算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若是全面提高商税,一则有碍祖制,二则牵涉众多,但是,大明的税制,用在大明之人身上,如今,既然海贸打开,有海外商贾到我大明而来,那么,他们在大明的贸易,自然也当有所定制。”

    “故而,臣以为,可以专门针对诸国商人,另行制定新的税制,以保证海贸之利!”

    专门针对诸国商人?

    在场的一众大臣微微有些发愣,很快就陷入了沉思。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就像余子俊所说的,此前朝廷海禁,不仅不准百姓下海,对于诸国的商人也持排斥的态度,所以,自然也没有针对他们的规定。

    但是现如今,情况发生了改变,海贸如果打开,哪怕是披着官方贸易的皮,也必然会引起许多外国商人的注意,如此一来,建立专门针对于这些人的税制,倒的确是可以绕开祖制,自由发挥。

    不过……

    “陛下,此事还需斟酌。”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也颇有几分坐不住了,这次说话的,是吏部的尚书王文。

    这位铁杆的天子党,此刻拧着眉头,开口道。

    “海贸一事,按照户部和礼部的章程,仍旧是以贡使朝贡为主,既是朝贡,却还要对他们收取商税,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王文说这话,显然不是反对的意思,而是客观的陈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

    说白了,还是海禁的掣肘,这次打开海贸,实际上是朝贡贸易的变种,也即是藩属国到大明来朝觐,呈上贡物,然后大明进行回赐,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实质上的贸易。

    虽然说,如今这已经完全沦为了形式,很多的‘使节’连京城都不会来,直接在当地就完成贸易,但是,毕竟名分还在,而且,每年也的确有很多真正的使节,会到达大明朝贡。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若要收取商税,那么,名分上总归是不好解释。

    面对这种状况,余子俊显然也有准备,不过,还没等他开口,一旁的沈翼便道。

    “这其实也不难,这些外国商人,本就不全是贡使,对于真正的贡使,朝廷依旧将其引到京师,其他的人,便按照官方贸易来处理便是,至于理由,沿海一带倭寇肆虐,朝廷需要派大军驻扎,保证地方靖平,我大明百姓,自然不再多言,可是,这些外国商人,若到大明前来,想要受到保护,自然也需缴纳一些税赋。”

    得,这位老大人一出面,就算是明牌了。

    在场的其他几个大臣面面相觑,随后,俞士悦上前,道。

    “陛下,如若按照沈尚书所说,那臣觉得,商税一词容易让人混淆,不妨换个叫法,这些外国商人出入需要经过港口钞关,或可,将其归入关税之中,更为合适。”

    这话一出,便算是变相的赞成了沈翼的说法了。

    见此状况,朱祁钰再看其他的一干大臣,张敏和王文略一沉吟,也道。

    “陛下,此事可行,但是,其中还有诸多细节需要商榷。”

    也就是说,户部需要拿出更加详细的章程,再继续推进下去。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既是如此,那户部下去之后,便将此事完善一下,放到后续的章程当中去吧。”

    “臣遵旨。”

    沈翼躬身拱手领旨。

    随后,朱祁钰便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余子俊和王越二人,道。

    “你们此去福建,肩负的是朝廷重责,你们的能力,朕很放心,但是,海贸一事,毕竟是更动旧制,朕希望你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牢记今日所托,克服艰难,达成朝廷大政。”

    这番勉励的话语,让二人都激动不已,立刻跪倒在地,道。

    “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之恩。”

    “嗯……”

    朱祁钰点了点头,随后,看了一眼旁边的怀恩,于是,后者立刻会意,带着两个内侍来到余子俊和王越的面前,捧出两枚银铸的钤记,随后,朱祁钰开口道。

    “此印本为三品以上大员密奏专用,今日赐给你们,福建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若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写一份密奏,加盖这份银印,许以四百里加急,直送御前。”

    这句话一出,余子俊和王越二人顿时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便是一阵激动。

    要知道,这两枚银印的意义,可谓非凡。

    就像天子刚刚所言的一样,这本是三品以上大员才能拥有的,如今赐予他们,算是特恩,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意义。

    毕竟,他们是派出去做事的,所以不可能真的遇到什么困难,就向京中求助。

    但是,有了这枚银印,而且,还是天子亲自赐下的银印,便代表了,他们拥有直达天听的能力。

    这才是最关键的!

    银印在手,地方上的官员,无论品级高低,多少都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助力。

    “臣谢陛下天恩!”

    二人将手高高的举起,恭敬的接下了银印,至此,这场君臣奏对,也算是告一段落。

    陛辞之后,余子俊和王越二人没过几日,就收拾行装离京赴任,但是,他们的这场奏对,却慢慢的在京城当中传开了。

    对于朝堂上的老大人们来说,他们属实是有些无力吐槽了,天子是真能折腾啊。

    剿倭也就罢了,倭寇扫平之后,又非要开海贸,如今海贸的事还没尘埃落定,又弄出来一个什么关税……

    不过,一则这件事情如今只是还在酝酿当中,真正要实施的话,至少要等到海贸发展起来之后了,二则,关税主要涉及的是各国的商人,和大明本身的商税并没有太大的妨碍,所以,相对于此前的海贸,这次议论的声浪倒是小了许多。

