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192节
    “德遵兄,高阁老,今日之事,你二人非但没有立场责怪老夫,还要感念老夫进宫的早,不然的话,只怕就不是罢掉你二人区区学士之职能了的事情了!”

    和陈循,高谷等人不一样,王翱是从辽东刚刚调回京师。

    虽然他在京师当中没有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和人脉,但是得益于此,他也能够超脱出这些,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朝中局势。

    从他到内阁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经察觉到了。

    陈循这个次辅,对于提高内阁在朝中的地位这件事情,过于热衷了!

    以致于,这种热衷到了让王翱都感到有些坐立难安的程度。

    所以在那天宴会上,他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陈循联名上奏的提议。

    但是他没想到,这些日子以来,因为内阁在朝中地位节节攀升,而带给陈循的执念,已经彻底蒙蔽了他的双眼。

    他们竟然撇开他这个首辅,也要独自上奏,甚至还在经筵之上,如此明目张胆的落他的面子。

    王翱没有说假话。

    他在辽东多年,什么场面没有见过。

    区区冷落而已,何至于让他如此激烈的反击?

    甚至于,就连半日也等不得,下了经筵,就立刻往吏部,然后即刻进宫,一刻都未曾耽搁。

    实在是因为,他从这件事情当中,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就在不久之前。

    天子刚刚雷霆震怒,斥责都察院御史,为胡椒苏木折俸之事,挟私报复户部,就连七卿之一的左都御史,都因此吃了挂落。

    如今,那帮人的俸禄还没罚完,翰林院这边,竟然集体联合起来,公然排挤他这个首辅。

    若是王翱做了什么惹得士林非议的事情也就罢了,但是他不过是没有附奏陈循高谷二人的奏疏。

    这不是明摆着,他二人在挟私报复,公器私用吗?

    他们俩的生死,王翱倒是不在乎。

    不过,若是因此让天子对内阁失去信任,那才是真正的麻烦!

    内阁终究不是一个正经的衙门,它的权力来自于代天子票拟。

    既然是代,那么天子就可以随时收回。

    失了天子的信任,这刚刚成型不久的内阁,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恢复元气。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高谷也开始着急起来,开口道。

    “首辅大人,那如今,陛下那边……”

    第229章 人有两面

    “应当是无事了!”

    面对着高谷的忧虑,公房中响起一道沙哑的声音。

    这句话不是王翱说的,而是陈循说的。

    很显然,刚刚王翱的一番话,对他的打击不小。

    以致于,让他此刻的声音都有些沙哑,透着一股暮气。

    不过,相对于之前的意气风发,如今的陈循虽然看起来有些颓唐,但是也多了几分沉静。

    抬头对上高谷的目光,陈循开口道。

    “陛下既已同意,廷推阁臣,那么至少,对于内阁的信重还是依旧如故,世用你不必忧心。”

    说罢,陈循起身,走到王翱的面前,拱了拱手,神色真诚,道。

    “首辅所言无错,此事,是老夫冒失了,这一次,是老夫和世用,欠首辅一个人情,此后内阁之中,当以首辅为首,老夫必将竭力配合。”

    说罢,不待王翱说话,陈循便转身出了公房。

    高谷一阵苦笑,只得道。

    “九皋兄莫要生气,此番,的确要多谢九皋兄,在御前转圜,德遵兄只不过是一时抹不开面子,心里一样是感念九皋兄援手的。”

    王翱倒是平静的很,仿佛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不存在一样,一如既往的带着一丝笑意,道。

    “世用说笑了,我等乃是同年,德遵兄的性子,我岂不知?”

