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708节
    这就是底蕴,手中握有数十年来积累的人脉势力,让英国公府在经历数次失败之后,仍可有复起的机会。

    所以,在太上皇的眼中,有张辅的赫赫声名,保证英国公府的能力,有两府联合的份量,保证英国公府在勋贵中的地位,有张軏奋不顾身,毅然出使的作为,保证英国公府的忠心,他没有理由不将英国公府当做自己最倚重的臣子。

    如此一来,很多东西就悄然发生了改变,太上皇既归,自然轮不到宫中圣母继续做主。

    单纯的靠自身的势力力量,即便是焦敬有任礼暗中相助,也是被碾压的局面。

    张輗当初虽然是得罪了孙太后,但是别忘了,他之所以冒着风险,把孙太后的娘家会昌伯给扔出去,就是为了保住宁阳伯陈懋。

    单从陈懋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份天大的恩情,而在其他诸勋贵的眼中,能为了搭救自己人,得罪圣母皇太后,这样的勇气,也无疑让张輗的声望高了一截。

    这一点,在整饬军屯的那次朝会上,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要知道,任礼虽然是被临时推出去的,但是毕竟也掌握了一部分军府势力,这也是他当时有勇气闹事的原因。

    但是那一次,张輗和朱仪两个人,暗中和各家勋贵打了招呼,在朝会上默不作声,留任侯爷单打独斗,以致于最后被杨洪一阵猛攻之下,被黯然下狱。

    虽然说,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勋贵的势力再度衰弱下来,但是,英国公府却无疑重新在靖难旧勋贵当中,取得了优势的地位。

    看着在前头引路,笑意晏晏的朱仪,朱鉴瞥了一眼身旁的徐有贞,不由叹了口气。

    差距还是太大啊……

    虽然说,他刚刚在马车当中,对张輗等人这次的所作所为大加抨击。

    但是平心而论,如果说换了他在张輗的位置上,大概率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论年纪,朱仪比徐有贞还要年轻的多,但是,人家家里有爵位啊!

    一座国公府的份量,只要能够做成,别管这位国公爷年纪多轻,他在勋贵中的地位都不容忽视。

    反观自己这边,就只有一个徐有贞,看起来还愣头愣脑的,是什么样的脑子,当初能说出南迁的话,唉……

    在花厅当中寒暄了两句,张輗便直入正题,道。

    “诸位,明日便是太子殿下出阁之日,我等此前做了诸多准备,冒了诸多风险,便是为了明日,如今,梃击香案一事,虽被按了下来,但是,朝廷之上舆论已起,只要明日我等配合得当,必定能够成功拿回成国公的爵位。”

    话音落下,朱仪亦正色起身,对着在场诸人深深一拜,道。

    “为成国公府一家之事,劳太上皇数度操劳,诸位倾力配合,朱某心中,实有惶恐,然门楣荣耀,不敢轻弃,还望诸位见谅,明日若能成功拿回爵位,在场诸位,皆是成国公府的恩人,且先受朱某一拜!”

    这话说的好听,但是言下之意就是,帮忙的是恩人,要是阻拦的,那就是仇敌了……

    眼瞧着拿回爵位的事情,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位素来与人为善的小公爷,明显也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锋芒。

    爵位的重要性,对勋贵世家的重要性来说,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众人当中,陈懋率先开口道。

    “小公爷放心,明日之事,既是太上皇诏旨,亦是我等勋戚之家,共同之期望,成国公府若能拿回爵位,我靖难勋贵一脉,便如往日般,有两大公府合力支撑,往后不是小公爷依仗我等,却是我等要依仗成国公府了!”

