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596节
    似如今这般君臣对峙的状况,着实是少见的很。

    然而, 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春猎之后行出阁礼,已然是朝臣们最大的让步了。

    即便是朱祁钰将太子的身体状况搬出来,也难撼动这些大臣坚定储君地位的决心。

    可以说,除非这个时候,朱祁钰动用天子的权威强压下来,不然的话,朝臣们是绝不会改变主意的。

    毕竟,对于朝臣们来说,太子先是储君,然后才是一个四岁的稚童,而且,不是自己的孩子,自然不疼。

    更不要提,如今的这位太子, 哪怕该疼的人,也未必疼。

    所以实质上,到了如今,要么天子动用权威强压, 要么就只能妥协让太子早日出阁,没有其他的办法。

    而在场的诸多大臣其实心中多多少少都有数,强压着朝臣按头做事这种办法,并不是天子愿意用的,因为用的多了,会使得君臣离心,进而让朝廷日常的政务出现问题。

    局面僵持,气氛变得有些冷淡,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天子率先打破了这对峙的局面。

    不过,天子既没有让步,也没有强压,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朱仪,沉声道。

    “此疏既然是护驾将军朱仪所上,缘何进殿之后,一言不发?”

    于是,众臣的目光都落在了一旁年轻的朱仪身上, 多数人的神色,都忍不住浮起一丝忧虑。

    看这个样子, 天子是有些被惹怒了, 又不好对着在场的众臣发火,所以,只能挑软柿子捏了。

    说到底,朱仪是上奏疏的人,如果他扛不住天子的压力的话,那么,这件事情说不准还真的会再生波折。

    然而,让众臣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天子明显有些不善的口气,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不卑不亢的上前,拱手道。

    “回禀陛下,此疏虽是臣所上,但是臣官职低微,虽蒙召见得至御前,但未得陛下垂问,亦不敢随意开口。”

    这番话说的十分恭敬,但是,却也不难听出其中的疏离之意。

    在场的众臣对视一眼,皆忍不住叹了口气,他们早就听说,成国公府早些时候和陛下生了嫌隙,所以才会接受上圣皇太后赐婚,和英国公府联姻。

    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看如今的状况,恐怕不止陛下对成国公府不满,只怕这朱仪心中,对于陛下也有怨气。

    “不敢?”

    果不其然,天子轻哼一声,脸色一沉,将面前的奏疏合上,冷声道。

    “朱将军这奏疏都递到朕的御前,还有什么不敢的?”

    谷阷

    “哼,官职低微,好一个官职低微,一個护驾将军,上一份奏本,能惊动得一干侯,伯联名其后,就连礼部的大宗伯,也愿附骥尾,朕可真是找了一个好的护驾将军啊!”

    说着话,朱祁钰的目光在朱仪和胡濙的身上逡巡了片刻,若有所指的道。

    “朕没记错的话,朱将军,你家的夫人,是胡尚书的女儿吧?”

    这话就差明着说朱仪和胡濙二人暗中勾结了,可见天子此刻的情绪又多么激动。

    然而,面对如此沉重威势的天子,朱仪却依旧不卑不亢,跪倒在地,道。

    “陛下明鉴,胡尚书的确是臣的岳父,但是,臣自幼受家父教导,凡朝廷大事,不可掺杂个人私情。”

    “臣之所以会上此疏,乃是一心为朝廷,为陛下,为东宫计,国本奠安则社稷固,东宫出阁则朝局安,太子贤德则万民敬服,上辅陛下,下安百姓,实是万民所期,群臣所望。”

    “正因如此,臣虽位卑,甫一上本,各勋臣及大宗伯均愿联名启奏,此诚群臣之心也,与臣内子无关。”

    这番话说的平静,但是,却显然更让天子生气,只见上首天子冷冷的望着朱仪,道。

    “巧言令色!”

