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934节
    紧跟着脱里之后,翁里郭特部的使者阿尔布古也开口,道。

    “不错,达巴拉干,我想,察哈尔部应该给草原上,所有忠于脱脱不花大汗的部族一个交代!”

    话语简短,但是,却明明白白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这番突然的变故,让人措手不及,金廉望着花厅中将矛头对准达巴拉干的两名使者,脸上亦是有些疑惑。

    要知道,如今陈兵宣府城外的,正是翁里郭特部和喀喇沁部的联军,也是这些使者在此谈判的‘底气’。

    这两部如此激进,按理来说,应当是最强硬的才对。

    事实上,在过往的谈判当中,也的确正是如此,相对于察哈尔部和鄂尔多斯部,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催促大明交出杨杰的次数和力度,都要多上许多。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杨杰真正出现之后,最先倒戈的,竟然会是他们。

    等等……

    目光落在杨杰平静而年轻的脸上,金廉的心中忽然冒出一个想法。

    他如果没记错的话,过往时候,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虽然更加急切,但是仔细想来,他们的急切,更像是要找到杨杰的行踪,而不是想要杨杰的命。

    如此说来的话……

    金廉的眼底掠过一抹深思,看来,他还是低估了这位杨家的小公子啊。

    能在草原上翻云覆雨,回到大明后,又能被陛下钦点前来协助谈判,这个杨杰,一定还藏着什么后手。

    怪不得,他敢一到宣府就和这些使者正面对峙,原来,是早就成竹在胸……

    这两部态度的变化,不仅让达巴拉干惊怒异常,就连一旁鄂尔多斯部的使者达兰台也一阵意外,反应过来之后,达兰台立刻对着脱里和阿尔布古道。

    “二位,察哈尔部也是大汗的忠实部族,大汗之死,背后原因复杂,就算真的是济农心生叛意,也不能牵扯到察哈尔部身上,何况,今天我们前来,是为了搞清楚,大汗之死到底和杨杰有无关系,你们不要搞错了对象。”

    如今鞑靼的几个部落中,科尔沁部和土默特部,作为和瓦剌开战的主力,大部分的精力,仍旧在战事当中。

    要知道,虽然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都已经身死,但是,战争却依旧没有结束。

    这和草原上的统治模式有关,整个草原汗庭,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个的部落组成。

    包括这些大的部族,其下也有无数的小部落。

    这次脱脱不花对瓦剌发动战事,规模很大,持续的时间也并不短,在此过程当中,双方大大小小的部族无数次交战,各有损失,积累下来的仇恨,早就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就算随着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的死,鞑靼一方群龙无首,各个部族的首领和贵族,已经在尽力打算慢慢停止战事,但是,这个过程,却注定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

    而且,这两部也并不赞成在鞑靼如今内乱的情况下,再挑动大明敏感的神经,所以这次谈判,这两部并没有参加。

    剩下的阿速部,因不满察哈尔部拥立阿噶多尔济之子楚克台吉,也没有前来。

    所以,这次前来的,除了因此次变乱而崛起的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五大部落当中,就只有察哈尔部和鄂尔多斯部。

    但是即便如此,这几个部族,所求也各不相同。

    杨杰回来之前,这些需求并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但是,随着杨杰的出现,他们的分歧终于开始趋于明显。

    如同所有人现在看到的一样,对于各个部族来说,他们的一致之处,就是想要借口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之死,向大明讨要好处。

    但是,除此之外,各部还有自己的诉求,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到底想要什么,达兰台尚不清楚,可察哈尔部想要的,却很清楚,他要的就是杨杰!

    现如今,鞑靼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作为黄金家族为数不多成年的男人,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同时身死,原本还算和睦的各大部族,为了争夺汗位,早已经暗流涌动。

    脱脱不花生前有三个儿子,长子脱古思勐可,是脱脱不花和阿勒塔噶勒沁所生,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此次变乱之后,脱古思勐可得到了翁里郭特部的拥戴。

    但是,他身上有一个巨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外祖父,是郭尔罗斯部的首领沙不丹。

    当初鞑靼内乱,阿噶多尔济背叛了脱脱不花,当众袭杀,脱脱不花仓皇逃走,投奔的就是沙不丹。

    然而,沙不丹却因为当初脱脱不花曾休弃他的女儿,也就是脱古思勐可的母亲阿勒塔噶勒沁,令其在草原各部面前颜面尽失而心怀怨恨,趁着脱脱不花失势,将其杀死在了郭尔罗斯部。

