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815节
    而且,当初朱鉴和江渊联合针对次辅俞士悦,不成之后,江渊转而讨好俞士悦,结果被当众落了面子,愤而不平后转投王翺的门下,这件事情流传甚广。

    不少大臣都很清楚,在内阁当中,江渊和王翺走的很近,这段时间以来,江渊对王翺几乎是亦步亦趋。

    这个时候江渊这么说,真的是空穴来风吗?

    于是,殿中的气氛顿时怪异起来。

    王翺的身份可不同于江渊,作为内阁首辅,又有辽东之功,他的身份虽然还不及七卿权重,但是,也不遑多让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番话明显是私下密议,但是,江渊就这么说出来,说明,他已经管不了什么朝堂规矩,也管不了人情世故了,他就是要死死的咬住王翺。

    再看这位首辅大人,果不其然,此刻亦是脸色难看之极。

    所有人都看着王翺,但是,王翺的目光,却落到了陈循的身上!

    当初殿试一案爆出之后,他心中一直都十分不安,怕的就是现在这种状况。

    针对萧镃的筹谋,并不是他提出的,而是江渊主动提出的,但是,也是得到了他的默许和配合的。

    当时,他是考虑到,出手的是江渊,而一旦成了,江渊掌握翰林院,对于他稳固内阁的地位,也大有好处。

    但是谁能料到,阴差阳错之下,最终江渊深陷泥潭,翰林院这档子事,落到了他的手里。

    那个时候,朝中便有议论,但是,始终没有下文,所以慢慢的,王翺也就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可随着杜宁一次次的试图在天子面前将此事面奏,王翺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直到现在,他的预感总算是证明了。

    陈循这个老家伙,最终要针对的人,压根就不是江渊,而是他这个……内阁首辅!

    第905章 杀招

    真的要说起来,王翱和陈循,其实结怨已久。

    要知道,最开始王翱空降到内阁之前,陈循便是内阁次辅,首辅之位迟迟不定,很多人都觉得,陈循有希望能够上位首辅,那段时间,包括陈循自己,也在积极争取,在朝堂上隐露锋芒。

    但是后来王文,王翱二人从辽东而回,王文接了王直的吏部尚书,王翱则是一入内阁便成首辅,从这个角度而来,王翱算是挡了陈循的路。

    再往后,二人更是矛盾重重。

    当时内阁当中,陈循和高谷一家独大,虽然隐有分庭抗礼之势,但是王翱的到来,再次让二人团结起来。

    王翱虽然势单力薄,可毕竟身为首辅,自然也不会受人拿捏,双方你来我往,明争暗斗了很长一段时间。

    中间闹出了无数的事端,最典型的,莫过于经延侍讲上清流集体孤立王翱,以及后来王翱联合吏部引入内阁大臣这两件事。

    双方因此几乎算是撕破了脸,最终,还是天子亲自出面调停,一方面核准了王翱举荐阁臣的奏疏,另一方面命陈循升任工部尚书,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来。

    但是,虽然表面上风平浪静了,可双方的梁子肯定是结下了。

    当然,到了他们这等地步,私人恩怨固然是一方面,但是,双方相争,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之所以打从一开始,王翱和陈循就矛盾不断,看似是在争夺内阁的掌控权,但是实质上,其实在争夺清流的控制权。

    内阁毕竟性质特殊,那个时候,天子打压清流的势头还不明显,翰林清流华选,转迁内阁尤其方便。

    王翱身为首辅,如果不能在清流当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势必会逐渐被架空。

    可是以他的身份,要在清流中占据一席之地,就等同于在跟陈循和高谷抢位置。

    这基本上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双方才会相互看不顺眼。

    当然,这种矛盾,随着天子打破惯例简拔非清流入阁,又提拔非陈循一系,也和王翱并无深交的萧镃为翰林学士而逐渐被澹化。

    但是,澹化不等于消失,虽然平日里王翱和陈循二人很少发生争执,以至于很多人都遗忘了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如此激烈的冲突,可王翱从来没有忘记过。

    所以,他对于江渊的投靠,一直都保持警惕。

    尤其是在殿试这件事情上,他始终心存不安,但是,可惜的是,和萧镃一样,王翱也没能经住利益的诱惑,放任了江渊。

    事实上,在天子雷霆震怒之后,王翱就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个大错,所以一直都为此惴惴不安。

    但是,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目光定在陈循的身上,王翱的脸色一阵阴沉。

    果然这帮清流出身的人,玩起政治斗争来,是一把好手。

    现如今的局面,已然很清楚了,陈循为了今天早朝,只怕准备的不是一天两天了。

    从当初让大理寺抢下主审的权力,到后来在朝议上跟江渊闹翻,撇清自己,再到后来,一次次试图面奏发难。

    这个老家伙,果然是心机深沉的很……

    眼下这种局面,王翱即便是看清楚了一切,也只能先求自保。

    他清楚这件事情的背后是陈循,但是,却更清楚,对方已经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这场朝议,他无论能不能保住自己,都已经输了。

    因为,他明知道算计自己的是谁,但是,却无法反击。

    有之前陈循和江渊闹翻的事情,无论如何,他也攀扯不上陈循,眼下他能做的,就只能是自保。

    但是反观陈循,无论江渊最终能不能扳倒王翱,他都立于不败之地。

    好心机!

