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991节
    怪不得这次是张輗率先出面,这整顿军府的提议,不就是他当初提起的吗?

    现在这是要做什么,表功?

    还有,朱仪将兵部的军屯整饬牵扯进来,又是想做什么?

    难不成,是想说兵部繁忙,所以在之后的军府整顿中,将兵部排除在外?

    一时之间,在场诸臣心中闪过诸多念头,目光在张輗等人的身上掠过,颇有几分若有所思的样子。

    果不其然,听到朱仪提起了这桩事,上首天子沉吟了一下,便开口问道。

    “军府整顿,如今已有数月,可有结果?”

    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殿中的几个军府都督身上,出乎意料的是,被任命总领此事的靖安伯范广尚未出言,一旁的后军都督府王钦便站了出来,道。

    “陛下明鉴,臣等承陛下旨意,察查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张輗所奏军府不法官员,如今,后军都督府所涉八人,已核查清楚,详情在此,请陛下御览。”

    说罢,他从手中拿出一份奏疏,便呈递了上去。

    有内侍走下御阶,将奏疏呈递到了天子面前,翻开奏疏,天子大略扫了一眼。

    与此同时,底下的王钦继续道。

    “陛下,此次后军都督府这几个官员能够如此快速彻查清楚,全赖张同知四处奔走,细心探查,拿出了诸多证据,据臣所知,中军都督府及左军都督府察查之事,也已接近尾声,相信月余之内,必能呈上完整奏疏,结束此事。”

    听完这番话,在场的一众重臣,心中也便大致有了底。

    果然,还是在为张輗表功!

    先前张輗弹劾军府中的官员,其实便是想要拿到军府的控制权,但是可惜的是,天子并不认账,反手任命了王钦做后军都督府的都督,以此来离间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之间的关系。

    如今看来,朱仪应该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和王钦联手,想要再度推张輗上位。

    不过,这手段却是有些粗糙了,不出意外的话,怕是难以如愿……

    要知道,这次整顿军府,虽然算是自查,但是,天子有旨意,以中军都督府为主,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王钦单独上奏,其实算是越权,就算是退一万步,也算是不给范广面子。

    毕竟,越过主位之人先行上奏,多多少少有些坏规矩,而且,你后军都督府查的这么快,让中军都督府的脸往哪搁?

    暗暗打量了一下旁边的范广脸色,果不其然,这位范都督在反应过来之后,神色就颇不好看,明显是被气的不轻。

    很快,上首的天子也看完了奏疏,不过,对于奏疏的内容,天子却并未多言,随手将奏疏搁在御桉上,他老人家并没有搭理旁边卖力为张輗表功的王钦,而是对着范广问道。

    “范都督,之前朕命你主持此事,彻查五军都督府受弹劾之人,现如今,查的怎么样了?”

    手里拿着汇报进度的奏疏,却好似没看见一样,仍旧要问范广进度如何,这便是天子的态度。

    见此状况,底下的王钦和张輗,脸色都不由有些尴尬,自觉的旁边大臣看着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

    这不由让一旁的文臣心中轻笑不已,看来,这位英国公府的张二爷,还是搞不清楚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像是这种越级表功的行为,不是不能有,但是,前提是得上位者纵容,才能有用。

    要是说,现如今张輗是天子的亲信,他这么做,天子顺水推舟,范广就算不满,也只能忍着。

    毕竟,这份奏疏能拿出来,说明还是做成了些事情的。

    可问题就在于,人家范广,才是真正的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反倒是张輗和王钦二人,不过是借助时势上位的。

    这种情况之下,你越过主持者上奏,不被晾着才怪!

