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777节
    金英还好些,在南京荣养着,据说日子过的还不错,但是李永昌可是连性命都没保住。

    王瑾惜命,他可不打算步这两位的后尘……

    除了宫中之外,此刻,整个皇城当中的各个衙门,也被这惊天消息,吓得一愣一愣的。

    虽然说,在西华门外发生的事情并没有闹得很大,但是,毕竟是天子出宫,随行的人自然要保证安全。

    所以,当朱见深在和小姑娘讨价还价的时候,随行的锦衣卫,其实早就已经悄悄的将现场给把守了起来。

    这般阵仗不算大,但却也不算小,在这般京城上下都在全力救灾,到处都是官军衙役的情况下,自然很快就惊动了巡城御史。

    虽然说着巡城御史只是远远的瞧了一眼,但是,朱祁钰的这支组合,的确太过惹眼了。

    就算不提他自己和朱见深这个皇太子,就单是身旁侍奉的舒良怀恩,还有杵在后头的两大尚书,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于是,那巡城御史自然是立刻就认出了人之后,当然,认出来了之后,他立刻就知道,事情不是自己能插手的,所以有眼色的退了回去。

    但是,消息却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皇城当中。

    因此,各大衙门都立刻得到了消息,尤其是兵部和户部,原本还在奇怪自家两位老大人到底去了哪,却不曾想,竟是陪伴着天子和太子,一同视察民情去了。

    不过,这两部还算平静,但是,其他的一干衙门,得到消息之后,就跟炸了一样。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刚刚地龙翻身,京师一片狼藉,虽然之前已经做了安排,但是真的等大灾降临,还是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决断。

    一众大臣都在等着天子早朝,可谁想到,天子不上朝也就算了,竟然还出宫去了?!

    这可是天子出宫!

    外头刚刚地震结束,正是混乱之时,各种贼人地痞,这个时候必然齐齐的要冒出来,天子就带了这么点人出宫,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池,这个责任谁负的起?

    更不要提,还带出去一个小太子!

    老天爷,这还是他们素来稳定圣明的天子吗,啥时候这么任性了。

    天子任性也就算了,兵部和户部两大尚书,竟然也跟着天子一块闹?

    一时之间,各个衙门议论纷纷,与此同时,几乎所有大臣,都通过各个渠道派人出去,开始打探天子出宫后的去向……

    而这个时候,朱祁钰却已经带着足有两千人的锦衣卫,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京城,来到了京师南郊大兴县。

    这一路上,倒是遇到了一些趁机作乱的流寇,但是,这些人在最精锐的锦衣卫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三两下就被抓了起来,只待事情结束,就会移送官府。

    “停吧,下去走走!”

    远远瞧着前方的小小村落,朱祁钰对着身旁的内侍开口,随后,带着朱见深和于谦等人下了马车,又吩咐大队人马在此处等着,自己轻车简从,带着几十个人,朝前头行去。

    说来也怪,在京师当中,到处都是因为地龙翻身而受灾的百姓,但是,出了京城,这种景象反倒是少了。

    如今时间已近中午,远处的村落已然有几家燃起了炊烟,往近了走去,便可看到,村子里头同样忙碌的很。

    和京城相比,这些村子里的房屋基本都是土房子,倒塌的更多,各家都在忙碌的加固房子,但是,却很少见他们的脸上露出绝望之色。

    “陛下,村子里的房子不抗震,但是,百姓们住的相对分散,没有京城那么密集,而且,屋子都简单,也不大,所以,伤亡的人不多。”

    既然要提前做准备,自然不能只关注京城当中,见到天子望着远处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样子,于谦轻声开口解释道。

    “走吧,去看看。”

    朱祁钰却并没有多说,只是牵起朱见深的手,继续往前。

    村子不大,傍水而建,一条小溪蜿蜒流过,前头是村民的房子,后头则是一块块农田。

    应该说,即便是轻车简从,但是,以朱祁钰几人的衣着打扮,也可看出是非富即贵。

    但是,他们到了村子里头之后,却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最多也就是看上两眼,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大兴县毕竟属于京城管辖,来来往往的官宦子弟不少,不足为奇,反倒是这个时候,刚刚地龙翻身,竟然有这种富家子弟会出来游玩,算是让人有些意外。

    但也仅仅是有些而已,村子里虽然伤亡的人不多,但是,房子塌了不少,他们可忙着呢。

    显然,朱祁钰也没有打扰他们的意思,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了村子后头的田埂旁。

    尽管已经快中午了,而且还是刚刚地震过后,但是错落有致的田地当中,仍然有农人在忙碌着。

    朱祁钰拉着朱见深,来到田埂旁一个坐着歇息的老者旁边,也不管地上脏不脏,跟着便坐了下来。

    “老丈好,可否一叙?”

    这老者看起来年纪也有近七十岁了,头上裹着一条汗巾,敞开着衣衫在扇着风。

    见到朱祁钰这样的贵公子过来,本想躲走,却没想到,朱祁钰竟然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公子有话问,老汉答就是了,什么叙不叙的,老汉不敢当。”

    老者明显有些拘谨,一时说话都有些紧张。

    见此状况,朱祁钰笑了笑,拉着朱见深在旁坐下,道。

    “老丈不必紧张,昨夜地龙翻身,我叔侄二人的宅子被震塌了,如今请了工匠正在修着,闲来无事,我们便出来逛逛。”

    “真的?”

