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780节
    然而刚一转身,就见到俞士悦站在外头,顿时放下东西,拱手道。

    “见过俞世伯。”

    听到这话,于谦也抬起了头,瞧见是俞士悦,便站起身迎了上来。

    俞士悦笑着跟于谦各自见了礼,然后便将目光落在了于冕身旁的东西上,笑道。

    “廷益,你还是这副老脾气,这些东西,陛下既赐下了,就不是让你锁起来的。”

    “这些锦缎该用的用,于冕加冠这么久了,也没件好衣裳,还有这些珠子,拿到首饰铺,给你家夫人还有璚英打两件首饰,也是好的,尤其是璚英,连件好首饰都没有,你堂堂于少保的闺女,也不怕被人议论寒酸。”

    这是于谦的老习惯了,早些年还好,这两年下来,天子赐给他的东西很多,但是除了一些食材药材实在不能久置,其他的东西,无论是蟒袍剑器,还是金银玉帛,他都一律找了间屋子放起来,好好的供着。

    闹得现在,天子赐其他人的都是贵重的物件,但是给于谦的,却都是些最朴素的粮食肉食,这回要不是赏赐的是诸大臣,只怕也不会例外。

    “陛下所赐,乃是天恩,岂可轻动?冕儿,把东西拿下去,给你俞世伯上茶。”

    面对俞士悦的劝告,于谦却是不为所动,对着于冕催促了两句,然后转向俞士悦道。

    “不提这些事,坐吧,俞兄此次前来,想必是为了白天陛下和太子殿下出宫之事吧?”

    第876章 俞次辅的敌意

    于府花厅中,案上各自摆上一盏香茶,二人分主客坐下,于谦压根就不跟俞士悦东拉西扯,单刀直入便提起了正事。

    出宫的时候他就已经料到,俞士悦是必然会来找他的,若是别的事情也就罢了,但是事涉东宫,作为太子府詹事,俞士悦自然是要搞个清楚明白的。

    抿了口茶,于谦淡淡的道。

    “今日在宫外发生之事,我知道的,都已经在殿上说了,并无遗漏隐瞒之处。”

    “你知道,我想问的不是这个……”

    俞士悦苦笑一声,倒也不多啰嗦,正色道。

    “出宫后的种种,我大约也知道了些细节,我想问的是,陛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虽然在殿上的时候,俞士悦还有些迷糊,但是等出了殿门,将发生的事情想了一遍。

    他很快便反应过来,胡濙在殿上态度的突然转变,必然不是单单为了讨好天子而已。

    不然的话,众人出来之后,他也不会说出那番话。

    很显然,胡濙是意识到了什么,所以才出面斡旋,将此事平息下来。

    但是,这中间的关节到底在哪,俞士悦却始终想不分明,自然是要来问问于谦。

    这家伙在殿上的时候,一直跟天子站在同一战线,维护天子这种任性的举动,简直和平时的风格大相径庭。

    要说这其中没有猫腻,俞士悦是不信的。

    “当然是为了太子!”

    于谦叹了口气,道。

    “大宗伯离开时说的话,俞兄应该也听到了,我没猜错的话,大宗伯正是看出了天子的用意,才如此交代我等……”

    “你这……”

    俞士悦有些无语,所以,到底是什么呢?

    这人说话,可真让人着急。

    见此状况,于谦倒是仍然不紧不慢的,缓缓道。

    “俞兄莫急,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伱可曾想过,天子今日为何突然要出宫探访?”

    这话一问,俞士悦不由一愣。

    虽然他们这些大臣口口声声都说是天子任性妄为,私自出宫,但是,真正的原因,肯定不单单是这个。

    踌躇片刻,俞士悦试探着道。

    “是因为京城刚刚地震过后,陛下担心赈灾事宜处置不力,所以要亲自出去看看?”

    这应该算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毕竟,他们这些大臣都瞧见了,前些日子,天子因为此事是何等的紧张。

    然而,话音落下,对面的于谦却摇了摇头,道。

    “或许有,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不然的话,陛下何必要带上太子殿下呢?”

    “而且,既是暗访,陛下轻车简从,最多带上舒良公公和怀恩公公及一干侍卫便是,何必要唤我和沈尚书随行呢?”

    俞士悦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思索当中。

    于谦说的不错,天子若是仅仅想要白龙鱼服体察民情,带足护卫侍奉之人偷偷出宫便是。

    只要时候不长,不惊动其他人,便不会传到外朝来。

    毕竟,外朝的大臣,也不可能去查天子的起居注。

    但是,天子先是带了太子殿下出去,又叫了于谦和沈翼随行,那这事情显然就不可能瞒得住了。

    别的不说,太子殿下的宫人们,就不可能对此事守口如瓶,于谦和沈翼,更不可能把此事对外朝的大臣们完全保密。

    如此说来的话……

    “陛下就是打算,要让外朝知道此事?”

