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70节
    “诸位,方才一时情急,口不择言,还请见谅!”

    “无妨,国公爷心直口快,偶有失当,自然也是正常的,今日我等既是密议,自然是出国公爷之口,入我等之耳,不会再有他人知晓。”

    这个时候,让众人都感到意外的是,开口转圜的,竟然是刚刚还和朱仪针锋相对的朱鉴。

    不过,这倒也算是好事,一帮人没怎么犹豫,也都随声附和,道。

    “不错,随口谈论而已,又不作数,国公爷不必紧张。”

    “国公爷放心,今日谈话,我等必然保密,绝不会泄露一字一句。”

    于是,刚刚略显紧张的气氛,也随着众人的纷纷开口,被冲淡了不少。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心里怎么想的,就未可知了。

    不过,总算面子上过得去,朱仪也就收敛了情绪,好好组织了一下语言,再度开口,道。

    “我想说的其实很简单,当今皇上,毕竟是从太上皇手中接过的皇位,并非是从先皇手中继承。”

    “尤其是如今,太上皇仍在南宫安养,这就让皇上更加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向群臣证明自己。”

    “但是,这是有风险的!”

    话至此处,朱仪又有些犹豫,但是似乎是想到都已经说了这么多了,也不差这一点,索性便道。

    “当初太上皇亲政后,征麓川,下西洋,以致随后亲征,亦是存了要成就一番功业之想。”

    “但是……”

    “所以,从这两年发生的种种来看,这位天子既憋着劲儿要做个有为之君,又害怕自己一时冲动,再闹出什么难以收拾的事情来。”

    说着,朱仪话头一停,抬头望着众人,眼中精芒闪动,口气也变得笃定起来。

    “这,才是我们的机会!”

    随后,朱仪看了一眼陈懋和张輗,道。

    “刚刚陈侯说,皇上对科道的改革,是为了乾纲独断,但是在我看来,或许未必。”

    陈懋和张輗对视了一眼,随后皱着眉头开口道。

    “什么意思?”

    “刚刚蒋世伯说了一句话,有些犯忌讳,但是,却点出了关键。”

    看着目光投向自己的朱仪,蒋义一脸懵,不知道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眨了眨眼睛,蒋义试探着道。

    “国公爷是说,和草原开战之事?”

    “不错!”

    朱仪点了点头,道。

    “刚刚蒋世伯问,如果皇上一意孤行,要和草原开战,能不能打的起来,我的答案是……”

    “不能!”

    这两个字说的斩钉截铁,紧接着,朱仪继续道。

    “至于原因,我刚刚已经说过了,开战必须要兵部的竭力配合,但是如今主政兵部的于少保,不可能答应这件事。”

    “除此之外,陈总宪,俞次辅,乃至是天官大人,首辅大人,恐怕都不会赞成!”

    话说到这个份上,在场众人也渐渐觉出点味道来了。

    朱仪说的是开战之事,但是,又不止是开战的事。

    关键,就在于于谦,陈镒,王文……这些朝廷重臣的身上。

    沉吟片刻,竟是朱鉴最先开口,道。

    “不错,虽然于少保,首辅大人,陈总宪等人,都受天子倚重,在很多事情上,也都……但总之,他们毕竟有其操守气节,尤其是于少保,犯颜直谏是常事,就连王简斋那个老家伙,虽然脾气臭,可到底并非是只会唯天子之命是从的佞臣。”

    所以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朱鉴身在内阁的好处了。

    内阁位于内廷外朝的交界处,别的不说,获取消息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拿王文来说,外朝皆以为这位天官大人事事处处向着天子,凡是天子的旨意,都毫不犹豫的执行。

    但是事实上,朝中重臣其实都清楚,这只是王文在朝堂上给自己树立的形象。

    小规模议事的时候,王文还是会和天子有很多分歧之处,当然,他不会跟于谦一样跟天子对着干。

    但是,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甚至于,在和天子发生分歧的时候,他也会尝试劝谏,而不是一味屈从。

    所以事实上,这也就是朱仪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持正,不党!”

    “这是如今朝中诸多重臣的共同特征!”

    “与此同时,这也是皇上在作茧自缚!”