    老者一脸不信的样子,道。

    “老汉活了这么多年,贵人也见过几个,我看公子年纪轻轻,贵气逼人,身份肯定不一般,哪像是只有一座宅子的人……”

    “再好的宅子,住久了也烦,出来散散心!”

    朱祁钰倒是洒脱,干净利落的承认了下来,道。

    “何况,再贵的贵人,不也跟老丈一样,席地而坐吗?”

    “公子说得对,老汉想岔了。”

    似乎是朱祁钰的温和态度,让这老者慢慢的放松下来,说话之间,也多了几分随意。

    看着远处仍在耕地的农人,朱祁钰先是问道。

    “老丈,昨夜地龙翻身,京城里头震塌了不少宅子,不知道你家里怎么样了?”

    “唉,土垒的房子,还能怎么着,也塌了,不过,人没伤着,我家的几个大孙子,正忙活着把还能住的两间好好收拾收拾,总得有个住的地方。”

    “那边都是重活,老汉帮不上忙,就背上锄头,到这田里来了,能干一点是一点……”

    老者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斑驳的皱纹抖动着,一时竟看不出来,他到底是什么情绪。

    听闻此言,一旁托着腮的朱见深眨了眨眼睛,问道。

    “老爷爷,这么大的田地,你要一个人耕吗?”

    第874章 你听我狡辩

    田埂旁,看着白白胖胖跟福娃娃一样的朱见深,老者忍不住笑了起来,道。

    「小公子,这么块地哪算大哟!」

    「老汉如今是上了年纪了,干不了重活,年轻的时候,老汉侍弄二十亩地,都是轻轻松松的。」

    「可惜,现在不行了……」

    老者捶着腿,一边叹息着,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年轻力壮。

    「哇!」

    这种事情,对于自幼长在深宫的太子殿下,自然是陌生无比的,朱见深瞪大了眼睛,张着小嘴有些惊讶。

    「那这一片田地,都是老爷爷家的吗?」

    朱见深指着远处的一大片土地,继续问道。

    这话本是童言无忌,但是却问到了老者的伤心处,他沉默了片刻,才苦笑道。

    「老汉哪有这么大的本事哟,这一片地,都是刘财主家的,老汉家里,只有七八亩地,这么点地,老汉和两个大儿子平时忙活就够了。」

    「老汉的两个大孙子,身强力壮的,却只能出去做点小生意,要么就是给人家种地交租子,一年下来也落不着啥,十七八了,还没娶上媳妇。」

    「还好,前两年他们要去当兵,被老汉拦下来了,花了银子,赎了徭役,当时还有人骂老汉瞎折腾,不就是出把子力气吗?」

    「可结果,隔壁家的老黄,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去当兵了,一个去服徭役,跟着大军一块走了,一场仗打下来,全没了,唉……」

    村子里的老人,向来健谈。

    放开了最开始的紧张,尤其是面对朱见深这样一个小娃娃的时候,老者的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

    「不过,老汉家的小孙子,倒是跟小公子一样聪慧,今年才十一岁,就已经考了童生了,村头的私塾先生,都说老汉的小孙子,以后一定是个举人的命。」

    看着老者一脸骄傲的样子,朱见深显得有些迷茫。

    太子殿下如今还在识字明理的阶段,对于朝廷的科举制度,自然并不算了解,而且,就算是知道了,区区一个童生,对于日常接触的至少是进士起步的朱见深来说,也未必能够理解,老者到底在骄傲什么。

    这个时候,朱祁钰适时的把话头接过来,道。

    「那倒是好事,日后中了举人,老丈一家便轻省了,只不过,要辛苦老丈一家了,这般刚刚灾后,也得出来耕田。」

    「不过,如今夏税不是已经交了吗?老丈这是在养地?」

    现如今,已经算是七月中了,朝廷的夏税六月份就已经收了上来,放眼望去,这田地当中,都是已经收割之后的秸秆,并没有种着庄稼。

    听到这番话,老者倒是有些惊讶,道。

    「公子竟知道怎么侍弄庄稼?」

    寻常的官宦子弟,可不会知道养地这回事。

    点了点头,老者继续道。

    「是啊,夏税交了,得亏是交了,不然的话,这地龙翻身,还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收成,到时候夏税交不上,老汉家里这七八亩田,怕是要再卖出去一半。」

    「公子别看如今庄稼已经收了,但是,这活儿啊,还多着呢,这地里要是放着一个月不管,那野草长上来,这地就废了,野草长得旺,新种的庄稼就活不了。」

    「所以这庄稼收了,就得翻犁,老汉这几亩田种的用心,这已经是翻了第二遍了,今儿差不多就翻完了。」

    「翻完以后,这田里的大土块,都得捣碎,越碎越好,地里的草啊,根啊,都要除净,然后再找些肥料来,一点点的犁地,这样种出来的庄家,收成才能好。」

    「这活干着干着,个把月就过去了,要是干不完就把种子播下去,明年的收成不好,老汉一家,可就得出去讨饭了,咱老百姓是穷命,讨饭就讨饭,可是明年的束脩要是耽搁了,可是不成……」

    提起种地这回事,老者越发健谈了起来,颇有几分滔滔不绝的意思。

    不过,朱祁钰听着,却不由叹了口气,道。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