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383节
    将手里的银刀搁在一旁,抬手揉了揉额角,也先侧身对着伯都王问道。

    “昂克和阿剌他们那边,可有什么动静没?”

    伯都王上前一步,脸色同样有些为难,但还是如实道。

    “太师,昨天和谈不欢而散之后,几个首领虽然没说出来,但是心中都有所不满,昂克和阿剌都委婉的表示,想要尽快撤军。”

    “冬季就快要来临了,很多部族里都只有老弱,不少部族,都已经私下开始相互掠夺,没有青壮的部族,很难熬下去了。”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太上皇回了京,茶马互市一开,还能想法子换些粮食,茶叶,冬日里,族人们也能多活下来也。”

    应该说,罗绮的眼光十分独到。

    虽然说沙窝一战也先兵败,甚至左臂都被人砍掉,但是正因如此,他对于其他几个部族首领的防备更甚,种种手段之下,在瓦剌军中的掌控力,却比往昔更盛。

    这次和谈中的种种“变故”,其实都是也先预先安排好的,所为的,无非就是软硬兼施,想要多要些好处而已。

    不过,也先心里也清楚,刚不可久,这些部族首领虽然畏惧他的手段,一时不敢多说什么。

    但是迟迟拖延下去,他们终有一日会闹出乱子。

    微微感到有些头疼,也先再度叹息一声,道。

    “这些人啊,只看得眼前小利,谈判谈的是耐心,早早的上赶着去,只能什么也拿不到,我好意为他们着想,想多要些贡使分给他们,反倒遭怨”

    见此情况,伯都王道:“太师的好意,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担心这些使团顽固不化,一直拖延下去,反倒不美,毕竟现如今,是咱们这边局势恶劣些。”

    也先一阵不悦,道:“难道他们堂堂的太上皇,还不值得几百个贡使的赏赐不成?”

    伯都王一时没了话说。

    这个时候,底下的卜列革犹豫了一下,却小心翼翼的道。

    “太师,今天我去接那些使臣觐见太上皇的时候,看到了些事情,觉得应该禀明太师”

    说着,卜列革将自己早上见到的场景描述了一遍。

    也先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问道:“你说,他们把营地都快搬空了?”

    卜列革点了点头,道:“我当时问了那使臣,他们说是拜见太上皇,要多带些物事,让太上皇的日子舒适些。”

    “但是,那里面有好多大米,茶叶,鱼肉等粮食,我回来的时候随口问了纳哈出,他说那些东西,一路上都是使团的口粮。”

    “纳哈出还说,使团给太上皇的带过来的,本都该是宫里赏赐的那些金贵龙袍靴帽之类的御物。”

    也先顿时眉头紧锁,有些烦躁的在帐中踱来踱去。

    见此情况,伯都王也忍不住问道:“太师,他们不会是要”

    话没说完,也先似是下了决断,抬手止住了伯都王的话头,对着卜列革问道。

    “他们现在人在哪里?”

    卜列革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已经回营帐了。”

    于是,也先看了一眼伯都王,道:“走,我们去他们的营帐看看。”

    因为双方一直在筹备和谈,所以为了方便,也先的中军大帐离使团的营帐并不算远。

    没过片刻,也先就到了他们的帐外,隔着远远的,也先就听到帐中传来一阵争论声。

    声音很高,几乎是在吵架。

    所以也先压根不用走的太近,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我是使团正使,当有专断之权,贡使一事,太上皇已有话传下来,并非不可以谈,要知道,错过了这次机会,我等不知还要等几个月,才能再有机会回来迎复。”

    这是朱鉴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烦躁,但是还是压抑着情绪。

    接着,李实那个死板的声音响起,道。

    “朝廷早有诏谕,太上皇在迤北,所传下的一应口谕圣命,俱不得遵。”

    “大人虽为正使,但是擅自约定条件,乃是僭越,也先既然执意如此,我等自当回转京师,禀明天子,再行定夺。

    然后,是罗绮有些犹豫不定中带着一丝惊惧的声音,道。

    “朱大人,这件事情的确事关重大,不可擅断,还是先行回京,再图后计,何况,昨日和谈,伯都王便有扣留我等之意,随后也先便提出如此要求,若在拖延下去,恐生事端。”

    “这”

    朱鉴的口气也弱了下来,声音中带着一丝犹疑,道:“可是”

    刚说了一半,李实的声音就再度传来,道。

    “大人,没有可是,你莫忘了,许彬等人擅做主张的后果,大人要冒险,不要拖着整个使团陪葬。”

    也先此次过来,虽然是轻车简从,没带几个人。

    但是他一身瓦剌贵族服饰,自然也是惹人注意的很,虽然如今天色已经擦黑,但是还是没过片刻,就被人发现了。

    当下,便有几个使团卫士带着警惕走上前来。

    同时,一个使团卫士立刻钻进了营帐,于是,争论的声音立刻就停了下来

    第481章 断章取义的一把好手

    天色微黑,营帐当中已经掌起了灯。

    争论声停下之后,安静了片刻,旋即,帐子再度被掀开,朱鉴从帐子当中出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李实和罗绮二人跟在他的身后,脸色也平静的很,就好像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天色如此晚了,太师大驾光临,吾等有失远迎。”