    虽然说,如今陈懋由宁阳侯被降成了宁阳伯,但是,他的资历和战功毕竟摆在那。

    他的表态,就像他自己说的,其实是代表着靖难旧勋贵一脉在表态。

    紧随其后,焦敬也开口道。

    “不错,此事虽然重大,但是,有太上皇和圣母在,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成国公府一脉,为太上皇呕心沥血,如今爵位虚悬,我等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明日之事,定当竭尽全力。”

    和陈懋不同,焦敬是外戚,所以他和宫中的关系更加亲近,他的这番话,实际上代表着宫中圣母的态度。

    事实上,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明天的出阁仪典,除了需要大臣们的配合之外,也同样需要圣母的配合。

    有焦敬的这番表态,便说明,圣母那边,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落到了朱鉴的身上!

    这次他们聚在一起,说白了,就是一次战前统一思想的会议,目的就是让各方势力再次做出表态,以期明天不出差错。

    如今,太上皇这边的各方阵营,都已经做出了表示,剩下的,就只有朱鉴代表的文臣阵营了。

    虽然说,能够真正算是太上皇一党的文臣,如今只有朱鉴和徐有贞,但是,他们能够影响到的人,可多得很。

    尤其是朱鉴,别看他久在京外,而且最近好像在朝堂上很不受待见,可需明白的是,这位老大人,那是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走上来的。

    像是这种人,就算是再不善经营,也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脉牵连,只不过多与少罢了。

    朱鉴这段时间名声不好,但是,不代表他在朝中就没有支持者,这也是他们今天,特意将朱鉴喊过来的原因。

    不过,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朱老大人却没有跟着焦敬说话,而是沉默了下来。

    见此状况,朱仪皱了皱眉,和一旁的张輗交换了個眼神,踌躇片刻,道。

    “朱阁老,朱某知道,此事用了些手段,让阁老不喜,昨日之事,也确会令太子殿下出阁仪典,有小小波折,但是,此事我等事先得了太上皇的诏旨,并非私自而为。”

    “如今事已至此,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明日之事,还望朱阁老相助!”

    说着话,在众人惊诧的目光当中,朱仪竟然端端正正的朝着朱鉴躬身一拜,道。

    “原本,朱某不该如此为难阁老,但是,此事临时出了些差错,就在几日之前,因为一些事情,朱某惹了岳丈不悦,因此,此事岳丈恐怕不会插手,如此,朝堂舆论一事,恐怕需得阁老援手。”

    “事到如今,朱某也是迫不得已,恳请阁老看在我等皆是为太上皇出力,施以援手,无论明日事成与否,成国公府上下,必将感念阁老恩情!”

    话音落下,原本就皱着眉头的朱鉴,神色更是有些不好看。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张輗等人,见对方毫无惊讶之色,便知道他们都已经知晓此事,只将他蒙在鼓里。

    要知道,按照原本说好的,朱仪可是打了包票,胡濙会在朝堂上替成国公府说话,这件事情才推进的这么顺利。

    可现在,胡濙不出面了,那么,文臣当中要出一个有分量的人,可不是就只有他了……

    再听听刚刚朱仪的话,这哪是请求,分明是在要挟!

    这个时候,一旁的张輗也道。

    “朱阁老,是出突然,我等也措手不及,但是,诸般布置已经做好,想来,即便缺了大宗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阁老放心,此事若成,除了成国公府外,我英国公府,也必将念你援手之情!”

    这是在联合施压了……

    答应了,是两大公府的人情,可要是不答应,那可就是将两府都给得罪了!

    朱鉴望着对面的几人,神色越发的难看。

    坦诚的说,事已至此,他也知道已经很难收手了,不然的话,前期所有的付出,都会付诸东流。

    要知道,这一次为了替成国公府复爵,他们做出的准备,可不止是梃击香案这么一桩案子这么简单。

    底下付出的利益,可还没用出来呢,真要是就此作罢,就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么简单了。

    所以,朱鉴哪怕心中不满,但是也知道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然而即便如此,如今这种场面,也让他难受的很。

    这哪是求他帮忙,一个个的,分明是在逼迫。

    这一刻,朱阁老无比庆幸,自己在来的时候,提前做了准备,不然的话,可真的是要孤军奋战了。

    不过,如今……

    “小公爷此言差矣!”

