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640节
    “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襄王毕竟是天子皇叔,又素有贤名,虽然如今他的名声有损,但是,若没有足够的理由,就算是陛下,也不可能对他动手。”

    “成錬兄,可否帮小弟这一次,小弟代整个岷王府,也代已逝的祖父,必将铭记成錬兄的恩德!”

    话音落下,朱音埑起身,面色郑重,深深一揖,没有说话。

    然而,哪怕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朱成鍊依旧犹豫不决,眉头紧紧皱着,既没有开口拒绝,也没有开口答应。

    于是,花厅当中的气氛顿时凝滞下来,一旁的朱范址看看朱音埑,又看看朱成鍊,有心开口想要劝两句,但是,这种情况下,他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无奈的低下头。

    朱音埑就这么拱手作揖,丝毫不动,朱成鍊也就这么沉默着,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朱成鍊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道。

    “音埑……”

    “音埑!”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但是后一道,却明显带着几分严厉。

    于是,朱成鍊停住话头,朱音埑也直起了腰,三人同时朝着声音来源望去,却发现,不知何时,镇南王已经站在了侧屏风后。

    “父王……”

    “王叔……”

    “叔祖……”

    三人纷纷开口叫人,拱手行礼,但是神色却各不相同。

    朱成鍊隐隐低下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朱音埑也是一样,不过他的脸上,多了一丝愧疚。

    镇南王没有说话,只是抬步来到三人的面前,然后转身对着朱成鍊道。

    “方才你们的对话,本王在后头都听到了,成錬,你是个好孩子,你的心意本王明白,你的难处本王也清楚,这件事情,是音埑做的不对,太过为难你了!”

    “其实,你和范址二人,已经为岷王府做的足够多了,这份恩情,本王和音埑都会铭记在心。”

    说着话,朱徽煣竟也对着朱成鍊二人拱了拱手。

    虽说这只是最普通的礼节,但是,这两个年轻人却感到坐立不安,尤其是朱成鍊,连忙深深一揖,道。

    “叔祖这是说的什么话,太叔祖对我如同亲人,如今在他的灵前,有人胆敢闹事,但是我却不能替他讨回公道,我……”

    这番话说出来,朱成鍊的神色尽是愧疚,但是,他话没说完,就被朱徽煣给打断了。

    “成錬!”

    只见这位胖胖的王爷,轻轻的按在朱成鍊的肩膀上,语重心长道。

    “你不必有任何负担,我等生在天家,自然有自己该担负的责任,若是你真的能放弃代王府不管,那本王才是真的对你失望。”

    说着话,朱徽煣收回手,看了一眼朱音埑,开口道。

    “说到底,这是岷王府的事,你都能为父王做到如此地步,我们身为岷王府的子孙,若就此善罢甘休,未免有些对不起父王在世时的种种关爱……”

    见此状况,朱成鍊愣了愣,下意识问道。

    “叔祖,你打算……”

    “敲登闻鼓去!”

    朱徽煣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淡淡的开口道。

    “稍后,本王会将京中发生的这几桩事,原原本本的写信给秦王,晋王还有其他几位德高望重的藩王,让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待得他们的回信过来,无论结果如何,本王都要再次上殿,和那襄王,好好论上一论!”

    “好,王叔豪气,就该这么做!”

    这一次,别人还没说话,朱范址倒是先开口,道。

    “王叔放心,我回去之后,也跟宗学的那些同窗们说一声,让他们都给家里写信,到时候上殿,我跟王叔一起去!就不信了,他一个襄王,还真的能无法无天了!”

    这番豪气干云的发言,倒是让花厅中沉重的气氛为之一轻。

    不过,朱成鍊的神色还是十分复杂,但是,却也没有再提刚刚的事,而是踌躇片刻,开口问道。

    “可是叔祖,陛下限期您和音埑一个月之内离京,诸王的书信就算是再快,也差不多要一个月时间,这……”

    “那就不走了!”

    这一回,朱徽煣倒是平静的很,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说着,他又看了一眼朱音埑,道。

    “无非是抗旨而已,本王和音埑,在今日去宫门外请罪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打算,陛下雷霆震怒,将本王爵位削去,打入凤阳高墙,这样的惩罚我们都不怕,何况其他?”

    略停了停,朱徽煣转过头,看着朱成鍊,脸上浮起一丝笑容,道。

    “说来,这还要谢谢你,方才的时候,本王的确犹豫过,毕竟,陛下给了我父子二人台阶下,顺利的承袭王位,回到藩地好好过日子,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时间总是会抹平一切的,我有那么一瞬间,真的是这么想的。”

    “但是,看到你愿意为父王做到如此地步,本王才发现,作为父王的儿子,我竟然还不如你一个小辈……”

    闻听此言,朱成鍊愣了愣,突然之间感到有什么鲠在喉咙里,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说不出来。

    然而,朱徽煣却恍若未觉,只是叹了口气,看了看朱音埑,道。

    “只可惜,委屈了音埑,不过,生在岷王府,这就是他的命!”

    闻听此言,朱音埑也长长的吐了口气,躬身一揖,道。

    “父王此言差矣,祖父在世时,对音埑疼爱如此,若是他老人家灵前受如此折辱,音埑都能视而不见,孝道何存?”

