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90节
    见到朱见济出面,俞士悦的目光也是一凛。

    朱见济走到殿中,同样跪倒在地,道。

    “父皇,昨日妹妹贪玩,没能完成先生留下的课业,儿臣身为兄长,没能及时督促,也有过错,请父皇责罚。”

    看着眼前的一儿一女,朱祁钰皱起眉头,明显有些不悦。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小小的声音却传了出来,道。

    “慧姐儿错了,父皇不要生气好不好……”

    声音怯怯,带着几分抽泣。

    循声看去,说话之人正是一直低着头的固安公主。

    此刻,小丫头眼里蕴着水光,紧紧的抿着嘴唇,委委屈屈。

    见此状况,朱祁钰压下刚刚的火气,问道。

    “错在何处?”

    “错在……”

    慧姐儿绞着衣角,又低下头,嘟着嘴道。

    “贪玩没有写先生的课业,还有……还有在学堂顶撞先生,还有……错了但是没有认错,惹先生和父皇生气……”

    虽然声音越来越小,但是,一旁的俞士悦总算是听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固安公主没有完成学堂先生留的课业,然后估计在学堂上,跟先生起了冲突,被天子给发现了,所以闹了这么一出。

    弄明白了之后,俞士悦不由有些无语。

    就这么件小事,至于吗……

    与此同时,眼看着小丫头终于肯老老实实认错,朱祁钰的脸色也终于缓和下来,问道。

    “先生打你疼吗?”

    就这么一句话,顿时让小丫头哭的稀里哗啦,原本压抑着的眼泪哗哗的往下掉,声音糯糯。

    “疼……”

    “好了好了,不哭了。”

    这个时候,一旁的杭贵妃恰时出现,摸着小丫头的头,慢慢的安抚着,顺便转过身,看着天子,道。

    “陛下,慧姐儿既然都认错了,您就别生气了。”

    朱祁钰原本还想说什么,但是,看了一眼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小丫头,他叹了口气,只得道。

    “知道错了就好,进学是大事,学不学得好是一回事,但是有没有用心是另一回事,尊不尊重先生,又是另一回事。”

    “今日算是给你一个教训,以后好生用心,不可再如今日这般胡闹了,好了,跟着贵妃回去吧。”

    小丫头委委屈屈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见此状况,杭氏屈膝一礼,随后便将慧姐儿抱了起来,小丫头趴在杭氏的怀里,别过头去。

    随后,杭氏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孤零零的朱见济,但是到底没说什么,朝着俞士悦略一示意,便带着人离开了。

    不得不说,这个举动,又是让俞士悦一阵意外。

    要知道,这位杭贵妃,可是徽王殿下的生母,但是,这种状况下,竟然就这么把徽王一个人丢在这,然后走了?

    俞士悦心中念头转动,天子的声音却已经响起,道。

    “让先生看笑话了,慧姐儿顽劣,朕平时忙于政务,无暇管教,今日抽空去小学堂瞧了一眼,才发现这孩子接连数日的课业都敷衍了事,现在更是敢当众顶撞老师,再不管教,怕是不成样子了。”

    这话也就是天子自己能说,俞士悦又不傻,肯定不能附和,拱了拱手,俞士悦道。

    “陛下还是有些过于严厉了,公主殿下聪慧娇憨,不过一时贪玩而已,本性纯良,也能明辨是非,相信只要好好教导,殿下自然能够明白陛下苦心。”

    “希望吧……”

    花花轿子众人抬,这话明显是客气,朱祁钰也不会放在心上,随口应了一句,便将此事揭过。

    随后,紧接着,朱祁钰的目光,便落在了仍旧跪在殿中的朱见济身上。

    不过,这一回,他仍旧没有直接开口问朱见济,而是开口叫道。

    “太子?”

    朱见深打从刚才开始,就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胖胖的小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和朱见济等人不同的是,作为太子,朱见深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仪态礼仪。

    时至今日,他的这种仪态,已然算是融入到了骨子里,单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他内心在想什么。

    此刻听得朱祁钰开口唤他,朱见深也十分沉稳,并没有太多的神色变化,他上前,跪倒在地道。

    “皇叔父,侄臣在!”