    天子垂问,自然不可不答,所以,尽管有些仓促,范广也只是稍稍犹豫,便上前道。

    “陛下容禀,臣接到旨意之后,联合左军都督府赵都督,后军都督府王都督,已经基本将情况查清,按照目前状况来看,张同知所弹劾的情状基本属实。”

    “但是仍有少数几人,所查得的证据尚不足以定罪,臣本想待一切察查清楚之后再行上奏,未料王都督已将后军都督府诸事料理得当,请陛下放心,臣必定尽快将此桉察查清楚,详加禀奏。”

    这话说出来,在场的不少大臣有些遗憾。

    说到底,范广还是个实诚人,哪怕王钦等人已经做到了这个份上,他说话还是相对客观,并没有刻意的往不利于张輗的方向去引,甚至还肯定了他的作用。

    们心自问,此情此景,要是换了他们来,有八百种手段可以让着两个人无地自容。

    可惜了……

    听了这番话,天子也皱了皱眉,不过,到底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道。

    “既然如此,那便加快进度,紧着将此事办完,然后写个详情奏报,呈递上来,再议吧。”

    “是……”

    范广低头领命,退了回去,与此同时,尴尬的王钦和张輗,也灰熘熘的退了回去。

    打从刚才开始,天子一直就问的是范广,看都不看他们,再继续硬着头皮呆在原地,就属于纯纯的自取其辱了。

    看着殿中静了下来,朱祁玉沉吟片刻,随后道。

    “诸王离京一事,若无异议,礼部便可着手安排了,至于代藩移封之事,既然各部都觉得此事有难处,那便下去再议一议,想个法子出来。”

    “今日便到此为止,散朝吧……”

    第1055章 代王的苦恼

    十王府。

    代王看着面前的大太监怀恩,心中不由有些诧异。

    当然,脸上的笑意却是未减,将人迎了进来,一番寒暄后,方才问道。

    “怀公公今日前来,可是陛下有什么口谕要传?”

    怀恩捏着茶盏,却并没有直接说话,而是道。

    “回王爷的话,今日朝上,陛下跟朝堂上的老大人们提了代藩移封之事,但是最后,却没议下来。”

    “工部,户部的几位老大人,托词说国库不丰,建不起一座王府,不少大臣也说了种种理由,所以到了最后,陛下也只能暂时罢手,以后再议。”

    啊这~

    代王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他毕竟是藩王,在京城没什么根基,所以早朝的消息,自然没有这么快得知。

    但是,想也知道,怀恩亲自前来,肯定是没有虚言的。

    所以,这可咋办呢?

    移藩漳州,虽然说代王初时心中有些不愿,但是,这差事他既然接了,也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更何况,漳州虽然地方不怎么样,可代王回府之后,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至少那地界没有其他的藩王,虽然有倭寇,但是总不至于侵扰到他王府里头来,跟在大同城里,每日担忧着会不会有骑兵攻打比起来,可算是安全许多。

    不错,代王之所以这么迫切的想要移藩,除了因为他早年的经历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上次瓦剌之战,边境战火连天,大同虽然仍旧坚守着,但是,那沙场厮杀的情景,让他着实是有些忧惧,所以,只要能够内迁,地方差点就差点吧。

    更何况,出了宫门之后,代王慢慢的也就回过味来了,虽然不知道为何,天子不计较那些民间商贾借核查舆图之名行私贩之事,可毕竟算是默许了。

    既是如此,那么,他们能干,代王这个身上背着正牌差事的藩王,自然更是能做了。

    只要不蓄养私兵,做些远洋航线的贸易什么的,当无大碍。

    这个念头一泛起来,可就压不住了,要知道,代王府的岁禄本就不多,一直依靠的,就是在边境的诸多私田。

    但是,为了达成移藩的目的,代王已经把这些私田都给送出去了,事实上,这也是他下定决心移藩的最大原因。

    老爷子活着的时候,那些田庄,一個都不让他碰,现在老爷子死了,他干脆就把除了代王府的赐田之外所有的田庄,都统统还给了朝廷,说是赌气也好,报复也好。

    总归事已至此,没了退路,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个举动,惹来了代藩一系很多郡王的不满,这段日子,他那几个叔叔,老想着找他麻烦。

    索性他就跑来了京城,顺利的话,以后移藩漳州府,跟这帮人天南海北的,老死不相往来最好!