    话说到这,这中间的关系越来越清晰,但是,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

    对于张輗这些并不擅长朝堂争斗的勋贵们来说,要一下子理解跟上朱仪的思路,确实有些难度。

    揉了揉额头,张輗再度道。

    “国公爷,你到底想说什么?”

    “有一句话,我想问问二爷。”

    于是,朱仪抬头望着张輗,开口道。

    “二爷觉得,针对科道的改革,真的是天子一道谕旨,独断专行?”

    这……

    张輗愣了愣,犹豫着道。

    “此事未下廷议,乃圣旨直下,自然是……”

    “不对!”

    话说了半截,张輗突然讲究反应过来了。

    “下的是圣旨,不是中旨,所以,此事内阁必定提前预闻,而且,老夫没记错的话,圣旨下达之前,陈镒等人进过宫,所以说……”

    “所以说,这件事情虽然未下朝议,但是,皇上还是要和一干重臣商议的,说是乾纲独断,其实略有言过其词。”

    朱仪接过话头,道。

    “虽然在有些事情上,立场不同,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句,不管是于少保,还是陈总宪,俞次辅,都是持正之臣,虽然他们有立场,但是却非阿谀之辈。”

    “所以,抛开某些立场不提,他们并不应该是我们对付的人,相反的,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能够达成合作,也说不定。”

    这番话,倒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往常的时候,他们倒不是没有暗中尝试过拉拢一些朝中重臣,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甚至于到了最后,不少人都避而不见。

    如今回想起来,倒很有可能,是他们的思路错了。

    虽然经过刚刚的提醒,朱仪说话隐晦了些,但是,在场的人自然都听得明白。

    他所说的立场,其实就是南宫和天子之间的站队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这些人,和于谦,陈镒等人的立场是不相同的。

    所以,以往的时候,他们找上门去,目的是为了让对方转换立场,成为自己这边的人。

    那么自然,吃闭门羹是常见的事。

    毕竟,在这样的事情上,于谦等人和他们一样,立场也不是那么轻易好动的。

    可是,刚刚朱仪的意思却是,抛掉立场不谈,在具体的政务当中,达成一致。

    如此一来,倒的确是个好办法……

    “不错!”

    张輗率先开口,道。

    “这一点,的确是我们以前忽略了,就拿太子殿下出阁之事来说,朝中诸臣,其实有不少是支持殿下出阁的,毕竟,储本邸定才能社稷安稳。”

    “甚至于后来的备府设官等事,也有许多大臣是赞成的,其中,也不乏一些重臣。”

    “但是,我等却没有善加利用,而是……”

    话说到这,张二爷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朱鉴,停住了话头。

    气氛有些尴尬,话未出口,但是,结合刚刚朱仪对朱鉴的一番斥责,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们明明可以联合那些支持太子出阁的大臣一起推波助澜,但是,囿于立场和某些人的私心,却在朝堂上闹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闹得越大,越不利于朝堂稳定,太子出阁,固然有安定人心的作用,但是,因此而引起那么大的冲突,自然也就让许多原本支持的大臣,开始犹豫了起来。

    朱鉴的脸色变了变,但是,他此刻也想通了朱仪这一番话之间的联系,沉吟片刻后,他罕见的道。

    “国公爷说得对,过往时候,朝堂上是老夫考虑不周,有些莽撞了。”

    啊这……

    在场众人望着朱鉴,相互对视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惊讶。

    朱鉴这个老头,竟然会肯认错?

    不过,面对众人怪异的神色,朱鉴却坦然自若,仿佛他不过是说了一句平常的话一样。

    唯有朱仪,眼中迅速闪过一丝笑意,随后道。

    “阁老不必如此,前番无论是迎归太上皇,还是太子殿下出阁之事,都是天子表面赞成,实则反对的。”

    “所以,冲突是免不了的,若无阁老在朝堂上竭力奔走,殿下出阁之事,不会如此顺利。”

    这算是给了个台阶,朱鉴叹了口气,道。

    “话虽如此,但是,毕竟还是多了许多波折。”

    “不过,前事已了,我等还是要往前看,国公爷,你的意思,老夫大致明白了。”

    “是想要通过具体政务上的支持,来拉近和朝中重臣的关系?”

    “不止如此!”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