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67节
    回想起这些日子来的种种,她总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素无朝政经验的宗室亲王,而是一个在朝局沉浮多年的老狐狸。

    他好像永远不会冲动!

    今天这番事情,换了其他的人,说不准会冲动的将事情闹大,然后步步紧逼。

    但是朱祁钰不会!

    他永远能清醒的看清局势,然后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解决办法。

    孙太后可以想见,这番事情过后,失了李永昌,她必然对于内宫的掌控大大减弱,连自己的人都保不住,底下那帮奴才肯定个个人心浮动。

    而有了这次折腾,吴氏那边是再也动不得了,最重要的是,朱祁钰这个郕王,在朝臣眼中,只怕又变成了顾及大局,忍辱负重的贤王。

    只有她自己,损兵折将还要被人背后议论!

    但是事已至此,这么多的大臣进谏,孙太后也只能就着台阶下来,道。

    “诸位大臣所言有理,金英,你带着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马,即刻到长春宫去,将李永昌及其带着的一干人等拿下,打入诏狱,李永昌污蔑先皇遗妃,犯上作乱,发配凤阳守陵,永世不得回京!”

    听了孙太后的处置,群臣心中颇有几分不满,觉得轻了,但是看了看朱祁钰,见他没什么表示,也就咽下了话头。

    孙太后将底下大臣的神色收入眼中,心中叹了口气,她知道这样会遭人议论,但是她也顾不得了。

    发配凤阳,已经很重了,真要是杀了,那她以后还怎么管底下人。

    她退一步,承认是李永昌污蔑吴氏,其实就是对朱祁钰服了软,保证自己不对吴氏再下手,同样的,朱祁钰也别对李永昌穷追猛打。

    看这个样子,朱祁钰应该是听懂了……

    朱祁钰当然听懂了,虽然对于打伤汪氏的这个罪魁祸首,这般处置远远达不到他所想要的,但是现下不是计较的时候。

    朱祁钰叩了个头,道:“臣谢太后恩典。”

    话虽如此说,朱祁钰却依旧跪着,没起来。

    孙太后一阵头疼,她知道,这事儿还没结束,后宫的事儿是处理了,但是因为这番事情,刚刚朱祁钰又闹起的请辞,还没个说法呢。

    少不得要再说些好话……

    忍着心头的恶心,孙太后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煦一点,然而还未开口,底下便有一人出班,在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道。

    “圣母容禀,如今圣驾北狩,国势危殆,人心汹涌,故臣冒死,请圣母早定大计,以奠宗社。”

    第76章 早定大计

    “早定大计?”

    孙太后坐在上首,脸色沉沉,口中轻轻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慑人。

    早在军报到京的那天晚上,她便曾经想过,可能会有这番场景,但是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第一个说出这番话的人,不是她设想中的于谦,而是

    丰城侯李贤!

    轻轻地吐出一口气,孙太后轻声问道:“丰城侯,你此言,是何意?”

    话说的平淡无比,但是任谁都能听出背后的惊涛骇浪。

    然而心中藏着惊涛骇浪的,又何止是孙太后一人,在场的众臣闻言,亦是第一时间绷紧了身体。

    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干大臣低着头,念头急速转动,没有人会觉得,李贤这个时候进谏,是临时起意。

    如今勋戚势弱,李贤作为寥寥无几的二代靖难勋臣,可谓是京中勋戚的领头人。

    他的一言一行,几乎可以代表勋戚的态度。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随着孙太后的问话,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贤的身上。

    被这么多人注视着,尤其是顶着太后娘娘锐利的几乎要杀人的目光,即便已经有了准备,李贤还是感到压力山大,瞥了瞥毫无反应的郕王殿下,李贤咬了咬牙。

    豁出去了!

    勋戚能不能翻身,就看现在了!

    “咚咚咚”三声闷响,李贤头上冒出一丝血痕,开口道。

    “圣母容禀,如今天子北狩,瓦剌大军压境,我朝野上下无君无父,惶惶不已,虽有郕王殿下总摄大政,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政令不通,难以上下一心。”

    “自军报到京以来,我朝中百官主张各异,议论纷纷,社稷空悬,朝局危难,瓦剌挟持天子,屡屡提出过分要求,我等囿于礼法大义,拒之则不忠君,由之则负社稷,实乃惶惶无终也。”

    “摄政监国,终非长久之计,先有群臣互殴于朝会,后有內监横行于宫中,此皆朝廷无主之故,臣斗胆冒死上谏,请圣母顾全社稷江山,另立新君!”

    话音落下,“砰”的一声,孙太后霍然而起,右手重重的拍在案上,厉喝道。

    “放肆,今上仍在,尔欲另立新君,是想谋反不成?”

