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277节
    任礼完全可以主张,他只是受人蒙蔽,秉公断案而已。

    如此一来,仅凭薛瑄的一纸供词,信服力便不够了。

    平白变成吵嘴仗的骂架了,谁也没有办法驳倒对方。

    那么最终,能够给陈懋定的罪名,最多算是失职,能够追究他的,最多是在审讯过程当中程序有所不当,私下见过犯人而已。

    但是这些罪名,对于一个战功累累的国侯来说,想要让他再无翻身的余地,还远远不够。

    现在的情况就是,会昌伯担下了最关键的勾连宗室的罪名。

    换而言之,处置了会昌伯,就必须要轻判宁阳侯。

    所以,孙太后这是,弃车保帅?

    还是说,他们真的起了内讧?

    朱祁钰的目光不着痕迹的落在任礼的身上,一时之间,竟也无法辨别。

    思忖片刻,朱祁钰开口问道。

    “诸位觉得,任侯之言,可有理否?”

    在场的众臣都有些踌躇。

    孙太后的这一趟,虽然明面上没有插手干预,但是实际上还是给了他们压力的。

    谁都不是傻子。

    这位上圣皇太后,如果真的毫不在意这个案子的结果,那么安安稳稳的待在慈宁宫就是了。

    她特意跑这一趟,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告诉他们,不要太过分了!

    联系起刚刚出京不久的使团,众臣的心中似乎隐约有些明白过来。

    恐怕,这位圣母太后真正想要保的,恐怕并非是会昌伯,而是宁阳侯。

    她老人家这回,连会昌伯都舍了去,那么在这件案子上,便没有人再能指责她有私心。

    如此一来,如果朝廷还是要坚持重判宁阳侯,她再出面说情,可就不好办了。

    对视了一眼,金濂谨慎上前,开口道。

    “陛下,宁阳侯等人是否提前知晓真相,尚不可定论,但是他审讯过程中私下开堂,却是事实。”

    “至于任侯所说,薛瑄蓄意诬告,臣以为同样不可妄下定论,且不言薛瑄并无陷害宁阳侯的动机,单说御审之时,薛瑄竭力劝谏陛下之言,便足可见其为维护天家和睦,已不顾个人生死荣辱。”

    “如此诤臣,当不会行此妄悖之事!”

    朱祁钰眸光闪动,扫了一眼底下的众臣。

    果然,孙太后这趟没白来。

    文臣这边,已经从主张重判宁阳侯,转变成了力保薛瑄。

    心中默默将刚刚的局面又过了一遍,朱祁钰心中便有了计议,开口问道。

    “那既然如此,诸位觉得,这件案子到底怎么来判,更加合适呢?”

    这……

    案子是刑部来主审,所以金濂是躲不掉的,沉默了片刻,见殿中无人开口,他只得继续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既然案情有所不明,那么不妨接着再审,直到审清楚为止。”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再审也是无用了。

    宁阳侯等人必定会咬死,他们就是受了蒙蔽,不知真相,所以失职错判。

    甚至于,私下审讯广通王等人,他们也不会否认,因为这些都不过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

    但是最关键的离间天家之罪,却已经没有办法坐实。

    淡淡的扫了一圈,见众臣都是如此态度,朱祁钰的脸上忽然浮起一丝笑意,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审了,诸位卿家既然都觉得,宁阳侯等人只是错判,那么就照此结案吧!”

    金濂眨了眨眼睛,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天子真的,就这么就让步了?

    下意识的,金濂开口问道。

    “那宁阳侯等人究竟如何判决,还请陛下示下。”

    朱祁钰瞥了任礼一眼,开口道。

    “宁阳侯陈懋,审讯不当,失职妄判,私开公堂,降为宁阳伯,罚俸一年,卸去一切官职,回府静思。”

    “成安侯郭晟,身为勋戚,擅自插手宗务,一同罢去官职,罚俸一年,驸马都尉焦敬同罪,削为半俸,禁足三月,以儆效尤。”

    “至于薛瑄……”

    在一众文臣紧张的目光当中,朱祁钰叹了口气,淡淡的道。

    “判案不公,审案不明,念及其为国忠心,罢去官职,致仕归乡吧!”