    心中冷笑一声,王翱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今天的这份大礼,他记下了。

    既然陈循能够用这么长的时间布局谋划,那他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将目光从陈循的身上移开,落到江渊的身上,王翱的脸上闪过一丝怜悯,这个江渊,还真是拎不清楚。

    怪不得早早的就被陈循当成了弃子。

    众目睽睽之下,面对着江渊的指控,王翱除了脸色微变之外,却始终没有任何的动作,仿佛江渊说的不是他一样。

    直到片刻之后,上首天子垂问,道。

    “首辅,江渊说殿试舞弊一桉,乃是你在背后主使,对此,你有何话要说?”

    这话问的平静,似乎和刚刚询问江渊的口气并无不同。

    但是,王翱的反应,却和失措的江渊截然不同,他面色平静,上前一步道。

    “陛下,江渊所言,不过困兽犹斗,胡乱攀咬尔。”

    “举荐内阁大臣为殿试读卷官,乃是惯例,臣并无逾矩,殿试舞弊桉后,翰林院选庶吉士乃是急务,臣举荐江渊,亦是循陛下旨意,以为江渊清简勤勉,向来并无劣迹,至于最终由臣暂掌翰林院事,亦非臣向陛下求取。”

    “臣不知江渊为何要攀诬于臣,但是,殿试一桉与臣无关,请陛下明鉴!”

    说到底,作为内阁首辅,王翱也是有自己的定力的。

    在陈循出招之前,他心中会有不安,但是,实际上对方出手之后,他反倒平静下来。

    他可不是像江渊这样的清流,视名声如性命。

    王翱之所以能够成为内阁首辅,靠的不是人脉,不是资历,而是实打实的仗剑驻守边关,是和王文一同出使辽东,说服脱脱不花撤军,奠定整个瓦剌战局转折点的功绩。

    想要扳倒他,就凭江渊这几句没有实证的诛心之言?

    未免太天真了!

    陈循不愿自己亲自上阵,而要设计将江渊逼到绝路,无非也是没有绝对的把握罢了。

    所以说,整座棋局当中,只有江渊是个弃子。

    陈循为何对付王翱,筹谋了这么久,但是反过来,他王翱就真的没有任何的准备吗?

    这番话,并没有什么强力的辩驳之语,核心意思就一句话……这事和我没关系!

    但反而是这种态度,让群臣变得犹疑起来,开始怀疑江渊是不是在垂死挣扎,胡乱攀咬……

    见此状况,江渊也有些慌乱。

    他很清楚,自己的指控,其实就如王翱所说,是在攀咬,这种情况下,王翱的反应越激烈,就越显得他心虚,可他越是平静,就越显得江渊像个跳梁小丑。

    不过,事到如今,他已经没了其他的办法,只能死死的咬住王翱,把心一横,江渊开口道。

    “陛下,殿试一桉,的确是臣鬼迷心窍,但是,臣区区一普通阁臣,岂有如此胆量蒙蔽圣听?”

    “若无首辅大人暗示,臣断断不敢行此事,请陛下明鉴!”

    这就是在诛心了!

    没有证据,只有推论,目的就是挑动所有人心中的怀疑。

    不过,这种手段,对于王翱来说,着实不能算是什么难应付的事。

    当然,面对江渊持续不断的攻击,王翱显然不能再用刚刚的态度来应付,于是,他转向江渊,开口问道。

    “江阁老,你口口声声说,是我暗示你在殿试当中舞弊,那么我想问问你,你为何要听从我所说之言呢?”

    “陛下早已有言,内阁并无上下,皆为辅臣,首辅次辅之名,不过执掌不同而已,你既知我有操纵殿试牟取私利之心,何以未曾禀明陛下?”

    “这……这当然是因为,你把持内阁,以分票权钳制于我,所以我才……”

    江渊的额头上不断冒汗,说话都有些不连贯。

    他当然能听得出来,王翱这话是什么目的,因为这两个问题真正的答桉很简单。

    那就是江渊自己想要谋求势力的扩张,想要拿到翰林院掌事的差事。

    但是这话能说吗?

    当然不能!

    一旦他承认了这一点,那么,他在朝臣的眼中,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如今他本就没有证据,如果群臣对他产生这样的印象,那么,他的指控自然便没有了丝毫的可信度。

    所以,他只能扯出这个借口,但是问题就是,只有真话才是无懈可击的,只要是假话,就必然会有破绽。

    不待江渊说完,王翱便冷哼一声,打断了他,道。

    “江阁老的意思是,本官在内阁,已然是一手遮天,威势无匹,可以随意指使阁臣了吗?就凭区区的分票权?”

    一句话问的江渊说不出话来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