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4u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246节
    却见朱元璋和朱标的身影,出现在了殿外。

    朱元璋一马当先,走的是虎虎生风:“何地不臣,犯我大明,辱我百姓?”

    殿内百官心头一震。

    许久不曾见到的陛下,今天竟然露面了。

    哗啦啦的,眨眼间殿内百官已经是转身面朝殿门。

    “臣等恭迎陛下。”

    “陛下万岁,太子千岁。”

    朱元璋挥挥手,龙行虎步的便到走到了陛阶上,手掌就拍在了随着百官一同站起身的朱允熥肩膀上。

    “坐下。”

    朱元璋在朱允熥耳边低语一声,将他给按回到椅子上。

    随后,朱元璋便一手按在朱允熥的肩膀上,一手在空中挥舞着叉在腰上:“都说说吧。”

    常升当即开口:“启禀陛下,广西道有讯,安南、寮人部犯边,杀我官军百姓,劫掠境内,人神共愤!”

    户部给事中亦是开口道:“陛下,国帑艰难,九边重兵,征伐不断,朝廷万不可轻易再起南方战事。”

    郁新附和道:“陛下,今岁两税,皆已核算,解送、入库、平调,实难再有供应南征之余。”

    朱允熥却是忽的开口:“户部左右不过短缺,大仓捉襟见肘,若是朝廷不曾短缺粮草钱钞,又当如何?”

    原本正在沉吟审视着的朱元璋,忽的低头看向说出这话的大孙子。

    郁新迟疑了一下,随后道:“朝廷若要征伐南方,官兵不下十万,民夫不下二十万,若户部有此钱粮供应,兵部、五军都督府能力保征讨得胜,户部无异议。”

    郁新说完之后,便抬头看了上方的太孙,心中却是在想反正朝廷不可能有钱的。

    十万大军,二十万民夫,地方损耗,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除非天上掉银子,掉粮食下来。

    朱元璋则是嘀咕道:“内帑……”

    “报,钦差浙江道赈灾使秦王有本入京。”

    “报,镇倭大将军有本入京。”

    就在朱元璋估算着自己的私房钱能拿出来多少,好让常升带着大孙子去南边转一圈,亲眼见见兵家之事的时候,殿外却是传来了内宦的通报声。

    皇帝不由的眉角一跳。

    朱允熥更是心中狂跳,立马仰头看向老爷子,随后便蹭的站起身来:“召入殿内!”

    殿内百官亦是转头看向殿外。

    人人心中都清楚,浙江道和镇倭大军,那可都是太孙一手推上台的。

    而朝中也许久不曾听闻这两边的事情了。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只见殿外有两人并肩踏进殿内。

    一人是镇倭大军副将鹤庆侯张温。

    一人是文华殿行走、户部郎中夏原吉。

    第二百六十章 咱大明这么有钱?!

    这两个走进大殿内的人,一个主持浙江道田亩改制,一个远在海外倭国。

    竟然如此的不约而同返回京师,入朝奏事。

    不禁让殿内的百官倍感好奇,且带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注视着夏原吉和张温两人。

    在夏原吉和张温两人的身上,都带着一丝深秋之中的露水,尤其是张温的身上。

    他是从长江一路乘船驶进秦淮河,在东水关外入城的。江面河面之上,此刻水汽最重。

    在满朝文武好奇疑惑与他二人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回京的时候。

    夏原吉和张温两人,也同样面露疑惑的看着陛阶上皇帝、太子、太孙三人之间的站位。

    率先映入两人眼帘的,是坐在圈椅里的皇太孙。而后是伸手压在太孙肩膀上,站在一旁手叉腰的皇帝陛下。最后才是拱手,站在一旁的皇太子。

    夏原吉和张温两人来不及多想,到了殿内便一抖衣袍,跪拜在地。

    两人神色庄严肃穆。

    “臣夏原吉、张温,参见陛下,参见太子,参见太孙。”

    朱允熥心中带着欣喜,转头看向身边的老爷子。

    朱元璋看着大孙子,微微点头。

    随后,朱允熥这才面朝夏原吉、张温两人开口道:“身负皇命,万里而归,起来吧。”