    这个结果,应该算是双方都比较满意的。

    天子没有再提什么离间天家,也没有再提薛瑄对宁阳侯等人的指控,算是心照不宣,给了宽赦。

    因此,底下的人也都识趣的不再多说,喊了一声:“陛下圣明!”

    这件案子便算是到此结束。

    当然,对于一众老大人们来说,心中到底还是存了一丝疑惑。

    要知道,对于天子的心思,他们大略也能摸到一些,本应该是没打算要恩赦的。

    但是如今,难不成真的是被迫做了退让?

    不过无论如何,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于是众臣告了声退,便各自离去。

    待得人都走的干净了,朱祁钰的脸色忽然变得玩味起来,伸手一招,将成敬召了过来,开口问道。

    “范广回京了吗?”

    成敬恭敬的回答道。

    “回陛下,靖安伯月前已卸去大同副总兵之职,三日之前,刚刚回京,如今正在府中候诏。”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召靖安伯范广,大同伯陶瑾入宫觐见,另外,把舒良也叫回来。”

    “你再去内阁一趟,命内阁拟诏,罢去驸马都尉石璟后军都督府都督一职,命靖安伯范广代掌后军都督府事,罢去成安侯郭晟中军都督府都督一职,命宁远侯任礼代掌中军都督府事。”

    “罢去昌平侯杨洪宣府总兵官一职,召回京师,命掌右军都督府事,提督京营,罢去大同伯陶瑾都督同知一职,命其接任宣府总兵官,代替杨洪镇守宣府。”

    第334章 幸不辱命

    英国公府。

    张輗今日也没有去上衙,早早的告了假,在府中等候消息。

    和他在一起的,是一个锦袍中年人,乃是这一代的定西侯蒋琬之父蒋义。

    二人在一块说着话,但是张輗的脸色却颇有些忧虑,心不在焉的。

    不多时,外头有下人进来禀报。

    “二爷,宁远侯到了。”

    张輗这才精神一振,连忙开口道:“快请!”

    很快,任礼的身影出现在大堂前,张輗和蒋义同时起身往前相迎。

    任礼大跨步的走进来,拱手为礼,直接道。

    “二爷,幸不辱命!”

    张輗微微一愣,旋即脸上浮起一丝喜色,强压着心中的激动之意,试探着开口问道。

    “保下来了?”

    任礼矜持的点了点头,道:“二爷,还是进去再说吧。”

    于是,三人回到厅堂,各自落座,有小厮奉了茶水上来,任礼才仔仔细细的将今日发生的一切,都细细的说了一遍。

    “……经此一事,短时间内,陈侯怕是要安分待在府中了,郭侯虽然没被降爵,但是也被夺了五军都督府的差事,所幸的是,焦驸马没什么大事,只被罚了半俸。”

    说着,任礼叹了口气,道。

    “只可惜,会昌伯没能保住,薛驸马也受了牵连,被禁足府中,圣母那边,怕是心里会不舒服。”

    面对任礼的担忧,张輗大手一挥,开口道。

    “会昌伯之事,的确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任侯也不必担心,事到如今,老夫也不瞒任侯。”

    “搭救陈侯的这个法子,虽然是我们想的,但也是得了圣母她老人家允准的,既然圣母在殿中没有多说什么,便说明她有这个准备,不会因此而怪罪你的。”

    任礼的脸上这才露出些许轻松之色。

    那一日,张軏等人到了他的府上,让他出面搭救陈懋,并许下了重诺。

    声称只要他能够成功救出陈懋,那么英国公府这边,便会竭力推他为勋戚当中的话事人。

    说实话,任礼当时着实犹豫了一阵。

    他出身于燕山卫卒,勉勉强强也算是跟着太宗皇帝起家的人马,但是要论身份,跟英国公府这种老牌勋戚,根本就是天差地别。

    人家都已经有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券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卒子。

    虽然这些年,他沙场搏杀,也挣回了一份爵位,但是他心里清楚,在这些讲究资历的老牌家族当中,他还是被轻视的。

    如今有一个机会,能够让他成为这些老牌勋戚的话事人,哪怕只是依仗英国公府的势,短暂的做主一段时间,也足够让他心动了。

    但是他也清楚,这并不容易。

    天子那边,明显不想放过陈懋等人,这个时候给他们去转圜说情,摆明了是跟天子作对。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