    如此一来,脱古思的地位,也受到了极大的动摇。

    除了脱古思勐可之外,脱脱不花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和也先姐姐所生的次子也先勐可,另一个则是和妃子萨穆尔所生的幼子马可古儿吉思。

    也先勐可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继承汗位,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变乱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逃回了瓦剌。

    剩下的马可古儿吉思,看似是最合适的人选,也受到了喀喇沁部的拥戴,但是,他同样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年纪实在太小了,才七岁而已。

    但是,无论是脱古思勐可,还是马可古儿吉思,都是脱脱不花的儿子,对于察哈尔部来说,他们任何一个人上位,都必然会对当初的事情进行清算。

    所以,察哈尔部最终选择拥立了阿噶多尔济的儿子楚克台吉,但是,就算是阿噶多尔济在世,在脱脱不花有成年子嗣的情况下,这位济农是否有继承汗位的资格,都未可知,更不要说他的儿子了,拥立楚克台吉的举动,显然并不能让各个部落信服。

    尤其是脱脱不花之前的心腹部族阿速部,对于察哈尔部先是跟着阿噶多尔济背叛大汗,然后又图谋汗位的举动极度不满,这些日子以来,早已经数度发生冲突。

    所以,对于察哈尔部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自己,而想要保住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切都推到杨杰的身上。

    虽然说,阿噶多尔济背叛的事实已经改变不了了,但是,是早有图谋,还是被人唆使,其意义却是完全不同的……

    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

    对于察哈尔部来说,他们想要让杨杰来顶罪,如此一来,虽然仍旧改变不了阿噶多尔济背叛脱脱不花的事实,但是,却可以洗清察哈尔部的嫌疑。

    要知道,这段时间以来,草原上一直在盛传,阿噶多尔济之所以选择背叛,就是因为有察哈尔部作为底气,这些流言不知从何而来,但是,也的确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年以来,阿噶多尔济一直在竭力壮大察哈尔部的实力,而且,察哈尔部和汗庭直属的阿速部,也时常有所摩擦,这都是事实。

    如果说,阿噶多尔济成功了,那么,自然是胜者为王,察哈尔部会成为鞑靼最强大的部落,一切流言都会被碾碎。

    但是问题就在于,现在阿噶多尔济和脱脱不花双双身死,察哈尔部腹背受敌,这种情况下,只能先求自保。

    所以,对于察哈尔部来说,此行最重要的,不是讨得多少的好处,而是将一切罪责都栽在杨杰的身上。

    他们很清楚,以现在的局面,以杨杰的身份,明廷不可能将他交出来,但是,只要能够证明一切都是他在背后捣鬼,然后以此为由,获得明廷的补偿,那么,察哈尔部的危机,也就能解除了。

    正因于此,哪怕达巴拉干清楚自己不可能将杨杰怎么样,但是明面上,依旧十分执着要让杨杰为此事负责。

    与之相对的,则是达兰台代表的鄂尔多斯部,在鞑靼当中的立场中立且温和,此次达兰台前来,一则是为了能够借此机会,从大明手中讨要更多的好处,扩大互市的范围,二则也是为了,帮察哈尔部度过难关。

    现如今,察哈尔部的处境恶劣,因为阿噶多尔济的原因,被许多部族敌视,但是,对于鄂尔多斯部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就此失去这么一位强大的盟友。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阿噶多尔济和脱脱不花身死之后,遗留的汗位问题,必须要解决。

    鄂尔多斯部并不像阿速部那样,完全听从汗庭的调遣,但是,却也同样忠于汗庭。

    所以,在鄂尔多斯部看来,新的继承人,只能从脱脱不花的儿子当中选出。

    如此一来,察哈尔部拥立楚克台吉,就违背了他们的意愿,想要解决这种情况,要么一众部落联合围剿察哈尔部,要么,就只能解决察哈尔部的担忧,让他们主动放弃拥立楚克台吉。

    这才是他们几个部落,能够联合而来的,脆弱的联系,没有形成真正的盟约,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

    正因于此,达兰台对于脱里和阿尔布古突然的态度转变,才会如此惊讶。

    难道说,他们真的想跟察哈尔部开战?