    二人领命谢恩起身。

    朱允熥便笑着说道:“算起来,你二人已经离京年载,浙江与倭国如今情形如何。镇倭大军上下将士,可曾奋勇。”

    夏原吉和张温对视一眼。

    他两人一个是主持浙江道田亩、商税改制之事。一个是名为镇倭大军副将,却实际负责大明在倭国境内军事行动的将领。

    夏原吉看着张温的眼神示意,笑了笑。

    而后,渐露骄傲。

    又朝着陛阶上躬身作揖。

    “臣夏原吉,领皇命,任浙江道赈灾改制之副,自洪武二十四年冬入浙江道,清点田亩,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征缴商税,历寒暑,越年岁,今浙江道上下,容貌换新,初有成效,遂携硕果回京,献于朝堂,献于陛下。”

    浙江道的改制出成果了!

    虽然这个结果是在百官预料之中,但面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这件事情上面,谁也不愿意亲眼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皇帝却满是期待的开口:“哦?夏卿辛苦,快快将浙江道现状说来,今岁浙江道夏粮秋赋数目几何,商税又有多少,地方百姓民生如何,可能吃得饱穿得暖。”

    这同样是此刻中极殿内所有人的疑问。

    如果浙江道经过去岁冬到如今的改制,成果斐然,那么大明朝天下诸道全面推行改制的事情,将会再也没有任何的阻拦。

    至少,皇帝是绝对会强行推行开来。

    而面对目下就站在陛阶上的洪武皇帝,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敌人。

    不!

    如今的大明朝,如今的天下,没人有资格和他做对手!

    这是大明立国二十五年以来,那一条条性命,一颗颗人头奠定的皇帝威严。

    夏原吉昂首挺胸,从袖中取出早先便整理书写好的奏章,双手捧着,高过头顶。

    孙狗儿眼尖手快,赶忙再一次的走下陛阶,小心翼翼的接过奏章,小跑着回到陛阶上,呈交到了皇帝面前。

    朱元璋接过奏章。

    夏原吉也已经开口道:“秦王殿下统御臣等,勠力浙江道改制之事,现有成果斐然。”

    这个夏维喆当真开口承认了浙江道改制成果斐然了!

    朝堂上,百官开始了窃窃私语。

    而夏原吉的声音,却在殿内经久不衰的回荡着。

    “今岁,浙江道夏粮并秋粮,共收缴米、麦三百九十七万七千八百二十一担。”

    轰的一声。

    整个中极殿哗然,原本的窃窃私语变成了雷声大震,将夏原吉接下来准备的说辞给直接掩盖掉了。

    “这不可能!”

    “怎会多出如此之多的数额!”

    “仅仅一岁光景,便有如此成果,当真骇人听闻……”

    “浙江道可有盘剥之事发生,为何会是这般……这般收成……”

    整个中极殿内,尤其是那些文官,那些文官中充任户部职的官员,已经彻底的颜色大变。

    这一刻,就连大殿两侧的监察御史也忘了纠正朝堂纪律,好似一张张下巴砸在了地上。

    陛阶上,朱元璋拿着奏章的手,亦是在默默的颤抖着。

    朱允熥心中早有预料,见到此般情景,也不急切,而是等候了片刻之后,方才轻咳两声,沉声道:“噤声!”

    如此反复数次之后,两侧的监察御史才醒悟过来,开始加入到纠正朝堂纪律的队伍之中。

    少顷,中极殿内的躁动小了起来。

    朱允熥看向神采奕奕的夏原吉,示意道:“维喆接着往下说。”

    夏原吉点点头,他当初看到这个数目的时候,远比如今朝堂上这些官员更加震惊和意外。

    夏原吉继续道:“今岁,浙江道征收坐商、门市、关口、行商、海商税赋,共计七十七万两白银。”

    “盐课征收三十七万引。”

    “有茶课、织造、采珠、柴炭、铸钞等,凡有增幅……”

    夏原吉仍是滔滔不绝的将浙江道洪武二十五年的收成一一当众报来。

    而中极殿里,文武百官,上至皇帝,已经彻底麻了。

    “咱大明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这般多的钱粮银钞?”

    “如此之多,闻之如梦……”

    “……”

    一声声感叹,在百官嘴里不受控制的脱口而出。

    朱允熥亦是大为惊讶。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