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195节
    如果推选出的候选人,皇帝都不满意,也可以下令重新廷推,或者干脆搁置不选,这在之前都是曾有先例的。

    当然,一般来说,天子还是会给吏部面子的。

    这主要是因为,廷推与否,本身就取决于天子的意思。

    廷推是为了铨选三品以上的大员,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三品大员,都要经过廷推。

    多数情况下,皇帝如果属意某一官员,只要他符合基本条件,直接任命即可。

    刚刚被判斩刑的前工部尚书石璞,就是典型的,被皇帝直接拔擢任命的官员。

    廷推一般来说,只会在皇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吏部才会承旨进行。

    这个顺序很重要,廷推是承天子旨意而为。

    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三品大员铨选程序,并不是直接廷推,而是由吏部上呈空缺名单,皇帝如果有简在帝心之人,就直接任命。

    如果没有,就下令廷推,廷推结果,如果皇帝还不满意,就干脆不选。

    老天官将长长的名单读完之后,底下顿时兴起一阵议论之声。

    这种涉及到朝廷重臣的流转之事,消息都传的飞快,早在廷推举行之前,朝臣们便大致获悉了名单的人选。

    这也是他们奇怪的原因。

    因为,在之前传出来的名单当中,可没有工部侍郎张敏这个人。

    这位老大人,自从最近匠户改制搞得风风火火的,据说已经接近了尾声。

    恰逢这个时候,工部尚书石璞出了事。

    很多老大人都在猜测,张敏的下一步,是接任工部尚书,却不曾想,他竟出现在了内阁的候选名单当中。

    要是这样的话,那工部尚书的位置,又该哪位来接任?

    再看看殿中老神在在的老天官,这位也是,说要致仕,闹到现在都没个结果。

    大佬们的心思,果真是难猜啊!

    不过,无论他们心中怎么想,廷推还在继续,老天官念完了名单,接下来便是投票。

    诸位大臣按下心中的疑惑,排着队上前,投下属于自己的神圣一票。

    不多时,结果出炉。

    老天官拿着汇总好的结果,转过身,对着天子禀报道。

    “陛下,老臣承旨主持廷推,共选出五人票数最高,分别为大理寺卿俞士悦,刑部侍郎江渊,礼部侍郎王一宁,太常寺卿许彬,工部侍郎张敏,具体何人入阁,尚请陛下圣裁!”

    这个结果,和朝臣们之前预料的差不多。

    不过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张敏竟然挂着吊尾,也进了最后的御览名单当中。

    要知道,廷推很大程度上,并不单单看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资历,还要他的人脉关系。

    廷推的候选名单,早两日的时候就已经流传出来了。

    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实职的三品官员,虽然内阁的二品只是加衔,并无实权,但是也是一大步的跨越。

    因此,能够入选的朝臣,早两天就开始各自奔走,争取廷推当中的票数。

    这个时候,张敏横插一杠子,竟然没有被排除在御览名单之外,不得不说,也是一桩奇事。

    如此想着,御阶上已经有小内侍走下来,将老天官手里的廷推结果奉到御前。

    天子犹豫片刻,便提起朱笔,在上头圈画了一番,然后交给了一旁侍立的成敬。

    于是,众臣都纷纷抖擞精神,竖起耳朵。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要出结果了!

    成敬恭敬的接过那份廷推结果,然后转身面对群臣,朗声道。

    “上谕,命大理寺卿俞士悦,刑部侍郎江渊,工部侍郎张敏入直文渊阁参赞机务。”

    话音落下,群臣略有些诧异,不过旋即便明白过来,为何张敏临时被塞进来,还能进入御览名单,感情是简在帝心。

    要知道,廷推当中,王一宁和许彬的票数,都要比张敏高,但是最终却是张敏入选。

    再结合张敏突然被塞进候选名单,群臣那还不清楚,一时之间,望着张敏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敬佩。

    这老大人,平时看着蔫了吧唧的,只会低头做事,没想到不知什么时候,就偷偷巴结上了天子,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感受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张敏也是一头雾水。

    他的名字出现在廷推之上,已经感到非常诧异了,谁曾想,到最后竟然还真的中选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不清楚,但是他还是跟另外两人一起出列,齐声叩拜道:“臣等谢陛下隆恩!”

    按理来说,这场廷推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三位阁臣已经选了出来,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排序和加衔,但是之后自然会确定。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主持廷推的老天官再次颤颤巍巍的上前,拜倒道。

    “陛下,臣老迈,不能任事,惟陛下爱重,数度挽留,然臣少年离家求学,自入仕以来,兢兢业业,为朝廷效力已有四十余年,今臣年迈,老病缠身,惟愿能得还乡里,叶落归根,故臣冒昧,再乞骸骨,望陛下允准。”

    呜呼?