    面对达兰台的调和,脱里和阿尔布古对视一眼,态度却没有丝毫的转变,脱里道。

    “达兰台,杨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前往察哈尔部,是为了调查走私一事,并不是为了济农大人,更和大汗的死,没有丝毫的关系,刚刚金总督说了,他会将今日之事,禀明大皇帝陛下,杨大人身为大明朝廷命官,岂敢如此欺君?”

    “何况,眼下我等都在,察哈尔部若是有证据,就拿出来,我等自有分辨,如果拿不出来……”

    话至此处,脱里眼中蓦地露出一丝凶光,虽然一闪而逝,但是,仍旧被达兰台看的清清楚楚。

    随后,阿尔布古也看着达兰台,开口道。

    “达兰台,鄂尔多斯部,素来受到大汗的信重,之前察哈尔部坚称,济农对大汗之叛,是被杨大人所蛊惑,你说要查明真相,所以才要找到杨大人,现如今,情况已经分明,你……难道同样想要背叛大汗吗?”

    如果说,脱里是一头猛虎,那么,阿尔布古就像是一条毒蛇,他的目光并不凶狠,但是,却莫名的让人背后发寒。

    见事已至此,达巴拉干也明白,自己是被算计了,他死死的盯着对面的脱里和阿尔布古,愤怒的开口道。

    “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想让谋害大汗的贼子,全都去向长生天赎罪!”

    随着这一句话说出,惊变再生。

    一柄银亮的匕首闪着寒光,出则染血,达巴拉干瞪大了眼睛,怎么也没想到,对方会如此决绝。

    胸口的鲜血喷涌而出,高大的汉子软软的塌在地上。

    这番变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但是,这毕竟是总兵府,四周的守卫都是最精锐的兵士,而且,他们并不懂什么谈判,更不思考什么边境局势,只是忠实的执行着自己保护总兵府的职责。

    因此,在脱里动手的第一时间,数十名守卫便迅速涌到了金濂,杨杰等人的身前,将其保护起来,与此同时,又是数十名护卫从门外涌进来,将脱离等人团团围住。

    不过,面对这样的情景,脱里却没有丝毫的惊慌,他轻轻的将手中的匕首抛到一旁,然后对着金濂抚胸为礼,道。

    “尊敬的总督大人,我代表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再次向大皇帝陛下表示敬意,同时,也想对近段时间以来,因小人作祟,导致我几个部落,同大明之间产生的误会,做出解释,请总督大人,务必将我等的敬意,和事情的真相如实转呈大皇帝陛下,脱里在此,感激不尽。”

    脱里突然的袭击,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但是,毕竟袭击的对象是鞑靼的自己人,而且,金濂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冷静。

    听到脱里的这番话,金濂抬起头,看着他沾满鲜血的手,又看了看他仍在一旁的小巧匕首,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虽然同样也并不清楚脱里和阿尔布古态度如此大变的原因,但是,至少金濂如今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这和杨杰脱不了干系。

    要知道,这里可是总兵府。

    如今的总兵府有杨洪坐镇,可不会给这些蒙古人什么特权。

    就算他们是使者,进府也必定要经过仔细的检查,不可能随身携带任何的兵器。

    但是,有趣的是,脱里还真就带进来了……

    杨洪和金濂一直都在一起,所以,显然不是他下的命令,当然,金濂也并不认为,这是脱里隐藏的工夫高明。

    不过,他在宣府这么长时间,同时也非常清楚,这座总兵府,能够做主的人,除了杨洪之外,便还有杨信这个副总兵。

    巧合的是,刚刚在后堂更衣歇息的时候,他正好看见,杨杰在私下和杨信说了些什么。

    原本他只觉得,两个兄弟许久未见,是在闲聊叙旧,但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这么简单。

    当然,杨家后辈的关系,金濂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杨杰是怎么知道,脱里会带刀过来,他又是如何提前知道,对方会对察哈尔部倒戈一击……

    眼角余光瞥向一旁脸色平静的杨杰,金濂越发的觉得,这位杨家的嫡子,着实是不简单。

    不过,现下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既然杨杰是真的早有准备,那么,金濂自然也不吝于配合他。

    于是,金濂抬起头看着脱里,脸上隐隐浮起一丝怒色,似乎对于他刚刚的大胆行径十分不悦,冷声问道。

    “解释?”

    “贵使,难道想用这位倒在地上的察哈尔部使者的性命,来做陈兵大明边境的解释?”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