    朱鉴带着人,快步来到也先的面前,拱了拱手,脸上笑意浓厚,热情的很。

    这番神色,和刚刚帐中传出来的情绪反差太大,让也先一时未适应过来。

    愣了片刻,也先方道。

    “是我失礼了,今日你们去拜见太上皇,我本该随行拜见,但是军中事务繁杂,没能同去,这边事情处理完了,便到了这个时辰。”

    “刚刚卜列革来回我,说你们已经回营,我便过来看看,不知太上皇可有敕谕吩咐下来?”

    许是因为刚刚听到的内容,让也先心中有所不安,所以没两句话,他就开始打探起消息来。

    这……

    朱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颇有几分犹豫。

    双方都心知肚明,在瓦剌的地界上,他们去拜见太上皇,周围都是瓦剌的重兵把守。

    对于也先来说,想要知道谈话的内容,简直是毫无难度。

    但也先还是开口问了,这不是在问太上皇到底吩咐了什么,而是在问,使团到底是什么打算。

    不过,朱鉴犹豫不决,一旁的李实却毫不客气,直接了当的便道。

    “劳太师动问,太上皇确有敕谕传下,他老人家吩咐我等,一切当以祖宗社稷天下生灵为重,不必过分顾忌其他。”

    也先的神色顿时变得有些犀利起来。

    他当然知道,太上皇到底说了什么,当时的原话是。

    “……若朕久在迤北,大明瓦剌必再起战事,十数年间必难安宁,朕身不惜,祖宗社稷天下生灵却重……”

    结果现在被李实掐头去尾的说出来,却完全变了味道。

    所以,这就是使团最终的决定吗?

    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抹寒光,也先问道:“朱大人,果真如此吗?”

    朱鉴没有说话,一旁的罗绮却道。

    “太师明鉴,太上皇金口玉言,我等岂敢胡言,先前太师曾说要增加贡使,我等商议过后,虽不减和谈之诚意,但无奈并无权限决断。”

    “因而我等本打算,明日向太师辞行,回京禀报天子之后,再来与太师商谈,不意如今太师深夜前来,倒是省了一番工夫。”

    这话说出来,不止也先措手不及,朱鉴也皱起了眉头,轻轻的瞪了罗绮一眼。

    场面的气氛有些尴尬,也先盯着朱鉴,继续问道。

    “朱大人,我没记错的话,你才是使团正使,何以让两位副使答话,你却不发一言?

    朱鉴远本就有些犹豫不决,如今更是骑虎难下。

    事已至此,李实和罗绮两个人都把话摆到了这种程度,他要是否认,就是坐实了使团不和,之后的谈判必然落于下风。

    何况,不得不说,刚刚争论之时,朱鉴自己也底气不足。

    有许彬等人的前车之鉴,擅自决断这种事情,他自己也矛盾的很。

    所以实际上,现在的局面是,朱鉴被两个副使给将了军。

    因此,在经过一番挣扎之后,朱鉴脸上带着一丝无奈,拱手道。

    “太师所提条件,我等确难决断,需上禀天子方可,太上皇今日亦有所言,他老人家虽想早日回京,但是既已禅位,便不预朝务,故此,我等便决定先行回京,待取得天子允准之后,再来和谈。”

    说着,朱鉴瞥了一眼李实和罗绮,一副被赶鸭子上架的样子,拱手道。

    “仓促决定,本想明日向太师说明,没想到太师此刻前来,是我等失礼了。”

    也先的神色越发阴沉手里的拳头攥了攥,又松了下来,面对于这帮人断章取义的功力,他竟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短暂的沉默了片刻之后,也先忽然想起,刚刚临来之前,卜列革对他叙述的场景。

    于是,他抬步绕着使团的营帐走了几步,随后转身问道。

    “朱大人,我观你们营帐四周,多数物事粮食都已不再,这番准备,倒不像是临时之间,仓促决断啊……”

    面对也先带着怀疑的神色,朱鉴倒是坦然的很。

    他方才只不过是夹在两边难以决断,此刻已然下了决定,应付这些质问,当然是不在话下。

    “太师多心了,我使团此次前来,除了和谈之事,还为觐见上皇而来。”

    “迤北毕竟是苦寒之地,太上皇金尊玉贵,太师虽尽心侍奉,但此处衣食住行皆难比京师。”

    “吾等身为臣子,自不能坐视太上皇受苦,区区物事粮食,自当尽力侍奉,以报君恩。”

    也先皱着眉头,望着朱鉴的脸色,似乎想要从中看出一些什么。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