    “不孝之人,如何做得朱家子孙?”

    “京城也好,归藩也罢,哪怕是在凤阳高墙之中,只要能够问心无愧,对得起太祖血脉,音埑,又有何惧?”

    这番话,朱音埑说的十分坚定,看的朱徽煣一阵欣慰,抚掌笑道。

    “好,不愧是本王的儿子,不愧是朱家的子孙!想来你爷爷泉下有知,也会为你而感到骄傲!”

    或许是这副场景实在感人,一旁的朱范址,人高马大的汉子,已经开始拿手帕抹眼泪了。

    另一边,朱成鍊心中的复杂情绪也越来越浓烈,他张了张口,叫道。

    “叔祖,其实我……”

    然而这一次,还是一样,刚开口说了半句话,就被打断了。

    朱徽煣再度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成錬,你不必多言,照本王说的去做,好好的回宗学读书,这件事情,你不要再管了,你和你父王,熬到现在不容易,他还在代王府,等着你学成归来,为他执掌代藩,你,莫要任性!”

    袖袍之下,朱成鍊的拳头紧紧的捏了起来,不过最终,在朱徽煣温和的目光下,他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出了岷王府的大门,朱范址和朱成鍊二人并肩而行,但是显然,二人的心情都不怎么好,尤其是朱范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走到巷口前,两府的马车早已经在候着了,站在马车前头,朱范址忽然停下了脚步,低着头沉声道。

    “成錬,我们真的要看着王叔和音埑独自去冒险,自己在宗学里待着,袖手旁观吗?”

    朱成鍊身子僵了僵,但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在下人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留下朱范址一个人站在原地,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马车晃动着向前,扬起一阵烟尘,从朱范址的身边经过,四角悬挂的铃铛声清脆,伴着少年人平静而坚定的声音。

    “我会给父王写信,你放心,襄王,一定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第757章 天天挨骂于少保

    乾清宫。

    朱祁钰坐在御案后头,底下两个绯袍老者坐在墩子上,一人面容清癯,望之而令人生畏,一人面带苦色,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

    这二人不是别人,正是兵部尚书于谦和户部尚书沈翼。

    “陛下,都察院六十二名御史已经到达各地,开始着手清丈田亩,这是首批返回来的奏疏,请陛下御览。”

    内侍将奏疏递到御前,朱祁钰翻开边看,底下于谦边道。

    “此次清丈田亩,按照之前拟定的章程,务求准确,真实,一切有迹可循,有账可查,据初步统计,各处已查出隐匿的私田,数量在十二万顷左右,大多集中在边境。”

    “除此之外,各处被以种种理由废弛,转卖的屯田,初步预计在二十三万顷左右,其中,有十七万顷,集中于边境各处,根据地方造册登记的田籍显示,这些屯田多在当地富绅名下,也有一部分,在京城勋贵及文武大臣的名下。”

    这次清查军屯,是以边境为主,但是,并不是只有边境,当然也包括各地的军屯。

    根据兵部之前存档的数据来看,如今大明境内的军屯数量,大致在九十万顷上下,其中,有七成左右,都集中在边境。

    当然,这只是登记造册的数量,实际上军屯所能够提供的税赋,远远达不到账面上的数字。

    每年因为各种理由,不能保证收成的军屯,恐怖的占到了总数的四成,甚至于,剩下的六成,收成也远远低于普通的民田。

    但是,如果按照如今于谦所说的数据来看的话,这个状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九十万顷的军屯,有二十三万顷,已经只存在于账面上,实际上则已经被暗中转卖,自然无法提供任何的税赋。

    再加上地方将领中饱私囊,挪用屯田军耕种私田,导致军屯的收成严重下降,屯田荒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过……

    将奏疏搁在案上,朱祁钰抬起头,看着于谦,问道。

    “的确令人触目惊心,不过,先生觉得,这个数字,详实吗?”

    应该说,为了这次整饬军屯,兵部做了诸多的准备,提前预想到了多种状况,并且准备了应对的措施。

    在御史们出发之前,兵部就已经根据地方官提供的田籍,以及户部,兵部留存的黄册,大致将在册的军屯数量和位置做了统计。

    这些御史到了地方上之后,先是按图索骥,找到这些田亩所在的位置,确定是否仍在耕种,然后核对户主,耕种之人,最终形成汇总。

    这个流程,是相对简单的,毕竟,田地就在那里跑不掉,尤其是登记在黄册上的土地,在就是在,荒废了就是荒废了,只要御史真的到了地界,这是做不得假的。

    有出入的,无非是转手的次数,以及田地的归属这些问题而已。

    不过,朱祁钰看完之后,仍然觉得,这个数字和真实的情况,应该有不小的差距。

    倒不是他觉得底下的御史们办事不认真,而是……

    “陛下,恕臣直言,军屯废弛的真正数量,只怕要比如今回报上来的,要多得多!”

    这回说话的不是于谦,而是一旁的沈翼。

    这位户部尚书拱了拱手,开口道。

    “此次清查军屯,臣和于少保清查了之前的黄册,军费和田赋数量,臣发现,从洪武年间到如今,朝廷的税赋在逐年增长,但是,边军的供养军费,也在逐年递增。”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