    底下顿时响起一阵议论之声,虽然大家都已经知晓,老天官距离致仕已经不远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前脚老天官还精神奕奕的主持廷推,后脚就一副连站都站不稳的样子,要乞骸骨。

    这,您老人家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

    就刚刚您声若洪钟的样子,哪像是老病缠身啊!

    您好歹回家,象征性的病上两天,走个程序啥的?

    但是没有。

    老天官颤巍巍的跪在地上,一副风烛残年,下一秒就要倒地不起的样子。

    御座之上,天子眼眶隐约有些湿润,长长的喟叹一声,感慨道。

    “天官乃国之柱石,于国有功,于朕有恩,如今朝廷百废待兴,朕之本意尚需天官坐镇朝局,然天官为国辛劳多年,朕亦不忍令天官晚年不安,既然天官数度请辞,朕只得忍痛,准天官致仕,成敬?”

    “内臣在!”

    天子从御座上起身,沉声开口道。

    “传朕旨意,太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直,历仕数朝,劳苦功高,数度挽朝廷于危难,扶圣君于社稷,实为国之栋梁,晋为太傅,准冠带致仕,钦此。”

    成敬立刻跪下领旨,与此同时,老天官也再度俯身拜倒,高声道。

    “臣王直,叩谢天恩!”

    大殿当中一片寂静,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老天官历仕数朝,在朝中的威望地位无人可以比拟。

    虽然已经早有准备,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刻,还是有不少人忍不住伤心落泪。

    然而悲伤只是暂时的,下一刻,他们就把这种情绪抛到了脑后。

    御座之上,天子短暂的沉默后,又开口道。

    “外朝部院,乃朝廷之中枢,朕虽不忍天官致仕,但六部现有两部尚书空缺,实为不妥。”

    “着,晋右都御史王文为吏部尚书,加少师,晋谨身殿大学士陈循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傅,晋武英殿大学士高谷为谨身殿大学士,加户部尚书。”

    “晋大理寺卿俞士悦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兵部尚书,晋刑部侍郎江渊为文华殿大学士,加礼部尚书,晋工部侍郎张敏为文渊阁大学士,加工部尚书。”

    一连串的任命,让底下的大臣们眼花缭乱,待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天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殿中……

    第233章 新的朝中局势(大章二合一)

    回到乾清宫,朱祁钰再度将刚刚廷推上的场景想了一遍,盘算着没什么问题,浑身才松弛下来。

    这一场朝会的意义之大,朝野上下,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心里,是最清楚的。

    单纯从官员调动上讲,这次一次性任命了三个阁臣,两个尚书,可堪称是这些来的最大动作。

    他原本的计划,是让张敏继任工部尚书,然后让俞士悦,江渊和王一宁入阁。

    不论是从朝堂稳定的角度,还是从内阁调和内外的作用考虑,内阁的局面,始终是要相互牵制的。

    江渊是陈循的学生,王一宁则和高谷亲厚,他们两人入阁之后,势必会继续依附于陈循和高谷。

    而陈循,高谷两人,如今看似亲密,但是实际上,两人暗地里都防着对方,所以最多也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关系。

    至于俞士悦,他素来和翰林院不对付,前段时间,因为王振的案子,和江渊闹得甚不愉快,这些消息,锦衣卫都有记录。

    因此,他入阁之后,大概率会向王翱靠拢。

    当然,俞士悦肯定不会完全投向王翱,他虽然在内阁势弱,但是却和六部关系匪浅。

    俞士悦在担任大理寺卿之前,曾经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副都御使,辅佐陈镒掌管都察院,两人有很深的交情。

    除此之外,他和于谦的关系也很不错。

    有这样的底气,即便是身在内阁,他也没有必要完全依附于王翱,大概率也是趋于松散的联合状态。

    如此一来,内阁当中便有两个松散的联盟,相互牵制,但是因为联合关系松散,又不可能真的发生激烈冲突。

    即便王翱和陈循矛盾不浅,他们也要顾虑会不会被另外两方渔翁之利。

    内阁的关系越复杂,越符合朱祁钰对内阁的期待。

    群辅的制度决定了他们和都察院一样,独立性很高。

    只有相互之间不对付,才能真正对他这个皇帝起到最大的作用。

    应该说,陈循的猜测是准确的。

    朱祁钰对内阁的定位,处于六部偏中下的位置。

    他见过明后期,内阁横压六部,首辅礼绝百僚的场景,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强势,发展到极端,就会引起党争。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