    李贤没有说话,但是勋贵当中,不约而同的又站出了两个人,一个是成安侯郭晟,另一个则是忻城伯赵荣。

    二人大礼参拜,跪在地上,郭晟道。

    “圣母,吾等皆世受皇恩,岂敢有不臣之心,大位传承,本非吾等臣子可以置喙,然大明列祖列宗在上,百战浴血方得江山,贼虏杀我军民,掳我天子,吾等皆同仇敌忾,恨不能亲身杀贼。”

    “然贼虏挟持天子,以天子之命,先有讨要金银财帛之举,后有查抄勋臣家财慰军,时至今日,竟敢以伪诏诓骗朝廷,若任由其发展下去,终有一日,会以天子之名,胁迫我大明朝廷上下,开城纳贡。”

    “为今之计,唯有早立新君,方能使贼虏诡计失策,护我大明江山,臣等不敢有一丝一毫不敬之心,实乃为社稷计,请圣母三思!”

    赵荣也叩首道。

    “请圣母三思!”

    勋戚这边,一共来了七八个人,如今有三个都跪下来进谏,带给在场众人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孙太后缓缓坐下,脸色铁青着没有开口。

    她对于外朝的控制,实在是乏力的很,在不动用官军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依仗皇太后的权威来硬压。

    毕竟,她不是皇帝,从名分上来说,她没有权力处置任何一名武大臣。

    这就导致,一旦有人不顾她的权威,硬顶着进谏,她是真的一点法子都没有。

    就如现在一般,李贤等三个人敢当着天子这么说,早就被丢进诏狱里了。

    但是孙太后却不能,不仅不能,她发火之后,还得坐下来和他们商量,这种感觉已经不是憋屈了,简直是憋屈死了。

    瞥了一眼跪在原地一言不发的朱祁钰,孙太后银牙紧咬。

    可真是好手段啊!

    她本以为,朱祁钰能将勋戚拉过去就算不错了,可谁想到,他竟有这么大的能耐,让勋戚替他下这么大的死力。

    深吸了好几口气,孙太后强压下心头的怒火,道。

    “以臣议君,是为不敬!既然你们知道这一点,念及你们一心为国,哀家便暂时不予追究。”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既然提出来了,想要躲是躲不过去的。

    勋戚这边,一连三位重臣站出来,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孙太后压不下去,就只能好好的打商量。

    想了想,孙太后转身看向臣序列。

    这件事情,想要否决,靠她一个人是不够的,只能靠和勋戚一向不对付的臣。

    不过臣这边

    孙太后一阵后悔,没想到她千算万算还是棋差一着,怪不得朱祁钰从一开始,就那么卖力地拉拢臣。

    原来是早就预备着今天!

    在底下的大臣身上扫了一眼,于谦和沈翼是肯定不能指望了,他们本来就跟自己不对付,又刚刚被朱祁钰提拔,肯定说不出什么好话。

    陈镒和于谦交好,也不怎么靠谱,内阁这边,孙太后本来还是信任的,但是今天议事的时候,高谷的一番话让孙太后多了几分警惕。

    她隐约记起,前些日子郕王将票拟的权柄给了内阁,十有八九,也被收买了。

    直到此刻,孙太后才惊觉过来,自己究竟面对着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短短七日的时间,不仅夺去了京城的大部分军权,而且还暗中拉拢了勋戚为他下这样的死力气,更是施恩于臣,立威于外朝。

    智计,手腕,手段,威望,样样不缺!

    她一个堂堂的皇太后,此刻想要找个人出来替她主持公道,竟然都找不出来

    扫了一圈,她最终只能将目光放在了王直和胡濙的身上。

    为今之计,也只能在他们二人身上试一试了。

    胡濙是先皇的顾命大臣,有这一层身份在,他即便不替自己说话,也不会明面上赞成此事,最差也是个中立的立场。

    至于王直,这个外朝的百官之首,孙太后一直都对他捉摸不透。

    军报到京之后,王直一直都在放权,扶植于谦,甚至在很多重要的奏事场合,都有意培养于谦的影响力,因此孙太后一直觉得,他可能是和于谦一样,是个激进派。

    但是刚刚在李永昌之事的处理上,王直的态度却让孙太后看到了一丝希望。

    若是有他这个百官之首站在她这边,事情便好解决的多。

    沉吟片刻,孙太后开口道。

    “大冢宰,大宗伯,你二人为数朝之老臣,资历深厚,丰城侯等人提议另立新君,你二人是何想法?”

    第77章 逼宫(上)

    孙太后既开口点了人,自然不好不答。

    先说话的是礼部尚书胡濙,道:“回禀圣母,老臣以为,当前朝局事务繁杂众多,确实需要主持大局之人,然废立之事非吾等臣子可言,鸿胪寺已经筹备好使团,不妨等使团和谈之后,若瓦剌执意不肯让我等迎回皇上,再谈不迟。”

    这种大事上,是容不得骑墙派的。

    所以胡濙也没有废话,直接了当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诚如孙太后所料,作为先皇遗命的辅政大臣,胡濙在这件事情上,持的是反对态度。

    然而让她有些失望的是,胡濙虽然站在她这一头,但是口气态度,却显得有几分犹豫。

    如果他的态度足够坚决,就应该以天子仍在,国有君父的理由,直接驳斥掉李贤的进谏,而不是说以后再议。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