    “你且放心,如你方才所说,内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等皆是为朝廷办事,有所冲突,也都是各有主张,谈不上什么生气不生气的。”

    “往后,内阁的一应政务,还需世用你和德遵兄一起,同老夫齐心协力,方是正事。”

    高谷低头,拱了拱手道。

    “首辅说的是。”

    不过,话虽如此,他心中还是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经此一事,他们之后在内阁当中,只怕真的是要处处受王翱掣肘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夜,陈府。

    书房当中,陈循和高谷相对而坐。

    此刻的陈循,已无白天时候的急躁怒火,摆弄着手里的茶具,看起来行云流水,甚是赏心悦目。

    小小的红泥杯子,被递到了高谷的面前,茶香缭绕,盈鼻而来。

    与此同时,陈循也捏起杯子,饮了一口,脸上浮起一丝陶醉之色,道。

    “世用且尝尝,这茶还是之前宫中赐下的武夷贡茶,水也是刚送来的甘泉水,清冽扑鼻,用来泡茶,尤其得宜。”

    高谷一脸哭笑不得,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惹得陈循一脸不悦,道。

    “如此饮茶,岂能品出意趣?白费了老夫一番手艺。”

    搁下杯子,高谷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

    “德遵兄,你倒是能够沉得住气,你没看见今天你走之后,王九皋得意的模样。”

    “说什么是为了内阁好,不过是为了打压你我二人罢了,这口气若是就这么咽下去,你我以后,岂不是要任他拿捏?”

    相对之下,陈循依旧是一副云淡风气的模样,一边将手里茶具再洗一遍,一边问道。

    “那不然呢?”

    高谷神色一滞,却是没有言语。

    实话实话,翰林院的权柄被夺,损失最大的不是陈循,而是他高谷。

    要知道,陈循当初是以状元的名次,直接入的翰林院,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位置。

    因此,他在翰林院的影响力,更多的来自于他多年的经营,而不单单是掌院学士这个名头。

    至少,曾经在他门下受业的那些学生,不可能因为他被罢去了掌院学士,就不认他这个老师。

    但是高谷不一样。

    他是先入的内阁做中书舍人,然后才流转到翰林院,在看重科举成绩的翰林院里,他并不算出挑。

    只是因为本身能力够强,加上机遇足够,才做到了侍讲学士的官职,成为了陈循的副手。

    他的掌院学士,还是因为三杨去后,内阁空虚,为了将他调入内阁而特意升的。

    因此,他对于翰林院的影响力,和陈循完全不能相比。

    失了掌院学士的名头,是真正的实力大损,又岂能咽的下这口气。

    陈循瞥了一眼高谷,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洗茶,准备再泡一壶。

    一边摆弄茶具,陈循边叹了口气道。

    “世用莫急,王九皋今日所言,虽有偏颇,但确实是实话。”

    “这些日子,你我的确太过急躁,失了平常之心,引起天子的忌惮,也是正理。”

    “说来,还是王九皋提醒了老夫,今日经筵一事,的确是你我太过冒失了。”

    “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高谷一脸惊讶,一副“你竟然还替他说话”的不满样子。

    想了想,他拿起陈循刚刚沏好的紫砂壶,往自己杯子里倒了杯茶,闷头又是一饮而尽。

    陈循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将紫砂壶放回到自己手边,道。

    “你我今日,的确是犯了忌讳,那日朝会便可看出,陛下对于公器私用,操纵舆论之事,甚是反感。”

    “得罪一个王九皋不算什么,他终究在京城毫无根基,就算你我没了掌院学士之职,单凭这些年的积累,也不是好欺负的。”

    “今日的两件事情,看似是王九皋在报复你我,但是老夫细细想过,此事的关节,在于他摸清了天子的心思。”

    高谷皱起眉头,神色有些不大好看,问道。

    “德遵兄的意思,天子在配合那王九皋,打压我等?”

    陈循摇了摇头,似乎是在斟酌着怎么说。

    片刻后,他开口道。

    “倒也不能这么说,王九皋虽是天子简拔入阁,但是若论信重,却未必比你我更强。”

    “说到底,他只是因辽东之功,而被升授入阁而已。”

    “老夫事后看过兵部的军报奏疏,陛下当时授予王简斋王命旗牌,命他代表大明和脱脱不花谈判,并未提及王九皋。”

    “只不过,当时,王九皋在辽东督军,不放心王简斋独自出使,方才跟了过去,混了这么个功劳。”

    呷了口香气扑鼻的茶水,陈循得出结论。

    “换句话说,他并非和王简斋一样,是简在圣心之辈。”

    高谷叹了口气,脸上浮现一丝艳羡,道。

    “是啊,若今日之事换了是王简斋,只怕经筵之上,天子便要发难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