    “你还敢跟朕提你父亲,当初鹞儿岭一战,你父丧师辱国,受制奸宦,轻敌冒进,致虏贼断我军辎重,围困土木,令上皇蒙尘,宗庙殆危。”

    “朕念及其过往功劳,准你为父扶灵归京,以国公之礼下葬,却不曾想,你丝毫不感念天恩,如今竟敢私自勾结重臣,妄议朝事,实乃居心叵测!”

    这番话说的疾言厉色,显然已是怒极,其中的一些词语,光是听着,便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朱仪毕竟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对天子盛怒,自然不可能不惧,不过,他虽身子都在微微发颤,但是,却依旧挺直脊背,道。

    “陛下明鉴,臣父之罪,愿听朝廷处置,然而这与太子殿下出阁之事是两回事,臣虽官职低微,但终归是大明朝臣,上疏言事乃是一心为朝廷计,并无私心。”

    “至于私自勾结重臣,更是万万不敢,此疏之所以有诸臣联名,实是因朝廷上下所期一致,欲令陛下明鉴臣等之心,万民之望。”

    “陛下天恩浩荡,臣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之处,正因如此,臣才不得不冒死上疏言事,令陛下如此动怒,实是臣考虑不周之故,有大不敬之罪。”

    “臣愿就此辞去官职,归府待参,惟愿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以朝局民心为重,早令东宫出阁,此臣之所愿,亦朝野上下军民百姓所愿也!”

    面对天子的呵斥,可以看得出来,朱仪虽然害怕,但是,却不愿低头,甚至于,在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摘下了头上的官帽,深深叩首。

    然而,这副姿态,却无疑令天子怒意更盛,直接道。

    “朱仪,你放肆!”

    “难道说,你当真以为,朕不会废了你成国公府的门楣吗?”

    “臣不敢!”

    朱仪身子微微发颤,但是,声音却努力在保持平稳,道。

    “天下爵位皆是陛下所赐,是存是废,在陛下一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不敢有丝毫怨言。”

    “但臣仍然要说,无论陛下如何处置臣与成国公府,皆与东宫出阁无关,成国公府的门楣存否,臣不敢置喙。”

    “可只要臣仍是大明臣子,便当谏陛下,早日命东宫出阁读书,奠安储本社稷,此臣之本分也,望陛下纳谏!”

    第709章 铁骨铮铮朱小公爷

    文华殿中,随着朱仪俯首拜倒,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顿时让殿中的气氛更加变得凝滞起来。

    底下一群大臣的目光,在天子和朱仪之间不断逡巡,心中既是意外,有觉得有几分佩服。

    朱仪这可真的是豁出去了!

    在场的老大人们都是人精,所以,他们在看到朱仪奏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大致猜出了朱仪的用意。

    奏疏里说了两件事情,其一请早定东宫出阁之期,其二是重设幼军。

    这两件事情的政治目的都非常明显,储本安定是一桩大功劳,虽然及不上册立之功,但是也足以让朝堂上不再计较朱勇鹞儿岭一战的失败。

    但是,想要达到这一点,得有个前提。

    那就是提就是,这件事情要办成,如果仅仅是上了个奏疏,到最后天子一句以后再议就敷衍了过去,那么说什么也是白搭。

    所以,就得造声势,得想法子,让天子不得不正视这份奏疏,而不是敷衍虚应过去。

    可是,单凭所谓的大义名分,想要让人跟他一块冒险,显然并不现实,于是,便有了接着太子出阁,提出重设幼军的建议。

    或许东宫出阁,并不能给勋贵们带来实际的立刻见效的利益,但是,附属于东宫的幼军,却是一条勋贵子弟们的晋身之阶。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自己主导的地位不被抢夺,朱仪还说动了自己的岳父,礼部尚书胡濙保驾护航,联名其后。

    如此,便有了众人面前的这份奏疏。

    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猜测的事,前后一联系,很容易就能想明白,但是,这也足够让众臣感叹这位小公爷的魄力。