    俞士悦捻着胡须,开口问道。

    这样的话,也能解释胡濙的态度突然发生转变的原因。

    既然天子都没打算遮掩此事,那么,他们这帮人在殿中想要帮天子给外朝一个‘交代’,对于天子来说,自然就是在瞎添乱。

    “可是,为何呢?”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新的问题就又来了。

    朝廷当中不说是鱼龙混杂,但是到底是派系复杂,立场性格多种多样。

    帝王出入宫禁,自有定制,严格来说,天子如此举动,往小了说是任性妄为,不顾自己的安危,往大了说,已然是违背礼制。

    事情传扬出去,被朝臣非议是肯定的,朝廷当中有的是恪守礼制的老古板,这帮人闹起来,也是让人头疼的事。

    更不要提,朝中如今看似平静,但是实则暗流涌动,任礼虽然倒了,但是,成国公府又立了起来。

    而且,和任礼还未摆到台面上不同,成国公府复爵就是靠的太上皇,所以在立场一事上,根本就是毫不遮掩。

    如今有了这个把柄,不在朝廷上掀起风浪才怪!

    就算天子有信心能够摆平此事,可是平白多了这些麻烦,又是何必呢?

    闻听此言,于谦倒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方才答道。

    “俞兄可还记得,昨夜你我二人的谈话?”

    “当然记得,老夫当时还在担心,陛下因为钦天监的预测如此大动干戈,会让朝廷上下非议,甚至有人会……”

    俞士悦说了半截,立刻便反应了过来。

    此次的地震和往常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天子相信了钦天监的预测,提前做了诸多的准备。

    因为此事,朝中有人鼓动生事,虽然明着是在弹劾钦天监蛊惑君上,但是暗地里,不乏有议论天子迷信鬼神,大兴土木的。

    当时俞士悦就在警惕,有人会故技重施,裹挟民意以煽动朝议。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话音未落,便是白虹贯月,地龙翻身,接下来便是各种救灾事宜,忙了一夜以后,又赶上天子出宫这档子事,忙忙乱乱的就到了现在……

    于谦点了点头,道。

    “如今钦天监的预言虽然应验,但是,俞兄和我都很清楚,这事情并没有结束。”

    “无论是之前鼓噪民意,煽动朝议,还是如今说地震是天谴灾罚,圣上无德之人,其实他们的用意,都并不是为了自己参劾的事,而是背后有人指使!”

    俞士悦默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

    这话有些敏感,尽管朝廷中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但是却鲜少有人会挑破这层窗户纸。

    但是现在……

    “这背后之人,除了南宫之外,不做他想!”

    看着面前轻描淡写说出这句话的于谦,尽管知道这里是于谦府邸,不会有旁的人,但是俞士悦还是忍不住下意识的往四下看了看,随后一脸苦笑的看着于谦,我的于少保哟,这话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怎么就说出来了呢……

    然而,面对着俞士悦略带责怪的眼神,于谦却并不在意,只是继续开口道。

    “其实,此事我也早有察觉,自从太上皇归朝以来,虽然表面上安居南宫,沉湎酒色,但是实则并不安分,屡屡暗中召见朝臣,鼓动太子殿下出阁。”

    “更是在诸多事宜上,暗中和陛下较劲,此次春猎之后,随着太子殿下出阁,成国公复爵,这种势头愈演愈烈。”

    “甚至于,我都有些怀疑,前段时间梃击香亭一事,背后指使之人,只怕也是……”

    “廷益!”

    眼瞧着于谦越说越离谱,俞士悦连忙叫停。

    “慎言!”

    前番太子出阁前,梃击香亭一事,他们二人都是亲历者,自然印象十分深刻。

    事情出了之后,天子命太子如期出阁,又命锦衣卫负责‘查探’此事,但是,始终没个结果出来。

    可事情没有结果归没有结果,可朝堂上下,围绕此事的猜测,却从来没有停过。

    当然,随着太子殿下顺利出阁,此事渐渐的没有人在提起,但是没人提起,不代表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件事。

    至少,勉强算是在现场的于谦和俞士悦二人,是绝不会忘的。

    事实上,这段时间以来,俞士悦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是谁。

    从表面上看,种种迹象都将此事指向了天子,但是,以俞士悦对天子的了解,他并不相信此事会是天子所为。

    而且,他入阁之前是大理寺卿,算得上是精擅刑名,他非常清楚,在刑案当中,任何匪夷所思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但是有一条,是避不过去的,就是凡事一定有动机。

    将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抛出去不考虑,仅仅只看一点,那就是此事的受益者是谁,真相自然容易明了。

    别的都可以作假,但是,最终的获益者,无论看起来多么无辜,多么置身事外,都是最大的嫌疑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