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203节
    不过,他没发现的是,在他离开之后,酒楼门前,原本坐着喝茶的两个茶客,也立刻起身,悄悄的跟了上去。

    另一边,舒良坐在宽大的轿子里头,眉头皱的紧紧的,刚刚在包间里头,杨善的一举一动,都被他重新过了一遍。

    正在这么出神想着,轿子行到了一个僻静的胡同里头,这个时候,原本平稳的轿子忽然一停。

    紧接着,外头的随从小心的掀起半边帘子,道。

    “厂公,前头有位老大人拦路,说是要寻您。”

    舒良将帘子彻底掀开,顺着随从指着的方向望过去,却见一个身着绯色官袍的老者,静静的站在前头。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分别不久的礼部尚书,胡濙!

    第242章 胡濙的目的

    礼部的公房当中。

    舒良和胡濙分主客而坐,面前各自摆着一杯香茗。

    茶香缭绕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舒良是被胡濙请过来的。

    对于这位大宗伯,舒良一直都保持着十分的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老人家的资历,更是因为他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手段。

    时至今日,和胡濙同一辈的人物,死的死退的退。

    唯独这位礼部尚书,不显山不露水的,稳居七卿之位,还捞了个少傅。

    不过,虽然说是胡濙请舒良来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却好整以暇的品着茶,丝毫都不着急开口。

    片刻之后,最终还是舒良先按捺不住,开口道。

    “今日之事,多谢大宗伯了。”

    凭他的眼力,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酒楼当中的一番举动,是胡濙刻意为之。

    为的,只怕就是给他解围

    想了想,舒良旁敲侧击,道。

    “大宗伯,关于杨善此人,不知您如何看待?”

    关于杨善等人的密谋,舒良已经撒下人手调查了许久,但是对方十分谨慎,舒良又害怕被对方发现,打草惊蛇,所以一直以来,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但是前番,老天官致仕一事,却给了他些许灵感。

    杨善等人不论密谋什么,无非是围绕着太上皇而已。

    这件事情,说到底是国事,凭借几个寺卿监院级别的官员,哪怕背后有勋戚推波助澜,也终究绕不过朝议。

    官当中脉络复杂,但是说到底,也无非是从最顶级的这帮老大人门下迁延出去。

    七卿老大人们对于朝议的控制力非同一般,想要将这件事情办成,必是要争取他们的同意的。

    换句话说,他们要成事,必是要往上层去渗透,上下联动发声,把握才更大些。

    就譬如上一次廷推阁臣,他们想要推选许彬入阁,就是一次尝试。

    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他们也必会想法子和这些老大人们接触。

    老天官很可能就是不想趟这趟浑水,才迫不及待的急流勇退。

    那么如此一来,作为在朝时间最久,根基最为深厚的胡濙,就没有道理,对于这件事情毫无察觉。

    尤其是今天,胡濙在酒楼当中的表现,更是笃定了舒良心中的猜测。

    胡老大人放下手里的茶盏,神色略有些复杂,沉吟片刻方道。

    “此人,心思缜密,善交际,有手段,敢冒险,颇有功业之念,凭老夫这些年的经验,似他这般人,要么位极人臣,要么死无葬身之地。”

    叹了口气,胡濙道。

    “老夫这一辈子,都不喜弄险,对他,老夫并无太深的接触,也并不想和此辈弄险之人为伍。”

    出乎舒良意料的,胡濙没有绕什么圈子,直接了当的就给出了他的结论。

    听出胡濙话语间隐约的撇清之意,舒良便知道,这位大宗伯不会再给出更多的消息了。

    胡濙历仕四朝,身居高位,他不想说的事情,舒良是无论如何也套不出来的。

    因此,舒良便也不再纠缠,道。

    “大宗伯特意在路上拦下咱家,不知是有何事?”

    像胡濙这种老狐狸,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缘无故的,他又是给舒良解围,又是将他从路上拦下来,必定是有什么事情找他。

    胡濙苦笑一声,叹了口气道。

    “此处无人,老夫也不瞒公公,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毕竟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到了老夫这个年纪,功业富贵都是过眼云烟,所忧心者,无非是自家儿女罢了。”

    “想来公公也知道,之前,张太皇太后做主,将老夫最小的女儿许配给了成国公府的小公爷,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土木一役,成国公战死,我那女婿也受了牵连,门庭冷落。”

    “老夫这看着,心里一直不是滋味,公公一向在皇上面前得宠,老夫今日方才舍下颜面,想请公公帮忙。”

    原来是这件事情

    舒良心中闪过一丝明了,都说这位大宗伯老来得女,宝贝的紧,看起来倒真是不错。

    不然的话,凭他老人家明哲保身的性子,又岂会愿意趟这趟浑水。

    心中如此想着,面上舒良却是露出一丝诧异,道。

    “大宗伯这是何意?咱家没记错的话,成国公府的小公爷,前些日子刚和丰国公他老人家联合为朝廷捐银,博得了满朝赞誉,皇爷也亲封了小公爷护驾将军之职,何来的门庭冷落?”

