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932节
    骑兵在城门外停下,随着杨俊一声令下,所有人翻身下马,几乎同时单膝跪地,道。

    “参见总兵大人!”

    随后,杨俊抬起头,声音铿锵,开口道。

    “启禀总兵大人,属下幸不辱命,已将杨同知安全从瓦剌接回,特来向总兵大人复命!”

    杨洪没有说话,目光紧紧的看着杨俊脖子上缠的厚厚的白布,神色复杂。

    “好,好,好,都回来了就好,你做的很好……”

    心中似有千言万语,但是到了嘴边,却只说出了这一句话。

    但是,就是这一句话,却让杨俊的脸色的变得激动起来,抱拳道。

    “多谢总兵大人!”

    说着,杨俊带着所有的部将,同时站了起来,这个时候,一旁的金濂却适时的插话道。

    “杨将军一路辛苦了,不过,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杨将军此去艰辛,也该让我们见见你家那位名震草原的四公子了吧?”

    “尚书大人,这是在变着法的,说下官架子大啊……”

    金濂的话音落下,对面的马车当中,很快传出一道清朗的声音,随后,马车的帘子被掀开,杨杰披着厚厚的披风,在随从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走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虽然穿着儒衫披风,但是,在众人的注视当中,杨杰却和杨俊一样,单膝跪地,抱拳为礼,道。

    “总兵大人,下官奉旨前往草原,如今完成旨意,返回大明,请总兵大人示下!”

    “好,好,好……”

    杨洪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杨杰,声音都有些颤抖,但是,更多的,却是带着一种骄傲。

    这一刻,再多的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杨洪只是重复的说着好字,别的竟是再多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金濂站在一旁,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应该说,最初他见到杨杰的时候,虽然并不清楚杨杰具体要到草原做什么,但是,凭他隐隐猜到的一些东西,让他并不看好杨杰。

    在那时的他眼中,这不过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世家贵公子,不好好的待在京城里头享受荣华富贵,等着袭爵,反而要不远千里跑到草原上折腾,简直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这一刻,杨杰一身儒服,却在杨洪的面前行军礼,却忽然让金濂意识到,这或许,就是杨杰一直在期盼的事情吧……

    虽然说,杨杰如今的官职是京卫指挥同知,属于武臣,但是,从仪制上来说,他和杨洪这个宣府总兵官,并无上下隶属关系。

    相反的,此次杨杰前来,是奉旨协助金濂解决边境谈判的事情的,所以,就算是要称下官,也该是对金濂。

    这一点,杨杰不应该不知道。

    但是,他还是跪在了杨洪的面前,以一个武将的身份!

    看着杨杰因激动而变得有些潮红的白皙面庞,金濂似乎隐隐明白了,这个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待在京城等着袭爵的年轻人,到底为什么要冒此大险,在草原上翻云覆雨。

    直到片刻之后,杨杰的情绪才总算是平复下来,起身对着金濂拱手道。

    “见过总督大人,方才下官失礼了,下官未曾想到,竟能劳动诸位大人前来迎候,实在是受宠若惊!”

    见此状况,金濂轻轻摆了摆手,道。

    “无妨,这是杨同知应得的,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得知杨同知今日要来宣府,本官同杨侯已经在总兵府备宴,为杨同知接风洗尘,杨同知,请吧……”

    于是,又寒暄了几句,众人便一同进了城,到了总兵府。

    既然是接风之宴,自然是以杨杰为主。

    虽然说,宣府乃是军镇,如今边境局势又紧张,歌舞等事是办不了的,但是,也胜在清净。

    席间,杨杰和杨俊二人简单的将瓦剌一行发生的事情,挑拣了一些简单的说了说,虽然碍着场合,未曾细说,但是,也足够让听的人感受到其中的惊心动魄了。

    还是因着如今局势紧张,所以,众人也未曾饮酒,说说聊聊,便结束了这场宴席。

    虽然,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谈要问,但是,金濂到底也是识趣之人,知道杨杰刚刚回来,肯定和杨洪,杨信等人又很多话要说,所以,用了宴席之后,他便带着耿九畴,陶瑾等人起身告辞。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外头却忽然有小厮前来,对着杨洪禀报道。

    “总兵大人,那些鞑靼使者,听说四公子到了宣府,都已经从驿站过来,吵着要见四公子,如今他们都聚在府外,该如何处置,请总兵大人示下。”

    闻听此言,原本还笑意晏晏的杨洪,脸色顿时一沉,不过,他却并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金濂。

    见此状况,金濂也有些为难,不过,踌躇片刻,他还是道。

    “出去告诉他们,今日吾等有重要事务处理,若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

    “是……”

    那小厮正要下去传话,这个时候,一旁的杨杰却突然将他拦了下来,随后,转身朝着金濂道。

    “总督大人,下官此次前来,正是奉旨协助总督大人同这些部族使者谈判,如今他们既然找上门来,倒也是个机会。”

    “如若大人相信下官的话,不妨同下官一起,见一见他们如何?”

    第1000章 反客为主

    花厅当中,看着杨杰认真的样子,金濂不由有些犹豫。

    看了一眼旁边的杨洪,随后转回头来,沉吟片刻,金濂道。

    “杨同知,你今日刚刚到宣府城中,一则和杨侯许久未见,想必有很多话要说,二则这些人明显来者不善,杨同知初到宣府,不知他们的情况,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吧?”