    这种时候,朝臣们更加关注的,是京察,除此之外,今年的年景也不好,有好几处地方闹了虫灾,虽然说,没有前两年的雪灾旱灾那么严重,但是,朝堂上下也繁忙的很。

    就在这种繁忙当中,一件件政务也慢慢的被了结,首先是绵延了近一年多的贪腐案,随着刑部将最后一个犯官判了流放,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然后就是福建窝案,涉及的官员虽多,可证据清楚,朝廷如今刚好缺钱,所以最后大部分,都判了抄家,唯一让人意外的,是主犯杜宁,或许是念及他之前对朝廷的功劳,又或许是他贪墨的那些钱银,最终也没有自己留下。

    所以,天子最终还是放了他一马,将他罢去官职,遣返回乡,而且,还将他老家的田地留下,并没有查抄归公,也算是个还不错的结果了……

    第1193章 迎接仪式

    太阳高高的悬在空中,暑热渐起,京城的城门前,一队官军把四周早就把守了起来,最前头是一群绯色官袍的老大人,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周围的百姓隔得远远的,议论纷纷,要知道,这般场面,京城可是许久都没有出现了。

    这群老大人当中,有文有武,如果有熟悉朝堂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头的官员,有文有武,但个个拎出来,都是声震一方的大人物。

    成国公朱仪,宁阳侯陈懋,靖安伯范广……礼部的胡濙,兵部尚书王翱,内阁次辅俞士悦,甚至于,在他们的旁边,还有一个身着蟒袍的东厂提督太监,舒良舒公公,所有人都站在太阳底下,静静的等待着,哪怕暑热难当,也没有人脸上有丝毫的不耐。

    与此同时,距离京城不远处,一队人马正缓缓向前,这些人由官军护送,带着是十数辆装的满满当当的马车,不过,让人侧目的是,最中间的那辆马车周围,却是十几个蒙古打扮的人。

    队伍缓缓的向前行进,马车中传来一道略显疲惫的声音。

    “还有多久到京城?”

    “回太师,快了,再有盏茶时间就到了。”

    紧紧跟随在马车旁边的一个汉子躬着身子,谦卑的开口,马车的帘子掀开,是一个略显沧桑的蒙古贵族。

    他的身形倒是普通,但是,脸上却有一道长长的疤痕,从眼角斜到耳后,看着狰狞之极。

    如果此刻有熟悉蒙古状况的人在这的话,一定会惊奇的发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也先之弟,孛都!

    远远的看着这座大明的都城,孛都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轻轻的叹了口气,他身上的落寞一扫而空,面上也挂起了笑容,尽管,这笑容配着那狰狞的疤痕,显得难看之极,但是,他还是努力的让自己的面容看起来不那么可怖,随后,他吩咐道。

    “让所有人都下马,咱们走着过去!”

    那旁边的贵族,明显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并没有任何的意外,抚胸一礼,便下去传令。

    于是,在孛都的带领下,无论是原本骑马还是坐车的人,都来到他的身边,大约几十个人,排成队伍向前缓缓行去。

    城门处,有几个人上前,来到礼部尚书胡濙身边,说了两句什么,随后,胡濙的脸上,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

    见此状况,一旁的朱仪等人神色略显激动,问道。

    “大宗伯,可到了?”

    闻言,胡濙略微思忖,方道。

    “不必着急,且等一等……”

    尽管说话之时,胡濙脸上古怪的笑容,让朱仪等几个勋贵一阵摸不着头脑,但是,这种场合下,也不便多说什么,只能回到原地,继续等候。

    于是,没过多久,众人便瞧见一支队伍,缓缓而来,不过……

    “大明属臣,瓦剌部,绰罗斯·孛都,见过诸位!”

    站在城门前,孛都看着面前的阵容,脸色同样十分意外,他此次来京城,本是有求于大明,却没想到,大明竟然派出了如此豪华的阵容来迎接。

    一念至此,孛都心中的大石头,顿时放下了不少,对此行的目的,也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他没有注意到的是,看到他的身影,在场的一干大臣,也颇有几分意外,尤其是朱仪等一干勋贵,脸色有些惊疑不定,甚至于,当着孛都的面,开始侧身窃窃私语起来。

    “原来是孛都阁下,久违了。”

    说话的是礼部的胡濙,但是,让孛都有些奇怪的是,胡濙的神色,也颇为冷淡,并没有什么热情之意。

    他不是第一次来京城,所以,是见过这位大宗伯的,更知晓他是什么样的人,说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毫不为过。

    如今既然他带着大明官员出迎,摆出了这么高级别的阵容,却为何又是这般神色?

    眼瞧着气氛有些沉默,孛都正想开口活跃一下气氛,却见胡濙的身旁,忽然有两个青袍官员急慌慌的出来,拱手道。

    “孛都阁下,我是鸿胪寺的李淳,负责此次的迎候事宜,呃……”

    这位李大人似乎有些为难,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道。

    “这个,阁下比预定的到达时间,早了一个时辰,所以,鸿胪寺安排的住处,如今还在收拾,所以,可能要麻烦阁下,在此处稍待……”

    这番话说到最后,就连这位李大人自己,似乎都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对面的孛都,就更是一脸的诧异。

    且不说这次他率队前来朝贡,早早的就通报了大明,这一路上,甚至都是由大明官军护送,接受他们的安排,怎么会和预定的到达时间不一样。

    就算真的是如此,鸿胪寺那么大的地方,难道找不到一个暂时休息的地方吗?让他们这些使节,就在城门外等着,这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