    第965章 教太子

    应该说,朝野上下一直都希望太子能够早日出阁,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今的朱见深,虽然出阁才半年多的时间,但是,无论是气度还是仪态,都已经无可挑剔。

    一举一动之间,都沉稳有度,丝毫不像个才满五岁的孩子。

    朱祁钰坐在上首,看着板板正正行礼的朱见深,问道。

    “刚刚的事情你都看到了,今日,固安在小学堂中发生的事情,你可清楚?”

    这句话问出,一旁的俞士悦顿时忍不住皱了眉头。

    果然,天子今日之举,并不单单是要教导固安公主这么简单。

    不出意外的话,固安公主之事,不过是个引子而已。

    目光在近乎并列跪地的太子和徽王身上扫过,俞士悦心中掠过一丝忧虑。

    就是不知道,天子到底用意何在了……

    现如今的场景,其实有些四不像。

    说是奏对,可毕竟是刚刚用了早膳,算是饭后闲谈,聊的又是家事,可要说是闲聊,有俞士悦这个外臣在,也不能算是私下。

    所以,这勉强算是半正式的场合。

    这种场合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不似正式奏对般拘谨,说话之间就算是有错,也没有妨碍。

    但是,坏处就是,这种奏对很难保密,内容乃至细节都很容易流传出去,进而引发外朝的种种猜测。

    当然,这是对于天子来说的,对于外臣,乃至是朱见深这个太子来说,其实和奏对相差仿佛,区别只在于气氛是否宽松而已。

    因此,面对天子的询问,朱见深仍旧一丝不苟的行礼,回道。

    “回皇叔父,知道一些,先前侄臣在偏殿侯召时,恰逢小学堂休息,五妹妹过来探望,说起了几句。”

    于是,朱祁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好,固安既然对你说了,那朕就不再赘述此事了。”

    “俞先生方才说,朕对固安太过严厉了,你觉得呢?”

    啊?

    俞士悦原本紧绷着心神,想要看看天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可一个没曾想,这话怎么就引到他身上了呢?

    一时之间,俞次辅不由得苦笑连连。

    我的陛下,不带你这么玩的……

    他就是随口劝了一句,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关系啊喂?

    当然,这话说是肯定不敢说出来的,只不过,俞士悦看着皇帝的目光当中,却免不了多了一丝幽怨。

    不过,这个时候,显然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

    很快,俞士悦的目光,就落在了前头的太子身上。

    天子的这句话问的随意,但是,这话对于如今的太子来说,要答却不好答。

    这个道理其实也简单,就像刚刚俞士悦为什么要‘劝’皇帝不要那么严苛一样,有些时候,表面上顺着皇帝,并不是真的顺着皇帝。

    固安公主一向受宠,虽然犯了错,但是,天子如此教训,心里必然也心疼的很。

    这个时候,外人再去说皇帝罚的理所应当,说小树不修不直溜,皇帝不在心里记你一笔才怪。

    这道理并不难懂,但是,这种人情世故,对于现在的太子来说,显然不是应该知道的内容。

    就算抛开这个不提,处罚固安公主,是皇帝所为,但是,说皇帝太过严厉,是俞士悦所言。

    一为君父,一为师长,赞同哪个,反对哪个,都很容易引发非议,当然,也更不能含糊其辞,不然的话,会被视为没有担当。

    再延伸了想,犯错的事固安公主,和太子虽非嫡亲兄妹,但是,在如今的天家关系下,却理当视同嫡亲妹妹。

    太子若过分批评固安公主之过,则易被人议论冷血无情,若回护固安公主,则易被人指责是非不分。

    总之,坐在储君的位置上,受万众瞩目,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想要做到尽善尽美,需要极高的政治功力。

    当然,俞士悦很清楚,以太子殿下的年纪和阅历,不可能想得到这么多,他也没指望太子能够应对的完美无缺。

    太子既然出阁,那么,迟早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躲是躲不掉的,东宫之设,便是为此。

    既是储君,那么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只要应对不当,就会引发朝野关注,这个时候,就该是东宫起作用的时候了。

    事实上,天子的问题虽然问的不好答,但是从俞士悦的角度出发,无论太子做出何种应对,他都有信心,能够应对朝野上下的议论乃至是弹劾。

    如今太子年纪尚幼,这就是最好的一道挡箭牌。

    相比较担心太子的应对,俞士悦更担心的还是最初的问题……

    天子到底想做什么?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考验,用意是在太子身上,还是在外朝的身上?

    又或者,兼而有之?

    俞士悦心中的念头百转,这边朱见深便已经答了话。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