    要知道,阻碍成国公府复爵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朝中群臣的阻力,其症结在于朱勇丧师辱国,间接导致了土木之役的祸患。

    另一个,就是来自天子的阻力,还是那句话,成国公府能否复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心意。

    当初的朱仪,正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努力讨好天子,但是后来,或许是阴差阳错,种种因素的干扰之下,让成国公府弄巧成拙,反而得罪了天子。

    当然,站在这個殿中的群臣,其实都明白,当初的选秀之事,绝非是两边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真正的原因其实归结下来,还是来自于朝堂上,那个时候,土木之役的余波犹在,朝臣对于朱勇的怨念很深,而天子刚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群臣闹一场风波。

    可偏偏朱仪又不肯安分守己的待着,一直四处奔波,上蹿下跳的想要复爵,这便导致了最终朱仪遭天子训斥,命他以国公礼将朱勇下葬的结果。

    至于再后来,其实很多事情,就都身不由己了。

    天子不肯按照惯例给予朱勇郡王追谥,便等同于抹杀了朱勇半辈子的功劳,这就像是一个政治信号,似乎昭示着成国公府的没落。

    勋贵的圈子里,很多时候比文臣更现实,这件事情一出,各家府邸对成国公府都变得冷淡起来,尤其是以前结怨过的,更是肆无忌惮的侵占成国公府的田产,宅邸等等产业。

    这个时候,上圣皇太后恰好出手,赐了一桩婚事,让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联姻。

    这种情况下,哪怕仅仅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困境,成国公府,其实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谷贤

    但是,这条路一走上去,再回头可就难了。

    所以,事实上,对于成国公府来说,现在解决朝臣的阻力其实还是相对简单的,怎么让天子同意给成国公府复爵,才是最难办的事。

    诚然,推动东宫出阁是大功一件,但是,即便是要酬功,具体要怎么酬,也还是天子说了算。

    所以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朱仪,更应该小心翼翼的不能太过惹怒天子。

    可如今,瞧瞧这位主都干了什么,不仅一句话说的比一句过分,惹得天子连要“废掉成国公府”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还不止,看着朱仪说完话之后,将刚刚摘下的官帽放在一旁,然后恭敬的叩首三下,起身直接告退的身影,老大人们心中更是一颤。

    这可真的是在赌命啊!

    要知道,天子只是不愿意和朝臣发生正面的冲突,但是,这并不代表,真的发生了冲突之后,天子没有能力镇压。

    朱仪现如今,算是把天子架在这了,他倒是在朝堂上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公,不惜把自家爵位都拿出来当赌注,也要争取太子早日出阁的忠心形象。

    但是,从天子的角度来看,这是赤裸裸的在打天子的脸。

    万一天子要是真的下了狠心,不顾朝臣的劝谏,借此机会彻底将成国公府给废了,想必,满朝上下,也不会有人真的下死力气去为一个摇摇欲坠的成国公府跟天子作对。

    相反的,或许老大人们还会觉得,既达到了太子出阁,储本稳固的目的,而且还让天子淤积的怒火有了一个宣泄的去处,顺手还能再给勋贵一个打击,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不得不说,朱仪这一次,真的是兵行险招。

    若是局势发展的良好,自然是成国公府成功复爵,可若是发展不好,那结局恐怕是……

    果不其然的是,看着朱仪自顾自退出殿中,一副孤忠蒙冤的样子,天子的脸色愈发难看,厉声叫道。

    “怀恩!”

    “奴婢在!”

    “即刻前去传旨,护驾将军朱仪,言行狂悖,行为失当,甚是朕心,即日起罢去官职,贬为庶民。”

    “其父成国公朱勇,受制权奸,轻敌冒进,丧师辱国,令我大明数万官军葬身鹞儿岭,实是大罪,着即日起削去其成国公爵位,收回世袭铁券!”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