    听到舒良对朱仪的称呼,胡濙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

    “舒公公何必明知故问?”

    “成国公府之前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我那女婿虽说也有了护驾将军这么个差事,可毕竟没了爵位,在之前交好的勋戚之家面前,不免要抬不起头。”

    “我那女婿还要,毕竟日日在衙门里头,但是却苦了我那女儿,身为大妇,迎来送往的,免不了要遭人白眼,说到底,在勋戚圈子里,还是得有爵位支撑,才有底气啊!”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舒良要再装糊涂,就说不过去了。

    面上露出一丝难色,舒良道。

    “大宗伯容禀,非是咱家不肯帮忙,只是这桩事情非同小可,成国公府的爵位,为何一直迟迟没有论断,想来大宗伯比咱家要清楚内情。”

    “咱家如今虽掌着东厂,可这桩事情,必是要上朝议的,咱家着实是不好插手啊。”

    胡濙既然找舒良来,自然是早有打算,见状便道。

    “公公误会了,老夫并非是想要让公公替成国公府出面说话。”

    “朝议之事,终归老夫在朝这么多年,还是有几分人脉,只不过这件事情,除了要过朝议,天子那边,才是重中之重。”

    话都说到了这,胡老大人索性也就挑明了,道。

    “不瞒公公,前番丰国公来寻我那女婿,说要在陛腾了一番,可这事情,到了最后,却始终没了下。”

    “公公深受陛下信重,不知对于成国公府的处置,公公可曾听陛下说起?”

    舒良明白了,这位胡老大人,并不是指着他能帮什么忙,而是想要透过他,看看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真实态度。

    事实上,在胡濙原本的打算当中,他并不打算让成国公府在这个时候冒头。

    但是无奈,那丰国公李贤在中间横插了一杠子。

    从那日在成国公府不欢而散之后,胡濙就知道,成国公府被天子盯上,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胡濙并不清楚,天子会以何种形势将成国公府推向台前,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就和丰国公府一样,必然不会是什么愉快的方式。

    而且,拖得越久,可能后果越难以把控。

    在已经不可能明哲保身的情况下,静待时机很有可能会变成坐以待毙。

    因此,与其这么提心吊胆的干等着,胡濙最终还是决定,主动打探一下天子的打算。

    很显然,作为天子心腹的内宦,舒良就是一个绝好的人选。

    即便不能从他口中探听出什么实质性的消息,也总归是能够向天子再一次表示成国公府的立场。

    既然付出代价已经不可避免,那么事情越早解决,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小,这是老大人数十年来的经验之谈。

    听了胡濙的问话,舒良许久未曾开口,就在他以为今天的探听过于冒失的时候,舒良却是开口道。

    “这件事情,咱家的确听陛下提起过。”

    第243章 最后一块拼图

    胡濙的神情动了动,没有说话,但是身子却往前倾了倾,等着舒良的下文。

    话既开了头,舒良也不卖关子,直接了当的道。

    “不瞒大宗伯说,勋戚一脉,毕竟是护国柱石,成国公府也曾为太宗皇帝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情分,陛下都是记得的。”

    “抛去其他不提,咱家斗胆揣测,若是有合适的机会的话,成国公府,还是有机会拿回爵位的。”

    胡濙略显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心中生出几分希望,情知自己今天没有找错人。

    这种大事,若非舒良真的在御前听到过切实的消息,他必是不会乱说的。

    只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契机又在何处……

    想了想,胡濙试探着问道。

    “说来,成国公府这些年,还留了些底子,虽说这些日子,老交情耗去了不少,但是先成国公在时,和襄王爷有几分往来,若是劳襄王爷出面,不知?”

    这次宗室大举进京,天子并没有对任何人透露出自己真正的用意,胡濙心中也不甚分明。

    但是终归来说,这算是一个机会。

    先成国公朱勇,也算是从永乐年间走过来的老臣,仁宣时代,时常出入宫禁,深受仁宗皇帝和宣宗皇帝的信任。

    自然而然的,也就和当时的几位皇子也有些交情。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