    这话前头都是托词,最后这句,才是真正的重点。

    如今各部的情绪不稳,金濂一是担心杨杰直接出面,会不会激化矛盾,二也是想要探一探杨杰此来,是否有其他的旨意在身。

    要知道,虽然说自己不在京城,但是,金濂的政治嗅觉依旧敏锐,天子此次派杨杰过来,在金濂看来,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所以,出于谨慎的考虑,他还是想要先和杨杰谈一谈,统一意见之后,再去见这些使者。

    只不过,让他也没想到的是,这些使者这么激动,竟然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全部都赶了过来。

    感受到刚刚金濂的目光,杨洪自然也知道对方的意思,稍一犹豫,他也跟着道。

    “不错,杰儿,今日你们赶路辛苦了,就算是要见,也不急在一时……”

    这算是这段时间以来,杨洪和金濂之间形成的默契。

    军务一事上,由杨洪主理,一般情况下,金濂并不干预,但是,在其他的事务上,则是以金濂的意见为主。

    不过,面对二人的阻拦,杨杰却摇了摇头,道。

    “父亲,总督大人,此事乃是因我而起,陛下此次命我前来协助谈判,也是给我一个机会,亲自收拾此事的手尾,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不过,这几个部族的情况,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请诸位放心,我有把握能够稳住他们。”

    这番话说的诚恳,也让金濂有些为难。

    不过,和杨洪对视了一眼,皱眉思索了片刻,到了最后,金濂还是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见见也无妨。”

    只是,这口气当中,仍旧带着几分勉强。

    见此状况,杨杰便知道,这位金尚书到底还是对他此刻的冒失举动感到有些不悦。

    也是,他毕竟是协理,可刚刚到达宣府,在没有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就和金濂这个主持谈判的人发生了意见分歧,难免会让人觉得他有些不知分寸。

    如今金濂会让步,恐怕一是觉得,在宣府城中,就算出了什么事情,也有课挽回的余地,二也是给杨洪,还有天子一个面子,毕竟,杨杰是天子点名过来的人。

    不过,虽然知道金濂的想法,杨杰却并没有过多解释,有些事情,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总还是有区别的。

    于是,达成一致之后,很快便有下人将花厅收拾齐整,杨杰也换下了日常的儒衫,穿上了浅绯色绣着老虎的武臣袍服。

    一切准备停当之后,金濂和杨洪居中而坐,杨杰坐在下首,随后,厅堂外,便有小厮引着几个身着蒙古贵族打扮的汉子走了进来。

    这些人一进花厅,眼神立刻便钉在了杨杰的身上,不过,神色却各有不同,有些带着仇恨,有些带着惊讶,甚至于,金濂还从其中一人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

    “见过总督大人!”

    虽然说已经陈兵城外,但是,到底此处是宣府城中,这几个使者,仍旧十分有礼。

    即便是因为杨杰的出现,他们的表情比往常要激动一些,但是,到底没有发生金濂担心的冲突。

    “诸位使者突然前来,可是改变主意,打算撤军,和我大明重归于好了?”

    对于这些人死盯着杨杰不放的举动,金濂就当瞧不见,甚至连起身迎接都懒得动,直接了当的开口问道。

    说白了,大明如今固然不想开战,但是,就算是真的开战了,凭现在宣府城外的那点兵力,着实是不够看的。

    何况,天子的态度摆在那,还特意让杨洪带了口谕过来,无论如何,金濂也不能落了气势。

    对于金濂的姿态,一众使者显然已经习以为常,并不以为意。

    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一个最为高大的汉子上前,开口道。

    “尊敬的总督大人,我等的要求,先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草原各部,并无意与大明为敌,但是,我大汗及济农大人,被奸人杨杰所害,此仇不得不报。”

    “先前总督大人说,杨杰行踪不定,未归大明,所以拖延不肯交人,现如今,他就站在我等的面前,还请总督大人不要袒护奸人,将这个挑动草原和大明战事的罪人,交给我等带走。”

    此人名为达巴拉干,是察哈尔部的使者,作为阿噶多尔济执掌的大部族之一,察哈尔部对于杨杰,敌意是最大的。

    这话说完,一旁的杨洪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冷的看着对面的几个使者,目光中寒意逼人,不过,这种场合下,他并不是主导者,因此,也并没有开口多说什么。

    不过,即便是如此,他的这一身杀伐之气,也让对面的脸色一变。

    与此同时,听到对方上来就如此不客气,金濂也不由眉头一皱,冷声道。

    “杨杰乃是我大明的朝廷命官,陛下亲授的从三品指挥同知,身份非同凡响,尔等说他害死你脱脱不花和阿噶多尔济,却又拿不出丝毫证据,一面之词,如何能让本官相信?”

    事实上,这也是金濂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杨杰和这些人见面的原因。

    他非常清楚,这帮人既然来到宣府兴师问罪,那么,手里肯定是有证据的。

    只不过,这证据对方迟迟没有拿出来,不出意外的话,就是在等着今日。

    果不其然,听了他这番话之后,达巴拉干立刻开口,道。

    “总督大人,我当然有证据,只不过,之前杨杰迟迟不肯出现,我等恐怕证据呈上,亦是难有对证的局面,所以不曾拿出来,现如今杨杰既然回来,我等愿意和他当场对质。”

    闻听此言,金濂瞥了一眼杨杰,见他仍旧一脸淡定,于是,便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你们便在此处将事情都说清楚也好,你们放心,如若真的是杨杰之过,我也自会禀明陛下,不会包庇隐瞒。”

    当然,也仅仅是禀明,至于最后是什么结果,就不归他管了……

    金尚书默默地在心里补了一句。

    不过,这些人显然并不清楚金濂此刻的表情意味着什么,在得到‘承诺’之后,达巴拉干转向一旁的杨杰,冷声道。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