    但是如此一来,他就又面临着新的问题。

    那就是,代王府以后,就只能依靠岁禄了,虽然说到了漳州府,天子肯定会有田地赐下,但是,就漳州府那地界,穷山恶水的,自家老百姓都养不活,能指望那有多少田亩。

    但是如果说,天子能够默许代王府经商的话,那可就不一样了。

    要知道,打从两宋之时开始,福建各处就繁盛的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海贸。

    回来之后,代王仔细的咂摸了咂摸天子在殿中的态度,勉强算是参透出了一点眉目,大约,可能,说不准,天子也是想要重开海贸。

    毕竟,有互市的先例摆着,海贸得利,只怕也同样不会少,不然的话,也没办法解释,这无缘无故的,天子突然就想要勘探什么舆图,还大费周章的将他一个藩王弄过去坐镇。

    只不过,朝廷有海禁,若想开海,要面对的阻力必定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海上风波不定,如果没有详细的舆图和海图,那么,想要靠远洋航行获利,怕是不容易。

    说白了,除非是郑和下西洋那种庞大的舰队,基本能够应付大多数海上的意外,像是一些小型船队的话,很多时候,想要获得足够的经验,就需要用人命来往里头填了。

    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事,所以,对于天子来说,现在不是在朝廷提起此事的好时机,正因于此,才会让他前去。

    明白了这些,代王心中便有了底,天子要的,无非就是有人能够趟平这条路,至于具体是谁,其实并无太大的所谓,因此,在开海的时机成熟之前,就是他的机会。

    这段时间,他可以获得天子的庇护来为自己牟利,只要利用得当,相信要不了几年,就能在漳州府扎下根。

    因此,这几日以来,代王已经开始盘算,自己到了漳州府之后,要做些什么了。

    可是谁能想到,这天子亲口答应的事,竟然也能出了岔子?

    眉头皱起,代王的脸色有些难看,道。

    “这些人好大的胆子,这是宗务,陛下都已经应允,他们竟敢反对,是想抗旨不遵不成?”

    看着恼火不已的代王,怀恩倒是笑了笑,道。

    “王爷息怒,您也知道,朝廷的事,并不是陛下降旨就可以一切办好的,尤其是移封这样的大事,需要礼部,工部,户部,乃至是吏部,兵部多部配合。”

    “现如今出头的只是工部和户部,陛下若是真的降旨下来,他们也不敢违抗,但是,朝中大臣,阳奉阴违的手段多的是,今儿户部说没钱,明儿工部说没人,日日的拖延着,各个衙门相互扯皮,也不是个事。”

    “陛下日理万机,这般琐碎之事,总不至于让陛下时时盯着,所以,朝上这些老大人们既然诉苦,陛下也不好强压,这中间内情,还请王爷明鉴。”

    这番话说下来,代王也渐渐冷静下来,他当然也明白,怀恩说的都是实情。

    移封不是小事,别的不说,王府的兴建,需要户部出钱,工部出工匠,发徭役,礼部准备各种仪典仪仗,除此之外,还有王府官也要重新再备,一路行去,需要调动官军护送,还得过兵部的手。

    这还是瞧得见的,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底下那些具体办事的人,如果想要为难,容易的很。

    就像怀恩说的,总不能每走一步,都要天子下旨催促,也不能底下小吏去办个什么事,都让他这个藩王亲自出面,那不得把他累死,更何况,这么拖来拖去的,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

    代王越想越郁闷,看着面前一脸微笑的怀恩,口气也变得有些不大好,道。

    “多谢怀公公前来告知,本王知晓此事了。”

    言下之意,是想要端茶送客了,但是,怀恩却依旧坐在原地,并没有起身的意思,而是开口道。

    “王爷难道就这么算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