    朱鉴默不作声,端起茶盏默默抿了一口,见此状况,一旁的徐有贞立刻立刻站了出来,直面对面的一众勋贵,缓声开口道。

    “为成国公府复爵,固然是我等皆所愿之事,但是,小公爷也不可否认,这件事情,是损各方之利益,乃至是拿太子殿下冒险,换成国公府一家之利。”

    “为大局计,阁老自然不会推辞,但是,越是临至大事,越当各守本分,阁老早前已经为出阁之事尽心竭力,如今小公爷却临时要求,让阁老明日出头,岂非强人所难?”

    此话一出,在场诸人的脸色均有些不大好看,似乎没有想到,小小的一个徐有贞,竟敢如此反驳他们。

    然而,还没有结束,徐有贞环视一周,继续道。

    “先前为太子备府一事,阁老在朝中奔走呼号,不惜以自身清誉做赌注,以致于如今在内阁当中备受排挤,当此之时,诸位要阁老出面代替大宗伯提起此事,可曾想过,此事之后,阁老在内阁当中如何立足?”

    “为成国公府复爵,我等自然是会尽力,但是,既要阁老以身犯险,又以如此居高临下之姿,小公爷,未免有些过分吧?”

    这一番话,说的对面脸色一阵阴沉。

    但是,朱鉴心中却暗暗高兴不已,让你们联合逼迫老夫,怎么着,被话噎住了吧?

    不过,这个时候,终究还不能撕破脸,因此表面上,朱鉴还是对着徐有贞轻轻喝了一声,道。

    “元玉,此事乃太上皇首肯,莫说是要老夫出力,就是丢官去职,又有何妨,我等同谋此事,岂可以如此险恶之心揣测诸位,平白让人笑话,还不退下!”

    “明公……”

    徐有贞明显还想再说什么,但是,看着朱鉴沉下来的脸色,终于不甘不愿的拱了拱手,重新坐下。

    有了这番打圆场的话,花厅中的气氛也总算是有所缓和。

    别人给了台阶,自然不能不给面子,朱仪拱了拱手,道。

    “阁老深明大义,朱某佩服,此事的确是朱某做的不妥当,但是,还请阁老看在朱某为家族奔走数日,一时考虑不周的份上,莫要计较……”

    朱鉴将茶盏轻轻的搁在案上,笑道。

    “小公爷不必客气,成国公府境况,老夫也略知一二,小公爷独自支撑家业,的确不易。”

    “明日之事,既然大宗伯不便出面,老夫自然义不容辞,只不过……”

    第814章 谜语人重出江湖

    花厅当中静了片刻,看到朱鉴停了下来,朱仪便打起了精神,知道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众人纷纷望着朱鉴,只见他沉吟片刻,眼神微动,开口道。

    “不瞒诸位,在老夫看来,无论是文臣武勋,都是小节,太子才是根本。”

    “然则,东宫如今幼弱,正是需要扶助之时,然而东宫备府设官,却不授职,仅有的几人,恐难护持殿下平安,此事令老夫甚是忧虑,不知小公爷对此,作何看法?”

    朱小公爷眼神闪动,立刻就明白了朱鉴的意思……

    还是好处给的不够呗!

    他早就应该想到,像是朱鉴这种在官场厮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油条,怎么可能被几句感念恩情就说动。

    不给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想要让他出力,只怕是不大可能。

    相互看了一眼,朱仪开口道。

    “阁老顾虑的是,其实原本在此事之后,我等也便会开始筹谋东宫官属,总不好叫太子殿下出阁之后,身边空无一人,如此才是我等之过矣!”

    “既然今日阁老提起此事,便说说朱某的想法。”

    “如今詹事府被俞次辅把持,若有举荐,必先由俞次辅而入,这是惯例,太子出阁,必备讲师,名单人员也是早就定了的,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会兼任右春坊官属,当初天子令萧镃兼任右春坊大学士,想来便是有此打算。”

    “如此一来,可供朝中举荐的,便只有左春坊的一干官属。”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